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课中的作用

2009-05-29朱宏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协作工具信息

朱宏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以往传授知识课程的不同点是:传授知识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知识进行,学生是“先学后练”,而综合实践活动课重点是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必须提倡知识时代“干中学”和“边干边学”的学习理念,用什么就学什么。按照任务的需要,有计划、分阶段融入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纠其内涵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按其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起到了以下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投影、粉笔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点、就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地交流。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在此层次,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等。虽然教学仍是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但是,学生和优秀软件相接触的机会较多,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当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在其遇到障碍或问题时,给予及时地辅导和帮助。最后的评价方式仍以测验为主。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包中,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互联网中挑选。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该层不能单独成立,必须依赖于“信息资源提供的资源环境”。如果没有可供探索的资源,无法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就根本无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这正说明它比上一个层次先进。

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协作的范围,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的支出。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教学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模式仍是国内外所有教育人员奋斗的方向之一。

以上是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一些看法。这其中有利有弊,但是我相信实践出真知,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成功就会在你的前面。

猜你喜欢

协作工具信息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巧用”工具
协作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