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台湾“抢”新闻

2009-05-19林靖东

博客天下 2009年22期
关键词:邱毅中常会陈水扁

林靖东

小小一个台湾岛,要容纳三四十家电视台,数百家广播电台、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台湾的记者们也因此练就卜身“抢新闻”的本事,让人叹为观止。

据说当年记者们“围堵”陈水扁一家居住的宝徕花园广场时,场面相当火爆,甚至卖盒饭的商贩都闻讯跑来散发订购单。而因太多记者造访,陈水扁家对面的大楼也不堪其扰,贴出“卫生间不外借”的公告。由于要随时注意扁家成员的动向,记者们干脆团结起来,轮流到100米开外的公用卫生间上厕所。

10月26日晚,国民党召开临时中常会,我守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发稿,真正见识了台湾媒体既竞争又合作的媒体文化。

抢新闻合作与竞争并存

要现场发稿,一个摆电脑的“窝”必不可少。要拍到好照片,抢到一个好位置至关重要。在台湾,记者们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先来后到。

中常会晚上7点开始。前一天,国民党媒体联谊会会长就打电话告知我会程的安排,比如:哪几个议程会对记者开放。哪些要点是当天的重点。我也顺便托他先在记者室给我留个位置。

下午6点半,我匆匆赶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已经有许多记者守在那里,摄影机、三角架早就在中常会门前就位。记者室内也没剩下什么位置,在会长给我留好的座位摆上笔记本电脑,放上我的书包,这个位置就算是我的“窝”了。

但在中常会会议室里,抢位置就要看个人“造化”了。会议室里其实根本没有记者的席位,中常委座位中间的空地就是“记者席”。马英九面前的那一排空档,自然成了摄影记者们争抢的“风水宝地”。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是因为经验不足,拍到的全是“小马哥”的侧脸。

这一次,我干脆直接往中间挤。而台湾的记者会这样:你往那里一站,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别人不会去挤你,不小心挡到,还会回头说声“对不起”。所以,尽管身边都是“彪形大汉”,我一个小女子却仍能安然地“存活”下来。

听完马英力讲话,所有记者又被请出中常会。文字记者回到记者室,开始挂上耳机.整稿。现场—片忙碌,大家各干各的,有不清楚的地方,抬高声音问一句,立刻就会有人热心地回答你。而与此同时,记者们也在暗暗较劲,就像之前他们告诉我的:“大家各显神通,比各自的切入角度。”谁发稿快,谁的文章好,就会赢得尊敬。

爆猛料“围堵”中常委

因为中常会还在开,发完第一遍稿的就在记者室里等着。突然,外面一阵骚动,有人轻声说:“邱毅出来了!”记者们“呼啦啦”冲出去一看,是谎报军情,有人出来上厕所而已。大家都在等邱毅,毕竟这波“请辞潮”因他而起,而且有消息说他要去。2100全民开讲”录节目,会提前离席。

约十几分钟后,又一阵“邱毅来了”的声音,我拿起录音笔追出去,这次果然是他,早已被一堆电视媒体包围了。邱毅一边“答记者问”,一边往外走。“里面的气氛怎么樣?选制会不会改?”一堆问题一古脑扔过去。“很好,很好,大家很团结。”邱毅的回答有些敷衍。

“好吧。”从他嘴里得不到太多的“料”,有人提议:“去看‘2100,他等—下一定会在上面爆料。”

守了两个半小时,会终于开完了,文传会主委李建荣出来开记者会。但“史上最牛”的陈幸进一出来,一群记者立刻围上去,请他“开炮”。陈幸进当然也“不负重望”,火力十足。

说实话,在这种场合,要是没有了解台湾时政的深厚功底,还真是会一头雾水、进退失据。而这些记者,显然个个都做足了功课。台湾的很多名嘴,都是从资深记者“成长”起来的。在这种媒体竞争文化下,想不当专家也难!

晚上10点多,记者会差不多开完,记者室里又是一阵打字声,有人开始联系专访,有人开始写评论。电子媒体上,稿件已经陆续出来了。发完稿要撤的,会客气地跟大家说再见。

忙到1l点多,我发完稿件准备离开,记者室里还剩下五六个身影在继续“挑灯夜战”。(作者为《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猜你喜欢

邱毅中常会陈水扁
邱毅因揭批网军遭恐吓
趣话角度arccos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