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心中的坐垫”导写

2009-05-29朱锋昌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09年6期
关键词:坐垫信念生命

朱锋昌 李 刚

【文题设计】

2008年12月28日,央视4套《对话》栏目播出的“走过2008——结绳记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子龙、梁晓声、毕淑敏5位作家分别用“结绳记事”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他们2008年的所思所想。其中,蒋子龙先生的留言“心中的坐垫”令人感触颇深:“海洋是永无止息的,风不平,浪不静。但在海的深处却有一个坚固的地方,人们称它‘海底坐垫。无论狂风暴雨,波翻浪滚,它从不会被搅动,一个人心中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坐垫,他就会把别人眼中的寒冬,当成新的春天的开始。”实在深刻!

当今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人已经丢失了“心中的坐垫”,背负着沉重的名缰利锁跛行在尘世的路上……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坐垫”,来承载生命和精神所需要的很多东西。

阅读上述材料,请以“心中的坐垫”为话题,自选文体,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构思导引】

一、审题——明确本体

“心中的坐垫”是个比喻型话题,立意时,必须弄清楚它的本体是什么。文题材料中的“海底坐垫”的性质是“坚固”,不受搅扰,不被改变,“保持自我”;“心中的坐垫”的作用是“承载生命和精神所需要的很多东西”,它是用来支撑我们的生命的,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这两点,可以把“心中的坐垫”的本体概括为两类:一类指一种或几种美好的品质,如:诚实、善良、坚韧、自信、从容淡定、淡泊名利等;一类指虽抽象但又实在的事物,如:希望、梦想、信念等。这样,就把一个较大的话题转化为较小的话题,这叫“化大为小”,或者说是把一个“母话题”分解缩成若干个“子话题”。立意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话题来构思。进一步思考,联系“无论狂风暴雨,波翻浪滚,它从不会被搅动”,那么“心中的坐垫”就是一种相对坚定的“精神支柱”(如信仰)、坚固的“灵魂基座”(为人的核心品格、处事的重要原则)或者是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准绳等。

二、选材——围绕自定的“子话题”

由话题“心中的坐垫”的比喻义、象征义出发,探究话题的内涵,进一步确立要写的“子话题”,比如“希望”。围绕“子话题”小角度切入,写作的重心就转化成了“希望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这样,就可以围绕它选取材料了。

●名言警句

1.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但丁

2.幼稚的眼睛常常看不清楚。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向天空飞去,但一下子就碰着铁丝网,落了下来。

——巴金

3.为什么在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叔本华

●典型意象

1.西方神话中西西弗斯,一生都在重复着一个简单而机械的动作——永远向山上推着巨石,但永远也推不到山顶。他的人生看似徒劳,但希望使他徒劳的人生显得光彩熠熠。

2.生长在西域的胡杨,能够创造“屹立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神话,是因为“胡杨对生的执著和希望”。

3.受人嘲笑的悬崖百合,在猎猎劲风中坚强地绽放着希望的花蕾,于是,芬芳满谷,香飘万里。

●历史教育

1.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大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掉下来。病人望着片片落叶,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他想:树上的叶子全都掉光的时候,也就是我生命结束的时候。一位老画家知道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正因为这片树叶,那位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2.以《人间喜剧》名扬天下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在手杖上刻下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正是依靠这根“精神手杖”,他从坎坷中开辟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三、行文——回扣两话题

如果脱离了“心中的坐垫”(母话题)选材,极有可能将题目提供的话题变成另一个话题(子话题),以致抛开“母话题”,只围绕“子话题”构思。如:只写“希望之于人如何如何,而对‘心中的坐垫避而不谈”,这就是“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因此,行文时,有两个话题需要扣——既扣“子话题”,也扣“母话题”,而回扣母话题(原话题)才是真正的扣题。行文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起首的过渡,即由母话题到子话题的自然转换;(2)例证的分析也要扣“母话题”。事实论据是论证子话题的,同时也是论证母话题的。要让“母与子”时刻牵手。(3)结尾双点话题。当然,上面关于回扣子话题和母话题的方法也非绝对真理,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取舍、整合和变化。

【佳作展示】

心灵的坐垫

郯城二中高三 崔涵涵

茫茫戈壁中,胡杨昂首屹立,千年不死,只为坚守生命的尊严;狂风暴雨中,荆棘鸟长途跋涉,不停飞翔,只为找到可以让自己重生的荆棘树;烈日炎炎下,望夫石巍然矗立,翘首企盼,只为等候归人……在它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像蒋子龙所说的“海底坐垫”一样的信念,因此他们的生命熠熠生辉。

其实,人生也需要这样的坐垫。红尘滚滚,风雨与诱惑并存,拥有心灵的坐垫——信念,才能不惧怕风雨,不惧怕诱惑。

拥有了信念,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印象派大师梵高在不被世人理解、认可的困境中,仍然坚守“光与色彩是我的生命”的信念,为世界绘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迁牢记父亲完成史书的遗愿,虽遭宫刑仍然不懈奋斗,终于写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苏武被流放北海,吞毡饮雪,仍然坚守“我本大汉臣”的信念,最终得以回国……他们凭借信念光耀千古,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试想,如果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心中没有这样一个坚实的坐垫,也许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谁还会记起他们呢?

拥有了信念,才能在诱惑的迷雾中认清前行的方向。在奸佞当道,政治腐败的黑暗中,屈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正道直行;庄子能够摆脱物欲的干扰,出淤泥而不染,寻得精神的净土,在于他追求“逍遥人生”的信念。“任你红尘滚滚,我自风清月朗。”是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陷阱,有太多的尔虞我诈,有太多太多的坎坷与磨难,一个人心中若没有信念的坐垫,是很难找到生命出口的。要不然,苏东坡先生怎会发出“精神突围”的宣言?

拥有了信念,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头脑简单得近乎愚笨,有人说他“一根筋”,然而,他却有坚定的信念——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不懈地追求与奋斗,从钢七连的一个钉子成长为全连的楷模,又毫无争议地入选神秘的老A特种部队。不可否认,信念在许三多生命蜕变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任何人想要成功,想实现人生的目标,心中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坐垫——信念,因为它能在你生命遭遇困境时,给你以奋进的勇气和不竭的动力。

信念是人心灵深处的坐垫,拥有它,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朋友,什么时候都不要丢失了心中的坐垫——信念。

【简评】

由“信念”切入,角度小,挖掘深。行文按人生需要“坐垫”(信念),拥有“坐垫”(信念)的意义,号召不要丢失了“坐垫”(信念)展开,扣题紧。中间主体部分分3个分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典型,论据充分,且紧扣论点对事例进行分析,使论据做到了充分“燃烧”。

猜你喜欢

坐垫信念生命
痔疮患者千万别用“中空坐垫”
痔疮患者千万别用“中空坐垫”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一针一线的爱心
围墙的信念
信念而非执念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的名字叫“红”
信念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