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试题分析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009-05-20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学生

朱 波

新课改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振荡,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把教学思想与观念跟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同步,转变教育思想,积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使我的教学再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为了检测教育改革的效果,近几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在其命题指导思想上,已从过去的以考查知识为主到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表明高考自身面貌正在改变,而且表明命题者正在探索的考试思路与方向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向,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一些例题:

首先是以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形式出现的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材料题。这种题型最早出现于1997年的高考试题中。当年的第四十四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四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来评述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同时要求表述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该题在其它方面(如形式上,材料仍以排列方式出现)与以往无多大变化,但在设问、答题要求上考查考生综合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就使得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不仅要顾及答案的整体性、连续性,还要避免无用的多余的文字。在评分标准上,也采取了分档给分方式。事实上,分档给分就是在检验考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情况。

在问答题中,近几年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试题就更为典型。如2001年的第三十四题: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这道题以中国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为研究对象,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服被子的原料和主食品种的变化作为主线条,要求考生分析它们这间的因果关系,阐述其积极影响。此题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

2001年的上海高考卷更是直接创设了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情景。请看当年的第十九大题:“海市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下面列出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路原因考;课题三: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在上面列举的课题中,请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你的课题,并回答下列问题。37、写出所选课题名称,并简述选题理由。38、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39、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什么)?”从试题的选材来看,它十分贴近现实和生活,更富有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从评分标准来看,也极具开放性,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此外,2002年上海历史试卷的第三十七题也是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典型例子,在评分标准上,其创造性、探究性、开放性也十分明确: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等五个方面酌情给分。它较为完美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创造性、探究性等特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首先,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者,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从目前多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开展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在许多地方和学校,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家长都有所顾虑,他们担心研究性学习会影响高考,因而不希望学生或学校花更多的时间去搞研究性学习。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有意无意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开展这一学习活动的基础,树立超前意识(意识到位),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编演小历史剧(即我们所说的课本剧)。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表演,实现研究性学习。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中的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部分知识时,在让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况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指定一人负责,将所学知识编排成节目进行表演。如对战争过程的体验,课堂上光靠教师口若悬河、铿锵有词、绘声绘色的描述,哪怕是讲得口干舌燥,结果给学生的印象和感染力并不是很大。即使是借助于今天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战争场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也只是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感觉罢了。如何让学生有更亲身的感受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让学生深入体验的场景: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士兵,并且事先明确好角色要求,其余的学生扮演亲戚、朋友和同学,当战争需要这些士兵上前线为国效力的时候,大家去欢送这部分学生去当兵,给他们戴上大红花,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大家互相道别。战争一直在持续着,战场上硝烟弥漫,……空隙中一位士兵给同学写信,讲述战争的残酷、艰难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室里,一位同学有表情地读着士兵的来信。……战争结束了,当兵的这部分学生,有的已经阵亡,有的留下残疾。虽然活着的人胸前都戴着军功章,但想到已经长眠地下的战友,他们的脸上并没有笑容,而是一脸木然。表演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就战争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这样,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就十分深刻了,而且也理解了为什么说当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这一问题。

第三,撰写历史小论文或开展辩论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重视对过程的操作,这种过程渗透于学生的所有活动之中。现行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改革开放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研究性课题,就是现成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在所教的两个班中举行了一次关于“九一八事变”是否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的专题辩论会。学生们在经过一个来月的充分准备后,最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有一位学生在其最后的陈词中这样写到:“曾几何时,当史学界把‘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日战争起点的观点永恒地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遗忘了马占山将军江桥抗战的枪声;遗忘了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染红了的土地;遗忘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时全国欢腾的景象,遗忘了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胸中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火,……是问,我们应该忘记这一切吗?不!它们不应该被忘记!我们要还历史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所以,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去审视这段历史,那就是:‘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第四,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我在讲授三国时期马钧制造的翻车时,就此布置了研究课题。几天后,学生将课题报告交了上来,报告中学生首先对翻车的形状、结构、优缺点等作了详细介绍(有的还绘制了图形),然后,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学等知识对有关翻车的机械原理作了介绍与研究。最后,学生进一步提出以下设想:如果水源离灌溉地的高度超过了翻车的身长,那么还能用来灌溉吗?如果将课本中脚踏式翻车进行改装,它会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有的学生由此想到对教材中其它知识的研究,比如说犁具等。仅管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十分简单,但作为学生(特别是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却充满想像,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不可少的思想火花。

第五,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新班级,由于学生对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有表现的欲望,才敢于质疑,才会有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我在今年所教的班级中(普通班),就十分注意学习氛围的创设,所以,在学生预习鸦片战争的内容时,一位从农村来的女同学,向我提出了“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为什么还会有中英贸易”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学生就有了研究性学习的头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会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精神的培养。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学生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赶不走的学生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学生写话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聪明的学生等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