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苏在中东的争夺与第三次中东战争(1961—1969)

2009-05-21崔晓乐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东美国苏联

崔晓乐

摘要:美国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美苏都扩大了其在中东地区的争夺,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一方面,双方都在不断扩大各自在中东地区的势力与影响,对各自所支持的国家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出于对自身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考虑,美苏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又都具有各自的矛盾性与双重性特征。这两方面对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及解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后,美苏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和各自政策的矛盾性也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美国;苏联;中东;第三次中东战争

中图分类号:K1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2-0070-03

美国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美苏争霸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紧张地进行着,冷战的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

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之后,英法退出了中东腹地,美苏都想趁此机会迅速在中东地区填补英法留下的“权力真空”以遏制对方的影响,因而20世纪60年代美苏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中东形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甚至有时达到了双方军事力量对峙的地步。

一、美国的中东政策

1961年肯尼迪入主白宫后,开始指责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在中东的政策,他认为“艾森豪威尔主义使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恶化,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是解决“阿拉伯难民”问题,应加强经济援助来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遏制苏联在中东的扩张。与此同时,肯尼迪也加强了与以色列的关系,热烈而持久的美以关系就是从他执政时开始的。他是第一位向以色列出售军事装备的美国总统,第一个默许以色列拥有核能力的美国总统,第一位说美以关系是“特殊关系”的美国总统和第一位任命专职助手和美国犹太人社团保持联系的美国总统。

约翰逊在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继任美国总统。这一时期,美苏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苏联的扩张越来越成为美国的心病。美苏在亚太地区和欧洲的争夺基本上处于相持阶段,而在中东地区,苏联则开始采取局部反攻。

基于此,他执行的政策是,在表面上经常以其反对英国、法国、以色列对埃及的军事进攻为例,表明美国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保持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立场,实则暗中大力支持以色列。由于这一时期美国在表面上仍奉行拉拢一些阿拉伯国家以对抗苏联在中东持续扩大影响的战略,美国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数亿美元的食品援助,但是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埃及似乎并不买美国的账。纳赛尔在塞德洛发表演说时曾愤怒谴责美国说:“约翰逊必须认识到,我不准备为3000万、4000万,或者5000万英镑而出卖埃及的独立”;“美国佬滚到地中海去喝海水吧!”因而,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埃关系日益紧张,裂痕日益扩大,“埃及处于和美国全面对抗的时期”。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都坚定地认为,苏联为了扩大其在中东的影响力,还会大力援助对其友好的阿拉伯国家,而且美国政府还认为,从1962年到当时,苏联对也门的有力支持和对亲美的约旦的不断示好与拉拢,都是莫斯科不会在追求他们对中东影响上后退的证据。这一系列对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评估大大增强了约翰逊对苏联在中东地区日益渗透的不安。约翰逊政府为了应对苏联在中东日益渗透的局面,开始着手制定新的战略,主要是利用以色列打击埃及,以达到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地位的企图。因而,约翰逊于1966年初向以色列出售48架天鹰式A4攻击机,后来又增加到100架。但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性:美国既想拉拢某些阿拉伯国家来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又要积极扶持这些国家的宿敌以色列来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这就使其在中东常常陷入困境,左右为难。

二、苏联的中东政策

在冷战时期,中东对苏联的国家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战后在南部边界形成一个由友好国家组成的安全地带是苏联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在战略上,就如美国视拉美为其后院一样,苏联不想让西方染指中东,苏联想使自己对中东所有事务的影响达到最大程度,从而树立起自己在该地区的独尊地位。

在60年代初期至中期,苏联的一些传统保守主义者对苏联的中东政策不满情绪十分强烈,他们认为美国的强大浪潮会席卷整个世界(当然对中东地区更不例外),而且他们更加以为苏联目前对中东的政策和在中东的地位绝对不足以扼制美国在中东地区势力的扩张,最终苏联会在中东处于一个十分劣势的地位。然而与传统主义者相反,苏联60年代政策的主要设计者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等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反传统主义者。与那些传统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普遍怀有的悲观失落的情绪不同,他们认为苏联使全世界服从其实力与意识形态是完全有可能的,苏联可以成功地在中东建立起具有重要影响的关系。即便在赫鲁晓夫当政时奉行“和平路线”同西方大搞缓和的时期,苏联也不再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看成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前哨阵地,而是看成独立、和平力量的组成部分。所以,苏联认为,对这些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是值得的。而苏联最先卷入的地区便是中东。苏联的扩张触角也遍布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与以色列水火不容的国家,以此来与美国争夺中东。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加强了向这三个国家积极提供经援和军援的规模,来与艾森豪威尔主义相抗衡。1960—1965年,莫斯科已向开罗提供了估计有1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是为了建设埃及的灌溉、发电、重工业和运输等基础设施。同时,苏联还加紧了对叙利亚的渗透,以便从中东防线的中路打开一道缺口。1966年,叙利亚发生政变,新政府采取更加亲苏的政策,当年就与苏联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还签订了一笔价值2.3亿美元的军事协定。约翰逊政府时期,苏联在伊拉克同样占据了主动地位。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的瓦解为苏联进入中东“柔软的腹部”打开了方便之门。1961年,苏联向伊拉克提供1650万美元的贷款,并派遣军事人员帮助训练伊拉克军队。这样苏联在中东不仅突破了美国的遏制,而且在“肥沃的新月地带”找到了代言人,并对美国的传统盟友约旦、沙特、黎巴嫩及以色列形成了反包围。苏联甚至还帮助伊拉克发展核武器,这样伊拉克成为苏联在中东打人的另一根楔子。

虽然苏联在整个60年代的中东政策整体上呈一种积极的进攻战略,但是这种政策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首先,苏阿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阿拉伯国家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浓厚的宗教色彩,阿拉伯人奉行的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没有阶级斗争含义的团结。这使得阿拉伯国家在投向苏联怀抱的同时也心存戒心,疑虑重重。而苏联也深知阿拉伯人是最为怀疑共产主义的,如赫鲁晓夫还曾暗示,阿拉伯民族主义是过时的观念,真正的阿拉伯人的联合应该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民族主义只是

通往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这种意识形态的显著差异使得苏联一方面无法也不想把阿拉伯国家纳入自己的轨道中,另一方面又想使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西方而转向共产主义集团,从而使苏联在中东保持一种持续性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苏联的中东政策也具有矛盾性。苏联在大力援助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同时又无法在意识形态方面赞同他们,这使得苏阿之间存在心理隔阂。其次,在苏联领导层内部,无论赫鲁晓夫还是其继任者勃列日涅夫,都强烈希望苏联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权利与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是他们也深感力不从心。60年代,苏联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它与中国的分裂愈演愈烈;多年来与西方对抗却收获甚少。这些使苏联领导人对未来的局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过分乐观了。因此,苏联在对中东积极插手的同时,也在大搞同西方的缓和,其目的是避免与美国发生一场直接的、耗费巨大的军事冲突,从而维护苏联的安全,并推进“世界革命进程”,这又招致了亲苏阿拉伯国家的不满。

三、美苏利益冲突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与扩大各自在中东地区的影响,美苏都积极干预中东事务,大力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以互相抗衡,这直接促成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从战争爆发到战后对六天战争问题的解决,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对阿以冲突的双方展开了支援行动。苏联认识到,在这次战争中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一定的军事援助是其在阿拉伯国家扩大影响的绝好机会,而且出于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反感和标榜其是阿拉伯最忠实的盟友,苏联也会积极展开外交努力以达成协议来解决这次阿以战争。苏联一面宣布同以色列断交,一面派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访问埃及。在同纳赛尔讨论了当时中东局势之后,波德戈尔内承诺向埃及提供大规模经济、军事援助,并在战后帮助埃及恢复国力。而美国在战争前后也对以色列提供了多方面的援助。约翰逊在1967年6月19日就中东和平问题向全国发表的广播演说中,虽然在原则上表示以色列必须撤出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的领土,但是并不同意完全恢复到战前状态,其条件是阿拉伯国家必须承认以色列的实体。针对过去几星期发生的事情,美国提出必须尊重国际航行的权利——一切国家无害通航的权利。一年后,即1968年4月26日,美国同苏联驻美国大使会谈时也反复说到这一点,即若想使以色列撤出其占领的苏伊士运河地区,就必须保证以后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的航行自由问题上有一定的说法。

美苏在中东政策上难以克服的弱点和自身的矛盾性,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深刻地表现出来。美国的弱点在于根本无法协调阿以矛盾。美国需要利用以色列的力量打击中东亲苏的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力图操纵中东问题的解决。因此,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另外,美国国内有支持以色列的利益集团,这是一股相当强的政治势力集团,对美国国内政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支持以色列又势必破坏美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这就使美国无法有效地联合阿拉伯国家在全中东范围内阻止苏联影响的扩大,相反只能为苏联提供机会。而苏联中东政策的弱点在于对阿拉伯国家支持不力,这使得阿拉伯国家对苏联缺乏信任。一旦阿以战争再起,苏联似乎提不出一项能使阿以双方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而且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不少阿拉伯国家对苏联的扩张始终存有戒心,不愿为苏联提供插手的机会。另外,一些阿拉伯国家还想利用美苏矛盾,企图从双方均获得好处。基于上述美、苏各自政策所具有的矛盾性和双重性,美苏都不愿意轻易直接卷入这一地区的冲突,甚至有时表现得犹豫不定,采取观望和见机行事的立场,尽全力使自己避免卷入直接的战争中去。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双方进行了多次热线交谈和会晤。双方都声称,在中东地区用武力对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十分危险的。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阿以冲突,还有可能成为新时期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双方都呼吁对方保持克制,在向各自支持的盟友输送武器问题上采取谨慎的态度,使双方不要卷入战争。战争爆发的当天,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收到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通过“热线”发来的电文,表示苏联愿意为中东停火做出努力,并要求美国对以色列也施加影响。1967年6月8日和9日,在苏联的压力和诱使下,埃及和叙利亚分别接受了停火建议。应当注意的是,前述苏联中东政策的矛盾性和弱点,使苏联通过假情报把埃及推到了战争的边缘,一旦战争爆发,为了避免与美国迎头相撞,却又袖手旁观,听任阿拉伯三国逐一失败。

1967年11月20日,美苏在安理会会议上,通过了由英国驻联合国代表卡拉登提出的一项议案,即著名的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这是美苏两国各自外交政策矛盾性折衷的产物。它没有明确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因此遭到叙利亚等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反对,但是它同时强调了不容许以色列以武力夺得领土,规定以色列必须撤出占领区。

四、结论

总体说来,整个60年代美苏在中东的对抗和争夺是“苏攻美守”,即苏联步步深入,而美国则四面设防、巩固阵脚。美国既想拉拢某些阿拉伯国家来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又要积极扶持这些国家的宿敌以色列,以在中东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这就使其在中东常常陷入困境,左右为难。而苏联在对阿拉伯国家加大经援与军援的同时,一旦有可能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时,苏联便可以不惜牺牲阿拉伯朋友的利益与美国达成妥协,这又招致了亲苏阿拉伯国家对苏联的不满。因此,虽然在这一时期美苏在中东地区的斗争空前白热化,但鉴于双方外交政策中无法克服的弱点与不能解决的矛盾,又不得不互相妥协,并且都不希望自己直接卷入阿以冲突中,这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责任编辑:王超]

猜你喜欢

中东美国苏联
武装保护苏联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聂中东艺术欣赏
雾在做迷藏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