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天不到10小时

2009-05-22陈钰鹏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气压浮力恐龙

陈钰鹏

“2亿年前。一天只有9.375小时。”是谁提出了这么荒诞的论点?事情是这么引起的:2亿年以前,有很多种恐龙都是会飞的,有一种翼龙身体特别庞大;所有的飞机设计师都认为,根据气体动力学的知识,它们是不可能飞上天的,于是不少科学家着手研究起这个问题。

俄罗斯的有关科学家认为,飞机设计师的话一点没错,但他们是以今天的大气压为基础的。恐龙统治地球的中生代时期,地球只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原始海洋和一个原始大陆(洲)。整个地球的表层(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是坚硬的花岗岩,这一表层于2亿年前开裂,四分五裂的大陆在海洋中漂流,最后拼成了六大板块。这就是大陆漂流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当时颇受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重视。尽管这一理论因在解释某些问题时碰到困难而曾受过冷落,但在20世纪60年代再度受到人们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板块构造学说。

现在,俄罗斯科学家们也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补充观点:地球表层裂开后,地球因此长大起来,半径是以前的1.6倍,而自转速度变小2.56倍。这意味着,地表开裂前后的情况大不一样了,首先是以前一天只有9.375小时,其次是开裂前的大气压和空气密度都是今天的6.55倍,空气浮力因此也比今天的大多了,这就是2亿年前,好几吨重的恐龙能在天上飞的原因。自从开裂以后,由于空气浮力大为减小,恐龙纷纷“从天而降”,但它们作为名副其实的爬行动物在地上继续进化。

俄罗斯科学家的观点非常接近柏林科学家希尔根贝格的理论,他曾于1933年发表《地球在长大》。各国研究地球膨胀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变得越来越大,一天的时间也在变得越来越长。英国某些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一直在减小,在遥远的将来,地球上一天的时间将会是25小时。

针对地球膨胀理论,也有人说地球在收缩,更有少数人抱住现有的知识,对新的观点采取挖苦嘲笑的态度加以反对。其实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是通过长期艰苦斗争才创立了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一千多年的地心说,从而为近代天文学奠定基础。新技术的发明和科学新理论的建立首先要敢于设想,常言说得好,发明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而关于某些概念,本来就存在不止一种理论。对待新理论,不妨采用我国战国时期的模式——百家争鸣。

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大气压浮力恐龙
大气压强考点突破
深藏不露的大气压
吸管“喝”水的秘密
看不见的帮手——大气压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第十章浮力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探秘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