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09-05-20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小企业问题

文 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缓慢,难以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括软、硬件选用,会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系统并行运行及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等。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信息管理技术落后,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在中小企业中更为有效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加速会计信息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现状

从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低下,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不以市场为导向,无完整的营销策略,仅以自己的产品为导向,完全凭经验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导致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企业盈利能力大大降低,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资本结构单一,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式的发展道路,基本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缺乏负债经营的理念,更谈不上公司上市的战略发展,这样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严重制约;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个人主义情结严重存在,由企业老板总管一切,但由于企业老板的能力、精力有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个人独断式的决策往往导致企业误入歧途,致使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事先设置好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这样才能使会计电算化系统顺利运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将遇到重重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在手工核算方式下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证、表的格式和内容混乱,核算方法与程序不统一、不规范。同一类业务,不同的人做法可能不完全相同,而且有的可能不符合相关要求。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并行时间过长,反而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陈旧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同手工会计核算在记账处理、报表计算、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许多小企业,他们在岗位分工上沿用手工会计的方式,业务流程也没有大的改变,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企业的会计人员感到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工作变化不大,工作量并未减少,只是计算方便些。而且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原来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本来就存在问题,沿用到会计电算化处理中,又增加了许多风险,比如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

3.财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再培训

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和工作发展空间不足,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原有财会人员多数仅懂得业务技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虽然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但由于各种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好,所学知识不足以支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需要,而对于系统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核算特点进行设置的项目,更是不能运用,甚至可能由于误操作使系统数据丢失,导致系统崩溃。一些已经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中小企业正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实施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倒回原来的状态,仍采用手工方式核算。同时,许多中小企业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财会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也使得财会人员素质不能得以提高。

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1.做好开展会计电算化前的思想准备

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使中小企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优越性,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真正得以开展。其次要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财会人员,通过有效沟通,转变其观念,使他们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参与者。

2.建立高效适用的会计电算化配套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必将对员工的传统观念、原有的账务处理流程、组织机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等产生影响,中小企业必需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建立与电算化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手工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会计电算化理论,提高会计电算化技能,建立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配合财务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培养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积极支持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学历与职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技能;学习计算机先进技术,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确定计算机的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中小企业还应针对不同岗位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按企业管理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会计与计算机培训,树立财务意识;也可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培训企业会计人员,引进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使企业的所有员工自觉及时地收集并传递各类发票单据,财务部门能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宝霞,熊俊涛.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研究,2008(32):152

[2]高建立,郜秀菊,孙志波.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缓慢的原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37-38.

[3]冯爱民.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9):10-11.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中小企业问题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