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09-05-29马文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件情境情感

马文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声光同步,试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趣乐学

诱发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觉、及至自主。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我先用cAI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实况。接着继续展示中朝并肩作战,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事迹。那么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分批回国,与日夜战斗在一起的朝鲜人民告别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这时停止课件放映,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1以画面再现情境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把从网上拷贝下来的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片段搬到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境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

2以音乐渲染情境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投之人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如《丰碑》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过去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情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场景,开课时,设计了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着”的画面,教师配上一段动情的导语:“同学们,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你们看,……”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生动的画面,立即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我就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一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我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一理解一运用,从抽象一具体一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件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台上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