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多媒体在政治复习课中展示风采

2009-05-29居海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习题课件案例

居海燕

复习课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强化、巩固、克服遗忘,达到对知识系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整理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复习、练习达到强化巩固知识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课堂密度大的特点,打破原有的“粉笔加黑板”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把需要学生掌握、理解、加深、巩固的复习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屏幕展示出来。这对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系统掌握复习内容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多种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笔者下面通过三个方面谈谈政治复习课上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要服务于教材

1要注意避免教材内容在课件上重现

在复习课上,我们一般会先帮学生把本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很多老师会把要掌握的问题在课件上展示出来,再找学生回答,然后再在课件上把答案展示出来。学生在书上找答案的过程中已经复习了知识点,老师再在课件上展示,就会显得多此一举,而且浪费时间。

初中政治教材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是分散开的。复习课上,教师要经过自己的总结概括,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并要通过精心的设计,让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图示、图表等方法展示出来。这时通过课件展示就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教材,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现。如在复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两者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设计一张图表:

课件展示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一步步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的参与性较强,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相比还可以节约时间。

2要注意避免教材案例在课件上重现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精选与教材知识点联系紧密且符合中考要求的案例,这些案例要注意锻炼学生“点线面”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教材中的很多案例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的,所以综合性不是很强。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把以前中考中出现的和模拟试卷中的案例和习题挑选出来,也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事和热点话题来自己编题,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生一般对这些题目比较重视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习题都要通过多媒体展示,我认为有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题目,用书面习题的方式更好。因为我们现在政治是开卷考试,平时积累一些材料很重要。如果课堂上都用多媒体展示习题,可能当时学生接受的效果还不错,可是时间长了会忘记,不利于自己的再次复习,所以我们在政治复习课中要适当使用多媒体,不能让多媒体代替其他一切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要服务于学生

皮亚杰说:“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辅导者,激发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在思想政治复习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能够创建出适合复习课的情景和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营造平等气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越快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如我们在复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课时,在复习完基础知识之后,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段关于三鹿奶粉的视频新闻,让学生思考三鹿集团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顾客是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如果是你如何维权?三鹿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被判刑反映了什么法律知识?使用视频新闻,同学们会马上进入情景之中,会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课后对这一案例的印象会相当深刻。

多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可有些教师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自己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多媒体课件要服务于教师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作用也是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教师对学生活动做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

前不久我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严卫林老师上了一堂政治复习课:《走共同富裕道路》,他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多媒体只是教师的助手。严老师在复习知识点时提出了三个问题贯穿全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自己复习该课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严老师把学生的回答概括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对于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知识。他借助于多媒体把一些经典习题、案例或易混淆的概念展示出来,让学生练习或讨论,针对性很强。一堂课中他使用了七八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简单明了,没有什么过多的装饰,学生在看屏幕时专注于幻灯片上的文字内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多媒体的辅助性很好体现了出来。

总之,在政治复习课当中,多媒体的使用符合了复习课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其使用效果是明显和喜人的。当然,能否让多媒体在政治复习课中真正展示其风采,判断标准不是看多媒体在课堂上被使用的多不多,不是看教师制作的课件精美不精美、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高不高,而是看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材、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服务于我们教师的教学。

猜你喜欢

习题课件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