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两个“硬道理”指导学校科学发展

2009-05-27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办学校园培训

余 忠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群众满意是硬道理。以这两个“硬道理”思想为指导,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学校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理论有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校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每当遇到挑战和困惑时,就以“发展是硬道理”思想为指导,获得拨云破雾、勇往直前的力量和信心。

例如,随着国家实行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结构布局调整,从2000年起,类似我校的中等师范学校被迫停招普通中师新生。面对此种情形,我校该何去何从?当时的情形真是迷雾重重,各种声音纷至踏来:“招初中”、“办附小”、“什么都不招,只搞培训!”……在如此沸沸扬扬的争论和讨论中,我校行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一致认为,学校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走哪一条路,能让学校有效地发展起来就是正确的!我们首先分析了学校近五十年走过的曲折历史:前三十年办办停停,特别是经过“文革”时期的洗礼,连学校用地都惨遭割让,由原来的98亩被割让得仅剩42亩。到了80年代,学校改名为“平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头几年只单一搞培训,校园常年没学生,一片荒凉,校舍日趋破旧。后来除了担负培训工作业务外,还开办了普通中师班、民办教师脱产进修中师班等全日制学历班,这样校园才积聚了较多的人气,学校才得以较好地生存与发展。至1996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校迎来了一个较好地发展时机,重新挂上了“平南县中等师范学校”的牌子,在校中师生人数达到九百多人,学校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段历史证明,作为县级中等师范学校必须以培训和培养“两条腿”走路,学校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第二,由于现在学校的教职员工编制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主要是看有多少在校学生,就按相关标准核定多少教师编制,学生少教师编制就少,学生没了教师编制也没了,学校也就得停办了。因此,校园不能没有学生,也不能轻易地减少学生,学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第三,2000年,适逢国家实施高校扩招策略,大力发展高中教育。而我们原有的中师教育与高中教育在学历层次、师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上是同属一个平台上的。因此,我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都认为转办高中最合适。我们这个决策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同意和支持,但也遇到了重重阻力。我们坚持按“发展是硬道理”的思路把高中办了起来。几年过去了,以今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当时我们所走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办高中8年时间,我们学校从办学收费资金中分别投入150万元建了一幢综合楼,投入230万元建了一幢新教学楼,投入80万元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装备了多媒体教室21个和新增电脑200台;新增了2个标准化学实验室和1个生物实验室;师训专用的大中小教室全部更新了专用座椅和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师训部老师人手一台电脑,无论是学历提高培训的远程教育合作办学还是小学校长和教师在职业务培训都实现了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这使得我校作为全县教师、校长培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水平比中师时代提高了好几倍。此外,2003年我校还花了数万元资金办好了土地使用证,结束了我校办学45年没有法定土地使用权的历史。2005年6月17日经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批准,我校增挂了“平南县实验中学”的牌子。实践证明,我校办高中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学校为高等院校共输送了1685个本科新生,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校用高中的收费资金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并弥补了部分师训经费政府投入的不足。

二、群众满意是硬道理

中央领导指出,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原则。我们认为,这些指导思想也非常适合学校的管理工作,群众满意是硬道理!

例如我校在头几年办高中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和压力,一些反对的意见主张我校单一地只搞培训工作。但我们坚持实行师训和高中“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不动摇,坚持学校科学发展的信念不动摇,因为这代表了我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教职员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年如果我校停招中师后不及时转办高中,选择了单一搞培训的路子,那么,到2002年最后一届中师生毕业时,学校就会因为没有了全日制学生而被迫停办,按现行编制动态管理的政策,我校也被缩减为0编制状态,一大批教职工就要被转校分流,既给有关部门安排调整增加巨大的压力,教职工本身也会暴发不满情绪给社会造成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坚持学校发展方向不变,群众满意是硬道理。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办学校园培训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