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2009-05-20陈凤霞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

陈凤霞

摘要: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地球人的子孙后代。 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环保教育 自我监督 多媒体

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采取做法。

一、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一课,在教学时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

又如第四册课本第七课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仔细品味小学语文课文,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小学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

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边朗读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小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在黑板画画,一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二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一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学们争着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四、引导小学生课外自我监督,终生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保的不良行为。谈谈自己外出游玩时应该怎样做,如果看见有人不讲公德,乱扔果皮,你又会怎样做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图片或文字报道,办一份"环境报",把自己对于现代人对生态环境无休止破坏的看法与改进的建议写在报里,全班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展览。同学们都认真完成功课:现场观察了河道、公园、马路的情况;画漫画,设计环境保护小标语;与父母上网收集环保资料和探讨改善环境的措施等。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行动起来,我们的环境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