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铁路施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09-05-20冯书飞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铁路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冯书飞

摘要: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参与者--铁路施工企业,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铁路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通过结合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进行了成本管理现状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施工 成本管理 现状 对策

施工企业经营最终的追求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而施工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就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它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成本控制工作实施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如今,在铁路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很多铁路施工企业都在持续快速扩张规模, 但收益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增长。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强化,把成本管理责任制健全起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使铁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

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目标控制过程,必须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才能实现成本目标。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对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的第一管理者都还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成本的节约也是在创造效益,没有明确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接者,特别是有一些项目经理没有考虑到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而让企业财务人员直接对成本进行管理。这种做法,造成了一种人人管理成本,人人又都不承担成本管理责任的状态。

2. 没有考虑到事中、事前控制

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形成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在许多铁路施工企业的观念中,非常重视对事后的成本核算,但对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却不力,这导致了项目经理部人员不清楚,事前分部各分项的成本控制目标,对每月的成本控制计划不明确。因此,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对材料分包和施工管理费等成本,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控制,这造成了公司和项目经理不能随时掌握项目成本的真实情况,并及时对此进行偏差纠正,最终导致项目成本的失控。

3. 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材料成本在项目成本中占有很的地位,这是因为材料成本在铁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一般为55%-68%的缘故。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一些项目部存在无计划采购现象,或采购计划随意增减,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材料费超支。由于部分项目部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对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和材料的质量标准掌握较少,购买的部分材料存在质次价高现象,从而增加了材料费用;另外,还有个别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二、有效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研究对策

1.明确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在保证安全、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利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进一步降低成本,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在寻求最大程度成本节约的同时使成本达到最低化,并将其作为一种快速、稳步进入市场的经营战略,这就是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则是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实行预算制度

施工任务周期长、风险大、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这是铁路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另外,在加上机械经常被高强度使用或发生季节性停用,大型设备根据需要在各个项目之间调动时,人员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施工项目部或成本核算中心,应根据承包合同,测算并确定目标总成本,并将目标总成本按劳材机的消耗量及其它成本,一一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职能部门,要具体核算到班组、人头,实行”奖节罚超“,使项目负责人及各部门施工人员无论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的手段对目标成本加以管理。实行预算制度对人工、机械等费用成本管理有明显的优越性。实行预算制度可使项目管理者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工程项目、年度乃至当期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做到收支心中有底,以收定支。

3. 材料费的控制

(1)购料环节:购料要有计划,工程部门要根据需要制定用料计划表,并报项目经理部审批,采购人员按计划购料;买价控制,采用招标方式,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2)用料环节: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低于定额用料,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仓储损耗。(3)资金环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4. 加强对成本的宏观管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法律上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范畴和主要内容,规范成本构成和形成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成本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而且还能够对弄虚作假、谎报盈亏、骗取政绩的企业责任者进行依法查处。要尽快解决国有大中型铁路施工企业背上的沉重包袱,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进行改进和加强,为了堵塞成本管理中的各项漏洞,还应通过推行项目评估制、项目长竞争上岗制、公开招标制、国有资产监管制等办法来实现,努力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战略,推动铁路施工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个施工企业能够很好的生存和发展,成本管理是关键。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成本管理,那么创造出来的平均成本就会低于同行业,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优势,企业就会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但是抓好了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都会随着成本管理的深入而不断升级,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企业就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尚荣.铁路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

[2]孙丽琴.关于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8

[3]杨廷绩.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4

[4]王剑.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J].科技信息,2007

猜你喜欢

铁路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铁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试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