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动力分析

2009-05-18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

张 波 沈 斌

摘要:从政府角度看,增强文化服务的功能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变化以及“文化全球化”趋势都构成了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

关键词:公共服务;政府文化职能;政府文化职能创新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66-02

从政府角度看,增强文化服务的功能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服务,没有公共服务就没有现代政府。进入新世纪,政府所面临的挑战是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无所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全球化进程不仅给政府文化职能建设提供了动力因素,而且也提出了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内在动力

新世纪伊始,我国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社会变革,这种由经济领域开始,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变革逐步扩张至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都必然要求政府转变其角色与职能,改革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政府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的完善必须以政府角色、职能转变为前提,市场经济机制的显著特征和内在要求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不同的经济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进行经济运行和市场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与内容,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方式、途径和程序。要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办一切的“全能型”政府模式转变过来,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对政府角色、政府职能、政府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根本要求,从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既要调整政府角色、职能范围和行为方式,同时,要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和推动其发展的能力,在竞争中实现各自的利益和价值目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开始就选择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因此,经济发展过程和格局呈现出来的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就自然折射到了文化领域,甚至某些局部或方面还表现得更为尖锐和突出。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较量影响着政府过程和政府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育和分化出来的各个经济主体。其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的代表者,以相同利益为纽带的人们会形成不同利益集团或阶层,引起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不同程度的解构和重组。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社会阶层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诉求也必然会在政治、文化领域上反映出来,并在政治过程中通过政治表达和文化要求得以实现。高度集权控制之下的文化职能也必然是政府或国家的文化独裁与文化沙文主义,无法实现适应不同利益主体的文化意志和要求,也无从实现调节或整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文化利益,最终达到实现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的功效。

(二)社会的全面转型是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现实挑战

“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的整体性变动。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社会特质改变、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其实现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尤其是指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看,社会分化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表现形式。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必然推动社会结构性分化,引起社会转型,对政府构成现实的挑战。社会结构性分化要求政府增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合能力和控制能力。社会结构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以社会结构的分化为前提的,没有利益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体的形成,市场机制是无法建立和运行的。而市场机制的运行又会强化和拉大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利益差别,进一步促进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意义最大、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构成相适应,社会分化的基本形式表现为两种:一是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群体的类别增多;二: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拉大。而社会整合则是针对社会分化,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整个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与整合正是转型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动力。社会结构愈复杂,社会异质性程度愈高,社会分化与整合就愈频繁。这就要求政府具有很强的文化的整合能力,在分化一整合一再分化一再整合循环往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社会财富分配状况是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外在压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具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政策,收入来源方面的唯一性、收入分配上的同一性造成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的一致性和社会阶层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同构性,整个社会无论是在利益上还是在结构上分化程度很低,差别很小,社会整合的难度低。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分配多样化,造成利益群体的急剧分化。社会主体多样化和社会生活多元化促使文化结构的异质性程度提高,人们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迅速增多,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还很尖锐。相应地.社会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等方面也发生变异和分裂。要满足和实现不同的利益需求。促成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妥协”.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需要增强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同时,还要求政府采取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创造先进文化来主导社会价值与思想观念的发展方向,消除不同群体对社会和政府负面的认知和看法,提高社会公众认识和判断的一致性,增强和扩大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所有这些都是以及时准确地转变政府文化服务职能为基础和前提的。

(四)“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政府文化职能创新的严峻考验

文化全球化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高度社会化状态,是人类的文化行为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大规模活动,是各种文化要素(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是民族文化的高度相互依存与融合。文化全球化是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全球化。反过来,文化全球化不仅使民族文化更深入地被卷入其中,也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深受其影响,人类文化正是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由于文化全球化过程是一个漫长、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不同特点的文化在相互吸纳、借鉴、补充、促进的同时,其相互之间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某种排斥、摩擦的情形,乃至发生激烈碰撞的情形。特别是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处于资本主义的控制之下,世界的文化生活因此处于不公正、不合理的文化秩序之中,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着文化全球化进程,文化帝国主义政策或文化霸权主义政策还在盛行。如文化发展对国际依赖性增强,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降低;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本土文化倍受冲击;腐朽文化乘虚而入,民族的先进文化受到侵蚀;文化霸权主义政策盛行,弱势文化受到威胁;国家文化安全遭受削弱,文化外交壁垒被破坏等等。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是我国文化外交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是应对当前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必然之举,只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断巩固和完善,才能构筑一条坚不可摧,保卫中华民族文化安全的坚强堡垒。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购买公共服务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环境治理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