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研究

2009-05-20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会计实务会计准则

董 昕

摘要: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以跨国公司的发展及贸易、资本市场的逐渐全球化为促动力,通过各国会计的相互影响以及政治的和职业组织的活动,使各国会计逐渐走向协调和趋同的过程。具体到我国,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就是要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发展为促动力,通过学习、借鉴,使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协调。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 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的日期日益临近,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巨大的身姿,中国会计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是中国会计人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会计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在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并且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等更加迅速地发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国际化的经济联系,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新要求。并且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统。处在不同国家的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相互间都要提供具有可比性的财务信息。而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必然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跨国公司更具有要求国际间会计处理趋同化、标准化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二、会计国际化的实质

(1)降低成本

会计国际化可以减少各国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降低在国际市场上投资和融资的企业和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同时,各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方面,不可避免会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同而产生分歧。

(2)利益促使

会计国际化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背后的利益因素。众所周知,美国一开始是完全抵触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这样使得一些企业不敢在美国上市,因为在美国上市的成本是最高的,要求最严。为了吸引优秀的公司在纽约上市,美国开始了和IASC的接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谁在这场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措施

(1)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重视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如有权确定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有权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处罚等等,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3)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逐渐造就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4)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

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决定了中国的会计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国际化。而过分强调国际化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本国的特色,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会计实务的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应当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增进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里我们首先必须分清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区别:

(1)两者涵盖的业务范围不同:会计制度自成体系,涵盖了全部的经济业务;会计准则只是就某项业务做出规定。

(2)侧重点不同:具体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更加原则;会计制度则较为具体,操作性更强。

(3)会计准则的结构语言表达更适合国际方面的阅读;会计制度的科目和报告式的统一更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弄清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差异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次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界的重要意义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实现,但是并不表示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已经实现。虽然颁布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无疑会为实现目的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是最好的会计准则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那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就会形同虚设。因此会计实务的国际化在会计国际化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人认为评价一个公司会计实务的标准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 (2)会计的灵活性 (3)会计战略的明确性 (4)重要信息的披露 (5)潜在亏损的程度 (6)消除会计扭曲 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的会计实务的话,就会发现我国的会计实务水平是相当低的。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四处蔓延,这无疑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声誉,也会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

总之,主动向国际惯例靠拢,意味着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动借鉴国际上流行的作法,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在对比分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以科学化为标准,通过鉴定、协调、推广,使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矛盾统一于科学化。只有科学化的事物才能最终流行全世界。

参考文献:

[1]詹森、麦克林.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1976.企业理论.见:陈郁 .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第1-67页

[2]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1999.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3]郭永清.会计国际化.立信会计出版社

[4]张志宏.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5]常勋.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会计实务会计准则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分组分岗协作学习在中职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分析
浅析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作用及意义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