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

2009-05-29曾华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曾华容

[摘要]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当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仍处于较低水平。论文在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基础教育中如何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引言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提高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社会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信息社会中,高素质已在传统含义基础上,更着重强调信息素养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然而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缺乏在学科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系统知识,信息技术尚未实现与教学的有效整合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如何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的雏形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发展历程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及信息技术与课堂课程教学整合阶段。目前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包括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而受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仍处于探索阶段。第一次正式提出课程整合是1998年,此后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课题进行资助。2000年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提出课程整合,此后从民间到政府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研究开始实施。然而总结近几年的建设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关注的是包括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整个教学活动,当前仅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前课后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像语言一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交流和理解水平,最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换个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教育资源建设和信息教育的有效开展。其中,信息教育的有效开展是核心和关键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到的理论很多,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同化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Ⅲ。笔者所在的城关一校作为一所县城重点小学,已经完成了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配备有专门的微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此外信息教育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辅助软件、教学课件资料的建设也日趋完善;而第三步即关键的一步——信息教育的真正有效开展正在起步阶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以及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实践,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包括课前、课堂以及课后教学的整合,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认为信息技术的确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不是遥不可及的,认为信息技术对于基础教学而言是高新技术,这点在笔者单位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其次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无缝融合;再进一步,教学的主体双方尤其是教师应积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包括方法的研究以及课程资源的收集。

其中最关键的是:

1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信息水平的提高。要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对于信息教育和课程整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信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信息专项培训来解决,此类培训尤其要关注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此外,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通过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用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从而为教育信息化尤其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奠定主体基础。

2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资源的持续积累和应用要求建立完备的学科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交流、教师自主开发制作以及购买电子教程教案、软件素材和试题库等方式实现。

结束语

中小学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基础的阶段,我们应当重点关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可持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