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戛尔尼的结论

2009-05-14王辉耀

意林 2009年5期
关键词:戛尔尼公爵夫人多夫

王辉耀

这件事发生在父亲的晚年,当时他正在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一次,我走进他的书房,看见他正在往桌子上摊牌。父亲为了休息或是思考一下写出来的东西,经常做占卜的游戏,但是他将牌摊好之后,仍然继续在想着自己的心事。他在心里估算:如果占卜中了,他将这样做;如果占卜不中,那就要换一种方式做。

我知道他有这个习惯,于是问道:

“您正在想一件什么事吧?”

“是啊。”

“想什么呢?”

“是这么回事。如果占卜中了,聂赫留多夫就跟喀秋莎结婚;若是占不中,就不能让他们俩结婚。”

等父亲占卜完毕,我问他:“结果怎么样了?”

“瞧,”他说,“占中了,但喀秋莎不能嫁给聂赫留多夫……”

接着他给我讲了普希金生活中的一段趣闻,是他的朋友麦谢尔斯卡娅公爵夫人告诉他的。“有一次,普希金对公爵夫人说:‘您猜我的塔季娅娜最后怎么样了?她拒绝了奥涅金。这件事我万万没有料到。”

“这就是说,”父亲说,“人物一经作家塑造出来,他便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生活,不再受作者的意志支配了。作者只能根据人物的性格行事。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喀秋莎和普希金的塔季娅娜只能根据自己的而不是作者的意愿行事的原因。”

(曹炜明摘自《中外文摘》2008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戛尔尼公爵夫人多夫
A “lifeline” to families 家庭的“生命线”
一个关于磕头的故事
论乔叟“借用”的历史成因——从《公爵夫人之书》的开篇谈起
齐多夫定生产中叠氮化工艺优化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马尔菲公爵夫人》中马尔菲公爵夫人的人文精神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礼仪照会翻译之考析
HPLC法测定齐多夫定中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