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2009-05-27权宗帅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权宗帅 李 峰

摘要: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难题,并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源之一。股权分置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股权分置的存在导致了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形同虚设的局面,从而使上市公司内部与外部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而股权分置改革则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

关键词:股权分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123-02

一、引言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由于国有非流通股一般在公司中占有控股地位,使得流通股股东很难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无法对国有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同时,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导致了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权利的不对等、承担义务的不对等以及获得收益和所承担的风险的不对等,最终导致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将会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面向内部用户(比如,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等)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以及面向外部用户(比如,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的外部会计信息披露。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弊端

(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弊端

1信息披露虚假。我国企业双重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不统一,经理人往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采取操纵公司利润、谎报财务状况、编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行为,使得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数据虚假。

2信息披露主动性不强。在股权分置情况下,股权激励制度的效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使得经理人员主动向董事会披露会计信息的积极性减弱。信息披露主动性不强又往往造成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等弊端。

(二)我国上市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弊端

1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法》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严禁公司编制、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而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如影响股票市价、筹资方便等,操纵会计信息的披露,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2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外部信息披露往往采取定期公布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这种方式使得投资者随时进行决策的要求不能实现。而且定期公布的财务报告是对过去经营状况的总结,不能作为投资者未来决策的依据。

3信息披露不完整。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会计信息披露偏重于财务信息和可量化信息的披露,而对非财务信息和无法确认和量化信息的披露不足。很多能反映公司未来经营情况、对投资者决策有重要作用的信息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尽管有些公司在表外对非量化信息予以揭示,但是这些披露并不完整。

4信息披露主动性不强。我国上市公司仍处于被动、强制性披露信息的阶段,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层缺乏主动披露的激励和信息披露的成本性。因而上市公司往往把会计信息披露看作一种负担,不愿主动地、全面地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的相关信息,而是持着尽量少披露、晚披露的态度。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作用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实现了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统一,这为完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基本市场环境。以下将分别论述股改对公司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作用。

(一)股改对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作用

股改的实施为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改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股改有利于加强中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股改实施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下降,股权结构更趋合理,中小股东能够并有积极性参与到股东大会的决议中.其在股东大会中的发言权将得到相应体现,从而使得中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得以实现,内部会计信息得以真实地披露。

其次,股改加强了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股改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下降,同时,法人、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逐渐介入及持股比例的提高,会使“一股独大”格局逐渐消失,形成多个大股东的制衡局面,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董事会格局,从内部增加对经理层的监督,减少内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谎报利润、编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弊端,提高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

最后,股改使得经理层股权激励制度的效力得以发挥。股改实施后,非流通股将得以上市流通,使得获得公司股票的经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结合起来,公司的经营目标也将得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必将致力于公司绩效的提高,从而采取对自身及股东都有益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得到主动、真实地反映。

(二)股改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作用

首先,股改加强了股东执行会计信息监督职能的主动性。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存在分歧,由于非流通股不能流通。非流通股股东不能从股票溢价中获益。因此,国有股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的积极性较低。另外,由于广大中小股东过于分散。导致中小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十分微弱。股改后,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的实现,将使得改善公司治理所带来的股票溢价,对于大股东具有现实收益,从而为大股东监督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足够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大股东监督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加强,也将促进中小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注和监督。从而减少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现象,提高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其次,股改使董事会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加强。股改分置情况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往往由政府机关直接任命,使得董事会不受股东大会的监督,不代表股东的利益,因此,董事会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缺乏积极性,导致监督力度不足。股改实施后,“一股独大”的局面将逐渐消失,中小股东的权利将得到有效地行使,从而使得股东大会的职能得以全面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不再由政府直接任命,而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因而董事会能够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真正行使其对经理层的监督职能,从而减少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真实的弊端。

最后,股改为经理层真实地对外披露公司信息提供了动力。如前所述,股改使股权激励制度的效力得以全面发挥,使得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得以提高。经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的统一和公司经营目标的统一。也同时使经理人员更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减少了经理人员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对外虚报公司绩效的行为,从而使得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及时、完整、真实,同时加强了对外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股改的实施会给会计方法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影响、对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影响、对未来损益信息的影响以及对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要求上市公司采取一些新的会计处理方式,这又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和阅读。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许多弊端,股改为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随着股改的深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经理人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将得到加强,从而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得到大幅的改善。同时,为保障股改的顺利进行,政府应颁布更加详尽和严格的有关股改的法律法规。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基于产权会计理论对国企低效原因回顾与思考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