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9-05-14解小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22期
关键词:脑损伤预防并发症

解小玲

[摘要]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到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周密地制定护理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分析呼吸道感染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高了重型损伤的治愈率。

[关键词]脑损伤;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1(b)-125-02

为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本文对神经外科2008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5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对患者加强体位护理、呕吐护理、气管切开护理是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56例,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20~65岁,GCS评分为3~8分,其中行气管切开22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15例,死亡1例。

临床表现肺部感染都在伤后3-6 d出现,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为淡黄色带脓丝,甚至为黄色或黄绿色痰,听诊两肺底湿性哕音,胸部X线检查显示点片状阴影可以帮助诊断。

2原因分析

2.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无效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咳嗽发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下呼吸道阻塞,加重下呼吸道感染。

2.2口腔分泌物误吸

较多脑外伤患者发生在饱食和酒醉后,颅内压增高呕吐,胃内容物反流,消化道内细菌移位进入呼吸道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另外,胃酸对呼吸道黏膜的化学刺激易损伤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防御机制破坏。抵抗能力下降。

2.3感染

呼吸模式改变,感染机会增加。气管切开后,由于呼吸道和外环境直接相通,失去了鼻腔和咽部免屏障作用,不能湿润吸入气体,呼吸道过分干燥,分泌物黏稠,形成痰栓,而增加感染机会。

2.4抵抗力

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在转送途中保暖不够,受凉,可致抵抗力下降。另外,早期因病情需要及防止脑水肿的发生,需禁食,脱水降压,控制液体出入量,消耗体内大量热量出现负氮平衡,加速机体衰弱,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3护理对策

3.1昏迷时护理

护理颅脑损伤昏迷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痰稠不易咳出,每日雾化吸入2次。

3.2呕吐的护理

抬高床头15°~30°,患者取平卧位,以便于呕吐物及时排出,预防吸入性肺炎,对于手术后呕吐频繁的患者可遵医嘱甲氧氯普安10 mg肌内注射,做好口腔护理,一般用生理盐水棉球檫洗,每日2次,口腔内如有异味或有感染,可用0.5%稀碘伏棉球擦洗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干净。

3.3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3.3.1加强气道湿化护理患者气管切开后,大部分气体由气管切开处吸入,气体未经鼻咽部的加温加湿,气道干燥,故应重视气道湿化,①每日湿化水的量不应少于250 ml,所需的量既要保证痰液稀薄,易于咳出、吸出,又要避免湿化过量引起肺底湿哕音。②湿化的气体可以是蒸馏水、冷开水,包可以是生理盐水。③湿化的方式可以通过雾化或气道直接滴注,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直接滴注时,可在生理盐水内加入少量抗生素或其他祛痰药物持续滴人或吸痰前给予5~10ml上述生理盐水在病人吸气时自套管内缓慢滴注,然后吸出,可反复进行,这既有利于刺激病人咳嗽,又有利于吸引。对于未接用呼吸机者,套管口覆盖单层湿纱布,能湿化干燥气体,防止灰尘和异物坠入气道。

3.3.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①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操作前严格洗手,戴口罩,对所有医疗器械与物品定期消毒。②伤口及内套管定时换药,消毒,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③吸痰管保持无菌,用于口鼻腔的吸痰管与切口处的吸痰管必须严格分开。④限制探视,定期空气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⑤在拔出气管套管或气囊放气前充分吸净口咽及鼻咽部分泌物,防止误吸。

3.3.3监测体温及痰液观察患者体温及痰液变化,体温高于(腋温)37.3℃吋予以温水擦浴,高于38℃时予以冰袋降温,效果不好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定期作痰液的细菌培养。

3.4注意保暖,增加营养支持

在术前抢救、运输及术后护理中应重视保暖,室温较低吋提高环境温度。鼻饲高热量、高营养的流汁或者肠外营养液,不能经胃肠道营养者可经静脉输入高价营养药物。

4功能锻炼

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较长,遇有脊神经损伤者可出现瘫痪。因此,必须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为日后的自身料理,提高生活质量作必要的准备。

4.1急性期

尽早地给患者作被动的肢体按摩,关节的屈伸运动,可防止肢体关节僵硬及肌肉的发用性萎缩。为防足下垂,可穿丁字鞋。

4.2恢复期

待病情稳定后,鼓励和指导患者作四肢肌肉的收缩运动、做屈伸和抬高动作,还可于床尾拴一根绳,嘱患者拉住绳子作抬起上身的运动,每天多次,每次从2~6下开始,循序渐慢增加,以锻炼和增加各部位肌肉的张力。有条件的可试着给予针灸治疗,可加快肢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5小结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我们分析了下呼吸道感染的各种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降低了下呼吸道感染率,提高了重型损伤的治愈率。

猜你喜欢

脑损伤预防并发症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摇晃婴儿可导致脑损伤
摇晃婴儿可导致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