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巴马变革之路“搞砸了”

2009-05-27马晓丸

畅谈 2009年3期
关键词:双重标准布什税务

马晓丸

美国总统奥巴马高举着改革的旗帜步入白宫。但他在白宫生活了不过两个星期,或许已经发现,在华盛顿的政治文化中,他需要双重标准,但基于自己的变革承诺,却又不能有双重标准,所以,才会在电视上发出:“我搞砸了”的感叹。高票当选、支持率一度达到80%的奥巴马终究要从神还原成凡人,缺点早晚会暴露在阳光下,而汶一切才刚开始。

奥巴马正式上任月余,声势足够大,实质落点处却温婉无力。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凭一两句变革的话语让民众热血沸腾绝对行不通。讲实用主义的美国人也逐渐从喜悦中清醒过来:过日子嘛,还是靠谱点好,实实在在的利益可比虚晃一枪强多了。现在的情况正是雷声大雨点小,也难怪美国人按捺不住性子,开始对奥巴马说三道四。说奥巴马什么呢?一是迟到,二是能力。

“迟到大王”

奥巴马誓言同布什政府划清界限,打造全新的美国,就连办公时间也和布什截然不同。近日,美国媒体讽刺奥巴马在华盛顿开创出“奥巴马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奥巴马推翻了前总统布什一项严格执行、但不成文的规定“永远要准时”,改为“姗姗来迟”。

刚卸任的布什是完全守时者。布什倡导守时,不喜效率低下。他自己非常遵守时间,堪称早睡早起的“典范”。有时是准时过了头,出席就职典礼还提前5分钟到场。

奥巴马则是“迟到大王”与晚睡晚起,没有一场记者会不迟到、不到九点不会出现在办公室、晚上十点后才离开办公室。与前总统克林顿有得一拼。前总统克林顿也和奥巴马一样不守时,他和夫人都有参加活动迟到的习惯。

奥巴马处处迟到,“他会迟到”成为奥巴马阵营最常对记者说的话。奥巴马连要宣布改变布什命令的场合,也是在众人望断脖子后才现身。

事实上,以往他出席竞选活动及参议院会议通常也都会迟到。他曾就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上迟到一事公开道歉,其视频还被传到YouTube上。就职前,奥巴马就是“迟到大王”。1月8日,奥巴马举行经济记者会,电视台现场转播。奥巴马照迟到不误。上任以来,奥巴马已经在多个重要场合迟到。在有关扩大儿童医疗保障的法案签署仪式上,他迟到30分钟;在去能源部签署备忘录时,他迟到10分钟;宣布设立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又让大家等了45分钟。

显然是受奥巴马影响,整个美国政府也开始迟到,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作每天的例行简报也是让记者等了又等,有时迟到超过一个小时。有网民批评称,奥巴马迟到是一种轻视别人的表现,不能接受。

有关奥巴马为什么爱迟到。白宫首席发言人吉布斯曾表示,奥巴马是个“夜猫子”,这或许是白宫最根本的变化之一。奥巴马曾在晚上11时召开电话会议,经常阅读至午夜。

但曾经出任布什及老布什顾问的总统历史学家威德分析说:“迟到只有两种解释,可以改进的统筹混乱或狂妄自大,奥巴马及克林顿看上去属于后者。”威德指出,奥巴马或要为迟到付出代价,如果其支持率下跌。部分议员可能不会耐心等待,会削弱他的政治权力。

一个接一个出问题

一个不守时的总统会让下属们工作安排一团乱麻,记者们抓狂直至失去耐性。如果说迟到只是作为凡人奥巴马的一点小瑕疵。那能力便是一个可以颠覆总统的大问题。这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救市与人事。在白宫生活了不过两个星期,奥巴马自己都说:“我搞砸了。”上任没多久,就承认自己有疏失,这倒是开了白宫之先河。即使是在任内认错的总统,也是少有的。说实在的,奥巴马想不认错都不行。他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在补交税款之后,得以领导财政部,为国难当前的美国抵挡金融风暴的冲击。在他之前,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因为以批准建设项目换取政治捐款而当不成商务部长。

没想到解决了财政部长这一个重要职务之后,奥巴马原本要赖以推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达施勒也因为税务问题而于3日决定引身而退。

61岁的达施勒曾经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身为民主党入的达施勒在两党的人缘都不错,原本能肩负起促成两党合作的任务。达施勒退出后,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希望他的退出不会抹煞他对国家所作的贡献。奥巴马由芝加哥朝华盛顿进发途中,一直都在强调变革,并承诺建立有道德、有责任的廉洁政府。因此,达施勒退出后,奥巴马只能说:“政府必须发出明确的信息,让人民知道,我们并没有双重标准;一套用在卓越人士身上、一套用在缴税的民众身上。”

奥巴马在全国广播公司的访谈中说:“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对我们的团队感到失望。”他说:“我现在要在电视上说的是:我搞砸了。”他在接下来的四次访问中,也接连说了类似的话。

在达施勒退出的几个小时前。奥巴马提名出任联邦政府首任首席绩效官的基利弗也决定不接受总统的提名,她同样是基于税务问题这一个理由。美国参议院的劳工委员会也于6日宣布,无限期延迟奥巴马提名的劳工部长人选索利斯的听证会,理由是委员会需要更多时间审核文件。委员会的声明并没有提及美国媒体指索利斯的丈夫漏税的报道。《今日美国》的报道说,索利斯的丈夫补交了6400美元的税款,这些税款有些拖欠已有十六年。

变革之路难行

奥巴马到白宫开工的第一天便誓言要以新的道德标准来监督政府的运作。他签署政令,禁止已成惯例的所谓“旋转门”做法。达施勒除了税务问题,其实也“触犯”了奥巴马定的道德条规。他为医疗行业当说客,存在着利益冲突问题。向来,华盛顿的政界人士和高官都是靠着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来积累自己的财富的。在奥巴马之前,已有总统尝试改变这样的政治文化。但弗吉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萨巴托说:“我想,奥巴马把要求定得太高了。这一种文化会把任何一位总统压下去的。那是根深蒂固的,成千上万的人靠此文化积累了数不清的财富。”奥巴马或许已经发现,在华盛顿的政治文化中,他需要双重标准,但基于自己的变革承诺,却又不能有双重标准,所以,才会在电视上发出:“我搞砸了”的感叹。奥巴马除了得在华盛顿“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中稳住阵脚之外,其实也得设法应付美国“历史悠久”的税务制度带来的问题。

由于税务局的审核不严密,因此,税款主要是依靠纳税人“本着良心”主动呈报的;加上税制复杂,漏税是无心之过或有心之失,也实在难以分辨。

纽约市梅提斯税务公司的退休合伙人韦克特指出,美国的税制实在太复杂了。要求总统提名的人既合资格,又要精通税务条例是不切实际的。他个人认为。盖特纳可能因为忙碌而疏忽了税务的处理;至于达施勒,由于他曾经叫会计师确定他利用车子与司机的服务是否得缴税,他是否意图瞒税就难以说得准了。

律师霍华德认为,达施勒相信也是无心之失,如果他知道自己要为一辆车子和司机支付12万8000美元的税款,他大概就会自己去买一辆车了。

曾经担任《纽约时报》记者的约翰斯顿认为,盖特纳和达施勒不应该因为漏税问题而失去进入内阁的资格。他认为,美国的税制是在上个世纪编订的,这些事情发生后,政府该做的是编订符合现今经济活动需要的税制。在《纽约时报》网站讨论页提出意见的人,多数认为,在国家需要用人之际,无需把盖特纳和达施勒的税务问题牵扯进来。奥巴马要成立一个清廉的新内阁来帮助他推行新政,偏偏他提名的人选一个接一个的税务未清。得克萨斯州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布坎南说:“(这些道德问题)虽不至于有恶意,但无论如何都是叫人觉得丢脸的事。”

奥巴马看似陷入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困境。一些民主党人便曾私下说,他只能怪自己在竞选时定下那么高的水准,没有意识到那会使自己在组织内阁时面对多大的困难。

其实,高票当选的奥巴马终究要从神还原成凡人,缺点早晚会暴露在阳光下,而这一切才刚开始,俗话说路遥知马力,他若顶得住民意的压力,也许再过一百天又是另一番模样了。(综合《广州日报》、《联合早报》等)

猜你喜欢

双重标准布什税务
新常态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双标
双重标准惹人嫌
警惕美国总统的“双重标准”
论直觉主义的双重面孔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
布什召开任内最后记者会
为什么是布什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