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创新之帆,乘势启航

2009-05-22

中关村 2009年5期
关键词:海淀园核心区海淀区

王 思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此,北京市4月1日正式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自此翻开了海淀园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在北京市的《批复》中提到:希望海淀区和中关村海淀园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核心区创新资源优势,重点开展股权激励、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使用、政府采购和聚集创新要素等方面先行先试,带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发展。

为全面推进核心区的建设,4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举行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动员大会。大会旨在提出核心区将重点做好两个“示范”,推进两个“试点”,即: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的示范、创新要素聚集的示范、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大会并对核心区的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苟仲文,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林抚生等领导均出席会议并做讲话,表达了全力推进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的强烈信念。

魅力海淀争做主导者

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区十园”的发展格局,海淀园作为其中的主体功能区,始终奉行创新理念,一直发挥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海淀成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在于它雄厚的科技实力、密集的大学校园、宽松的创业氛围,也因此成为我国高新技术革命的摇篮和心脏。相比较美国硅谷以斯坦福、伯克利理工几所大学为科技、教育辐射源,海淀园集中了北大、清华等为代表的7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研究院所,无疑科技教育底蕴更深厚。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在中关村看见一个提布袋子不起眼的老头,没准不是教授就是院士。

据了解,海淀园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的创新资源聚集区、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沿北清路两侧的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聚集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2008年,海淀园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4900亿左右,占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近50%。每年技术交易额海淀区占全国的20%,其中6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海淀园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各类人才约60万人,高端领军型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海淀园。

伴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同创新成长,海淀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试先行取得了宝贵经验。海淀园有条件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者、主导者。海淀园也将通过建设核心区,形成海淀区“科技成果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品牌形象,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这既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完成国家推动自主创新任务的历史重托。

创新示范四方面表率

海淀园核心区的确定意味着海淀区对于创新产业新征程的开始,对于建设核心区将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要求,着眼未来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试点”工作。核心区建设将在四方面打开创新示范的新局面。

完善创新体系,发挥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示范作用。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在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在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发展。

整合创新要素,发挥创新要素的聚集示范作用。在中关村西区建设中国技术交易所、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专业机构,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海外学人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入驻,建立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聚集。

改革科技金融,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试点,支持设立相关交易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支持商业银行率先在核心区设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分支机构,扩大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的规模。支持培育壮大股权投资机构。继续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开展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将有关市级审批权下放到海淀区政府,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其他区县。《批复》同时要求,要加强建设核心区的组织领导,由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核心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此外,还要求海淀区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既定政策措施。

12项功能实施新战略

海淀园核心区的建设战略目标将分为两个阶段实现。重点突破阶段:在海淀园中关村西区开展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取得突破性效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提供经验,发挥先锋和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阶段:在整个核心区全面落实中关村西区的建设经验和模式,扎实推进核心区建设,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

核心区12项主功能的发挥将在建设中起到主力推动作用,力图达到营造一流环境、聚集一流要素、形成一流机制、实现一流绩效的目标。12项主功能的有效运用将是核心区建设达到既定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这12项主要功能是:技术创新功能、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功能、创业孵化功能、产业聚集及产业化功能、科技金融服务功能、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功能、中介服务功能、政府公共服务及政策创新功能、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国际化功能、创新创业文化产生与扩散功能、综合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

配合战略目标的既定,海淀区近期的主要工作有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中关村西区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吸引中国技术交易所、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机构落户,建立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增强市场交易性、加强信息披露度、提高成果转化率。二是启动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壮大股权投资机构,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科技金融创新和探索开展离岸金融试点,打造科技金融的政府和中介服务平台。三是在中关村西区以首都科技中介大厦和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为载体,实现高端创新型人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市场关键要素服务功能。四是启动首都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试验区建设。在中关村西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和“一条龙式”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五是出台并落实《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等政策措施,每年统筹向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不少于8亿元财政资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促进海淀园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核心区最终将努力建设成为“两区、三中心”,即: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首都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试验区和全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首都创新人才发展中心、首都科技中介中心。

“1+20”政策助力核心区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北京市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批复,以及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海淀区委、区政府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简称为《决定》)。随后,为将决定落到实处,海淀区又陆续出台了20项配套政策,形成“1+20”的政策体系。

“1+20”政策体系从支持创新企业持续发展、加强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中介机构服务提升到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从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扶持到鼓励园区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国际化发展直至挂牌上市,都有相应的支持政策。

为适应当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调整的形势,海淀区出台了《关于落实<关于促进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海淀区创新企业的认定标准,凡是根据这个标准认定的企业都将享受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政策扶持。

为推进企业优化升级,推动企业上市,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海淀区配套出台了《海淀区促进重大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海淀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9个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办法。根据这9个《办法》,海淀区将重点扶持智力密集型高端服务业、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和以经营、决策、研发为特征的高新技术总部经济;积极引进适合区域资源条件和发展方向的高效益、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通过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及相关政策,推进企业优化升级,推动企业上市,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另外,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海淀区还颁布了《海淀区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暂行办法》等3个办法,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化和专利战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措施。同时,海淀区有针对性地发布了《海淀区促进科技中介发展实施办法》等5个办法和《海淀园“一对一服务”创新型企业工作方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和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这些政策,最近已陆续高调出台发布,受到了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1+20”政策体系基本覆盖了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全方位的支持,为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海淀园核心区的建设将秉承自主创新的路线,在中关村的创新海洋里乘风破浪,高扬风帆,为中国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努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带动下,核心区自主创新能量蓄势待发。

猜你喜欢

海淀园核心区海淀区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投入已达411.98亿元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中关村海淀园人才工作再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