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维的发现,美国的迷惘

2009-05-27

全国新书目 2009年7期
关键词:莱维保守主义飓风

赵 梅

美国怎么了?美国疯了吗?站在十字路口的美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作者反思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会的公司化经营、重在隔绝与排斥的监狱制度、监狱的私有化、枪支管制、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等。如今,经济危机引发的骨牌效应方兴未艾,对比书中揭示的美国社会种种深层问题,可知经济问题实乃冰山一角。

法美两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正式战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也基本一致。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美间摩擦与冲突不断。“9·11”事件后,法美两国国家乃至人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与美国唱反调的突出表现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对伊开战前夜,法国外长德维尔潘用诗一般的语言,在联合国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反战演讲。一时间,美国国内掀起了一阵批法声浪,“反美主义”也在法国甚嚣尘上。在法国人眼里,美国不仅是霸权主义的代表,也代表着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法国报纸杂志不时刊载一些揭露美国社会时弊的文章。

《美国的迷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莱维在书中考察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监狱制度及监狱私有化问题、医疗保障、枪支管制、反恐战争、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问题等。莱维还考察了美国人对肥胖的看法、对自然的感情和美国人所特有的博物馆情结。然而,莱维并没有戴着有色眼镜观察美国,他对美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问题的描述与判断可以说是较为理性和客观的。他纠正了一些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对美国人的偏见。

美国之行留给莱维的是“美国的迷惘”。这种“迷惘”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莱维的迷惘,另一方面则是美国人的迷惘。

莱维对当今美国社会中的人或事有着诸多迷惘与困惑。

迷惘一:关于美国左翼。此次旅美途中,莱维采访了新保守主义阵营中几位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前美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鹰派人物理查德·珀尔,新保守主义“教父”欧文·克里斯托尔之子比尔·克里斯托尔。新保守主义阵营中围绕如何应对美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深邃思考和激烈辩论,给莱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新保守主义者的问题不是像欧洲人所想的那样,缺少道德中心或愤世嫉俗。与此相反,它是一种过分的道德,它是神秘主义超越政治的胜利。他们是一些不充分介入具体政治的高贵的性情中人。”

使莱维感到失望的是,在美国左派阵营,在民主党阵营,什么都没有发生。莱维访问美国时,正值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他采访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听纽约帅I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和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慷慨激昂的演讲,拜访了克里、戈尔竞选班子中的一些人,访问了劳联一产联总部,参加了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大选后民主党召开的一系列就汲取败选教训、为2008年大选布局的联席会议。莱维发现,同保守主义阵营里有关意识形态、美国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激烈争辩与活跃思考相比,美国民主党人的所思所行几乎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他们提不出任何新的纲领,“60岁的‘年轻民主党人,他们的论据可以追溯到如果不是肯尼迪年代,至少也是使比尔·克林顿当选的中间派浪潮。”另一方面,钱是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当莱维问那些试图重振民主党意识形态的积极分子如何应对右派特别是新保守主义者挑战的时候,“他们的共同点只是谈……钱”。

迷惘二:卡特里娜飓风。正当莱维的美国之行即将结束的时候,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爵士乐之都”新奥尔良,造成上千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00多亿美元,新奥尔良市海平面以下的地区几乎全部被淹。电视上播出了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市:残垣断壁,污水横流,上万名灾民聚集在体育馆及周围地区,许久无法撤离,他们绝大多数是黑人或穷人。因食物、药品和饮用水匮乏,一些灾民在众目睽睽下死去。人们无法相信此情此景发生在一个拥有近万架军用直升机、无数架民用直升机,并且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美国。诚然,灾难期间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公民自救互助行动:一位退休警察自费包了两架飞机为困在屋顶上的人提供援助;演员们或等瞠水或蜷伏在船上,把食物和衣服带给那些被困的老人;教会发起了全国性的募捐活动;当地学校,医院和居民张开双臂拥抱那些蜂拥而人的逃难者。莱维不禁发问: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美国政府在哪里?难道这就是保守主义者所孜孜以求的小政府?在莱维看来,卡特里娜飓风是反“9·11”的,因为“9·11”恐怖袭击中的受害者不分种族与贫富贵贱,而飓风吹袭后的新奥尔良市,在污水与瓦砾堆中挣扎的尽是黑人和穷人。

迷惘三关于反恐战争。莱维没有采访到布什总统本人,在与美国电影明星、反战人士莎朗·斯通的谈话中,他们谈到了布什及美国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在莎朗·斯通看来,布什总统就像一个“被迫当兵”的大男孩儿,也许他本人并不想当总统,是他的父母亲、他的妻子,想让他当总统。莱维的困惑在于,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而下台,克林顿总统因在莱温斯基案中说谎几乎遭到弹劾,但布什总统在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明显说谎,美国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却对此三缄其口,为什么?

现在的美国人对自身文化和国家认同充满了困惑与迷惘,这是莱维的又一重要发现。他把今日美国人的“迷惘”归结为4个主要症状:纪念思维的迷惘;分裂的社会和政治空间;政治、经济、社会、财政、城市乃至购物中心与汽车的“肥胖”;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及不断被社会遗弃的犯人人数的增长。莱维写道:“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个问题都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在男人和女人的眼中、在社会交往体系中、在众多美国人的工作和爱的方式中看到,美国人仍然被看作是精英,自信而专断,但实际上今天没有一个现代大国像这个国家这样彷徨,不再确定它将变成什么,对其立国之基的价值观,或者说神话,也不再自信;这是一种无序,一种疾病,参照点与肯定性的摇摆,一种同时攫住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迷惘。”

尽管莱维对美国有着诸多的迷惘与困惑,但他最终的结论是尽管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美国与“旧世界”不同,它仍然是人们期盼去实现理想、去争取、去生活的一个地方,是一个把理想真正付诸实践的地方。这也是贯穿《美国的迷惘》全书的主题。

莱维有着欧洲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积淀。他对欧美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当今美国社会问题的深邃理解,着实令人钦佩。《美国的迷惘》一书几乎句句出自典故,这也是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

猜你喜欢

莱维保守主义飓风
苍蝇也懂高等数学
苍蝇为什么难打
苍蝇为什么难打
苍蝇为啥难打? 原来它们用了高等数学的风骚走位
保守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日本的“政治大国”梦注定难圆
揭开杀手真面目
疯狂的“杀手”
什么是保守主义
飓风侵袭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