APP下载

哥伦比亚 人人爱花

2009-05-31洛艺嘉

中学生天地(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波哥大利亚哥伦比亚

洛艺嘉

偶遇玛戈微达

我常常为了看花,而在特定的时间,去拜访特定的地方。然而在来到哥伦比亚之前,我只知道这里的咖啡世界一流,从没想过花的事情。

同样,我对这里的治安状况也一无所知,不知道这里是南美洲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一到晚上,酒店就锁上大大的锁头,酒店里的电视机竟也打个铁笼子围住,怕抢匪冲进来抱走。白天的大街上,竟然也能见到劫匪。而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军警似乎并没有改善这种状况,反倒经常拦住你盘问个不停。

虽然气氛紧张,但我所遇到的人们却非常友好,对中国人也很感兴趣。有一天,我在一家素食餐馆里吃饭,习惯性地要了碗开水,冲了包从国内带来的紫菜汤。邻桌三个年轻人比我晚来,见到我的紫菜汤很好奇,也要点这汤。服务员说:“她自己带来的。”他们更奇怪了:“自己带碗汤来?”我点点头:“嗯,打包带来的。”玩笑开过,我送了他们三包。他们对这简单的美食啧啧称赞。

得知我在波哥大还要停留几天,而且住得离这餐馆不远,他们中一个叫玛戈微达的小伙子说:“明天晚上,你在这餐馆门口等我们好吗?我们送你一样东西。”我的戒心被好奇心战胜,而且他们明亮、天真的眼睛给了我一种信任感。

第二天,我按时过来,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们人影。我想我真傻,竟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而且是在这个治安如此不好的国家。我便往酒店的方向走去。还没走出50米,他们急匆匆地跑来了,不由分说,就把一个白色的花环套在我的脖子上:“这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我向来爱花,不认识的花,总想知道是什么名字。他们答:“玛戈微达。”我说:“我知道是玛戈微达送的,可我想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他们大笑。原来这花的名字就叫玛戈微达。我立刻喜欢上了这洁白的花朵。

于是和他们说起花来。飞机飞临波哥大时,我看到地面上很多“蔬菜大棚”,结果一问才知道那是鲜花大棚。走在波哥大街头,如果不被“治安”弄得紧张兮兮的话,你会留意到花市、花摊随处可见。公园和街心花园不必说了,就是路旁、庭院、店铺、寓所,但凡能种花的地方也到处是花。真可谓见缝插花,不留余地。“是啊,”他们说,“哥伦比亚,人人爱花。除了荷兰,世界上鲜花种植最多的就是我们国家了。”

我知道我“误入”了一个花的国度。这个以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命名的国家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首都波哥大更是四季如春,满目芳菲。在这里,我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烛光花、传情花、奇妙花、敏感花、白鹤芋、彩车花、彩虹花、皇后花……

兰花传奇

最著名的,当属兰花。

在我的印象中,所谓“深谷幽兰”,兰花应当属于稀有品,一般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在国内时,还听过一株兰花被炒到几百万元的新闻。而这里的兰花被普遍种植,无论是在谷地森林还是青青河边,种类更有2000多种。

在布卡拉曼加市,恰逢当地的植物园举办兰花博览会。嘿,那个盛大呀,各种兰花千姿百态,有俊秀纤巧的,有芬芳妖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素雅”是形容兰花最好的词,从不知道她也可以如此艳丽。我感慨万千,禁不住喃喃自语。“你在说什么呀?”小摊主博尼利亚用英语问我。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他笑了:“兰花的花色五彩缤纷,可以这么说,自然界所有花的颜色,兰花都有。”

“你看这个,多像拖鞋呀。”我惊叹。他说:“它就叫‘拖鞋兰,不过,大名是仙履兰(Ladyslippers)。”他开始向我传授起兰花知识来。

我在马达加斯加时,曾听当地人讲过兰花的神妙。在那里,有一种“长距武夷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长距,指花与花之间的距离特长,Sesquipedale原意是一尺半)。这种当地人称为“伯利恒之星”的兰花,日落后才开始发出香味,因为它们要借助夜间飞行的蛾蝶传粉。而它们之所以有长距,是因为马达加斯加的有些蛾,其喙长一尺半。后来有朋友送我达尔文的旅行书,我从中知晓,地球上众多植物中,兰科植物智慧最高。兰花的世界充满神奇,似乎有着各式各样结合时序、因地制宜的巧妙设计,令人赞叹。

“那么在哥伦比亚,有些什么神奇的兰吗?”我问。博尼利亚挠头想了半天,说:“我倒是看过一部电影。一支科考队奔赴原始丛林,去寻找一种稀有的红色兰花,据说它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科考队到了那里才发现,这种血兰,已经被另外的强大力量所控制,那是吃了黑兰花而变得巨大凶猛的巨蟒……”

我笑了,说,这个不算。

他又讲起兰花的传说:“兰花是个大家族,有15000多个品种。很久很久以前,家族长老对女儿们说:‘你们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整天围绕在我身边了。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安家吧。兰花姑娘们就带着各自的梦想出发了。嘉兰去了非洲,指甲兰去了大洋洲,中国兰去了你们中国,卡特兰则在我们这里落户了。”

卡特兰是哥伦比亚人的最爱,被称为“洋兰之王”。据说1818年,英国人是把她当做捆扎材料从巴西带到英国的,植物收藏家威廉·卡特里将这些枝条栽培起来,并于1824年开出了美丽的花,于是它便以卡特里的名字命名了。

曾听一个中国伯伯说,兰花远远地闻着好香,但凑近再闻,却仿佛没有了。真应了那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博尼利亚告诉我:“各类花香都能通过人工合成,唯独兰香不能。”他对我们中国人赋予兰花的“君子品性”似懂非懂,他只是爱她曼妙的花姿和那醉人的花香。

“你来得不是时候,” 博尼利亚说,“如果在8月,就能赶上麦德林传统的鲜花节了,总统都会来捧场呢。”

我知道麦德林,那也是个以兰花闻名的城市。随着博尼利亚的讲述,我的眼前浮现出盛大的游行场面:花车上美丽的花后;游行队伍里的姑娘们身着哥伦比亚百褶长裙,头戴花环;英俊的小伙子载歌载舞;音乐,舞蹈,整晚的狂欢,鲜花的海洋……

不知道日后,我有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这盛况。

猜你喜欢

波哥大利亚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的五彩河
雨中大典
花之舞,舞之韵
合康变频成功进军哥伦比亚市场
裸体 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