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军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

2009-05-20鲍卫国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新时期

鲍卫国

摘要:军队基层文化是构建和谐军营得重要组成部分,是胡主席提出构建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精神动力。基层文化工作的内容要具有感染力、形式要具有吸引力,方法运用上也要有科学性,从思想认识上深化官兵对基层文化的认同感,全面提高官兵参与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军营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新时期 军队基层文化 和谐军营

军队基层文化是军队政治工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广大官兵热爱军营、献身国防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贯彻胡主席提出的“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军营”的重要举措,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走在社会前列的重要表现。

一、当前军队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军事训练是部队的中心工作,在一些基层单位没有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了一下几种现象:一是脱离了基层官兵的实际文化需求,把重点放在一些表面东西上。有的单位俱乐部设施上 齐全完好,但通常是“铁将军”把门,原因是连队干部担心东西玩坏了,连队拿不出那么多钱维修,只有锁好管好,以至于官兵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被抑制了。二是把眼光盯在争名夺利上。个别单位建设俱乐部的出发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供外单位参观,作为年终评功评奖的手段。眼睛“看上不看下”,凡是能够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的,能出名挂号的工作就应付一下。比如,基层文化骨干出现“断茬”状况,平时怕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不想进行文化骨干培训,在基层挂了“空挡”;而为了在上级比武赛中拿名次,也不惜临时引进“外员”,冒名顶替、弄虚作假,有些单位把俱乐部建设的资金和精力长期投入在其他地方,不是通过抓典型、作示范,促进整个基层文化建,而是以“点” 带面,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和普及。三是抛弃我军优良的文化传统,追求所谓的“高档次”。有些单位不从部队的实际出发,盲目追赶时髦,超越了官兵的参与水平和官兵的知识结构,使传统的文化项目和活动受到了冷落,还有的单位文化活动的手段方法简单,不管有没有条件就“一个篮球”代替,结果适得其反,使的本单位官兵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发挥。

基层文化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明确,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种思想的突出表现就是个别领导干部急功近利,没有把为官兵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内容缺少科学性。从基层文化的一般规律看,器材是基础,活动是目的,人员是关键,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硬件要求比较明确,对活动的要求却很模糊,也没有任何活动的安排和计划,这使得基层文化的重心发生偏移。同时,也出现组织基层文化活动热情虽高,但是主导思想却发生了偏差,兴师动众,活动的规模过大,时间过长,人员过多,战士不是主动参与而是疲于应付,失去了基层文化活动小型化、多样化、大众化的特点。三是组织实施缺乏群众性。有的单位领导一人说了算,组织活动凭爱好走,自己喜欢什么就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比如,喜欢体育运动则就把体育运动搞的多一些,喜欢吹拉弹唱则文艺活就搞的多一些,全然不够战士的感受,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以一个人兴趣爱好工作,把基层官兵意愿搁置一旁,结果严重脱离了活动的主体,造成时间、物质上的浪费,以至于基层文化工作走入了困境。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个别单位在基层文化工作中流于形式,不注重文化活动实效性的现象十分严重,与部队的全面建设不相协调。我们必须看到文化工作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为繁荣军营基层文化作出贡献,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得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对加强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建设的几点对策

文化活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是有效的配合、促进部队中心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

(一)拓宽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着眼点

当前,要开展好军营文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端正为兵服务的思想,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基层文化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解决好开展文化工作着眼点。

1.要着眼于提高部队战斗力

以文化建设促进战斗力的提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基层文化工作是把思想工作形象化后作用于广大官兵,将理想、信念、道德、纪律观念的培养同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使思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从而使思想工作具有生动性,并且对加强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也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新时期我军的任务使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文化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却从未动摇过,随着军队和国防建设不断发展,其重要性也日渐突出。

2.要着眼战士的心理素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军队兵源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类似“学生兵”、“独生子女”、“小龄兵”数量逐年增加。这部分战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理素质弱,独立生活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这些现象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相适应,特别在强大的心理战面前,会影响我军高性能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基层文化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必须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工作。

3.要着眼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

我军基层文化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紧密结合部队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中,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生动活波的文化活动极大的促进了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文化工作就是要以“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为龙头,特别要注重在部队执行重大政治任务、多样化军军事任务等重大行动中,通过有效地开展文化工作,来锻造基层官兵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思想品格和革命精神。只有紧紧围绕当前部队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把文化活动与部队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二)增强军营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召力

军营文化的功能是否得到发挥、发挥得程度如何?最终要取决于基层文化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是否为基层官兵所接受,进而转换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必须突出其思想性和民主性,使基层官兵愿意接受而且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体官兵的综合素质,达到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的目的。

1.强化以兵为本的意识,增强文化活动的民主性

军营文化活动是一项群众行的工作,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活动更具吸引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发扬民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要想充分发扬民主,持续有效的开展文化活动,必须注意开展军营文化活动要有大众性,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富有趣味性、时代性。文化工作不能消极被动地适应基层战士的需要,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而且这种引导必须建立在大多数官兵意愿之上。否则,文化工作就失去了群众基层而就流于形式。

2.着眼官兵综合素质,兼顾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军营文化要利于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官兵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增强官兵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把提高官兵文化素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官兵的科学文化参差不齐,要使得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决不能“一刀切”。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层次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基层官兵人人都能够受到熏陶,这才能增强军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基层文化工作要突出“兵”味

士兵是根,为兵是本。军营基层文化实际上是战士文化,只有突出了“兵”味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部队文化设施的硬件也日益完善,几乎所有的连队都配有彩电、影碟机,建立或完善了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游艺室等,且在形式上展现了军队基层文化的特点,突显了浓浓的“兵味”,彰显了以兵为本的思想。

(三)在基层文化的组织实施上体现针对性

基层文化活动更具吸引力,就必须采取多种多样得组织形式。也要考虑活动对象的实际情况,从各单位的实际出发,增强官兵在文化活动种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参能提高官兵文化活动的质量。

1.把握青年官兵的生理、心理特点

青年官兵是我军的主体,占基层官兵人数的90﹪以上,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接受速度快。特别是近几年来,高学历青年官兵大量涌入军营,给基层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与这些青年官兵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年龄层次上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容易形成观念上和兴趣上的差距,这就要求在文化活动开展之前,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年轻官兵在心理以及生理上存在的现实状况,把这一特点融入到活动之中,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动。决不能任凭自己的想象、个人意愿、个人喜好来开展工作,否则很容易脱离群众,降低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失去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意义。

2.要注重方法手段的科学性

目前基层单位的文化活动质量不高,活动不经常,文化活动没有吸引力。其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形式严重制约。没有一点独特新颖的内容,其结果往往是调动不了战士的积极性,活动效果不佳,达不到文化工作本来的目的。因此,开展文化活动必须本着解放思想,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工作,在不违反部队纪律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挖掘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运用符合时代气息的新思路达到文化活动建设与部队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

3.着眼于提高官兵文化活动的大众性

在一定条件下必须使文化活动语内容形式、方式方法贴近于官兵。官兵是文化活动无限丰富的源泉,而文化工作又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必须要有大家参与来发挥个人特长,体现文化活动的大众性。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增强其大众性。一是通过发挥连队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推动广大官兵积极参与文化活的意识,二是通过大量培养文化骨干分子,发挥其“堡垒”作用,提高官兵参与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吸收有文艺特长的干部战士,建立一支业余文化演出队伍。利用这样一支带有“专业”特点的“业余”队伍,创作出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作品,真正反映基层官兵心声,这样不但充分调广大官兵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保证了基层文化工作的群众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理论研究综述》.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3]徐明善、方永刚.《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