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 疾病防治领域的“明日之星”?

2009-05-13杨进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明日之星维生素糖尿病

杨进刚

对于维生素D,我们一定不会陌生,而且可能只要提到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就会想到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作用远非如此,不仅可调节血钙水平,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密切相关,有关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观念也有了更新。

正因为如此,有关维生素D的新认识还入选了2008年WebMD的十大健康新闻。而且随着研究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维生素D有望成为疾病防治领域的“明日之星”。作为社区医师,了解维生素D的多项作用,跟上观念更新的步伐,并将其作用与日常诊疗工作巧妙结合起来必将大有裨益。

维生素D属脂溶性激素原,在肝脏羟化为25羟维生素D[25(OH)D],再于肾脏羟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1,25(OH)D],1,25(OH)D的生理活性较高。

半数美国人患维生素0缺乏症

多数专家认为,25(0H)D<20ng/m1应考虑存在维生素D缺乏,21~29 ng/ml可认为是维生素D不足,目前适宜的25(0H)D≥30 ng/ml。

美国营养和健康调查发现维生素D缺乏者远远高于预计水平,可达25%~57%,估计主要与光照时间不足有关,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老、空气污染、吸烟、肥胖、营养不良、肾脏病、肝病、药物(糖皮质激素、抗惊厥药、抗排异药和抗HIV药)等。

心血管病:维生素D缺乏是始作俑者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糖尿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较为常见。

冠心病在冠状动脉病变相似的患者中,低维生素D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明显升高。另一项研究发现,25(0H)D≤15 ng/ml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30 ng/ml者。一项长达8年的随访发现,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冠心病患病率。近期的Meta分析纳入了18项随机对照试验的37 000人,证实维生素D摄入>500 IU/日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

高血压病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D信号转导系统受损可导致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激活,引起高血压和心肌肥厚。2项前瞻研究均提示,维生素缺乏的男性(<15ng/ml)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人的6.13倍,女性为2.67倍。6周的紫外线照射可使轻度高血压患者的25(OH)D升高162%,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6mmHg。有研究者报告,注射型维生素D3(calcitriol)不仅具有降压功效,还可逆转胰岛素抵抗。Wang L等还发现饮食摄入维生素D和高钙也可减少高血压发生。

心力衰竭很多心力衰竭(HF)患者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利尿治疗可促进钙磷丢失,激活RAS,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吸收和钙过度沉积至心脏组织中。维生素D缺乏可致继发性高甲状旁腺素血症,当H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47 pg/ml时.HF患者需要住院的风险明显升高。NYHAⅢ级以上的HF患者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49 ng/m1)者占17%,而补充维生素D可显著降低甲状旁腺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而且,维生素D不足可致继发性高甲状旁腺素血症,当H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47 pg/ml时.需要住院的风险将明显升高。

代谢综合征胰腺存在VDR,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多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者存在代谢综合征高风险,补充维生素D可使肥胖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60%,其作用甚至强于二甲双胍和曲格列酮。

他汀的多效性一项研究发现,服用阿托伐他汀12个月后,维生素D缺乏症的患者减少了57%~75%。在人的成骨细胞中,他汀类药物可促进护骨素合成,因此服用他汀的妇女骨密度显著高于未服用此类药物者。

补充维生素D降低糖尿病风险

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型糖尿病(T1DM)发病率与地域、季节有关,与每月日照时间呈负相关。1岁内补充维生素D至少2 000 IU/日的儿童,随访31年后,罹患TIDM的风险降低80%。而且,只要补充维生素D即可降低TIDM风险,以规律、足量补充至少2 000IU/日的效果最佳。

2型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更常见。1,25(OH)D可使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导致胰岛素分泌受损和糖耐量下降。研究发现,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25(OH)D<40 nmol/L时血糖升高更显著。Bofissova等发现,治疗前70%的T2DM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后25(OH)D平均增长75.8%,其中70%恢复正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显著增加34.3%,胰岛素抵抗减少21.4%,与治疗后25(OH)D水平明确相关。

因此,有学者提出,尤其对初诊者,冬季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T2DM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联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更佳。

妊娠期糖尿病一项评价血清25(OH)D与孕妇糖代谢的相关研究共分析了307名孕妇,其中264名孕妇在孕中期进行糖耐量试验时接受25(OH)D水平检测,这部分妇女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结果也发现,维生素D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肿瘤防治:不可忽视维生素D缺乏

美国流行病学家观察到,在某些阳光照射充足的地区,结直肠癌等肿瘤的死亡率较低。他们猜想体内维生素D可能对某些肿瘤,如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有防治作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D的女性发生结肠癌的风险降低67%,紫外线照射量与非皮肤癌死亡存在反向关系。

Freedman等的研究发现,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发病与光照时间呈负相关,皮肤癌发病则与光照差异呈正相关。关于晒太阳导致皮肤癌风险增加,有专家指出,晒太阳每导致1例皮肤癌的同时,维生素D能预防30例癌症死亡事故。

对12万人的长期随访调查发现,服用维生素D 300~449 IU/日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不服用者低43%,服用维生素D 150~299 IU/日者比<150 IU/日者低22%。

其他疾病:缺乏维生素D罪责难逃

肌病肌痛和乏力是女性严重维生素D缺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在非特异骨骼肌疼痛的患者中,93%存在25(OH)D缺乏,其中28%为严重不足。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降低跌倒的风险主要为肌肉功能改善,力量加强。服用他汀类药物所致肌痛的部分原因可能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补充维生素D则可能改善他汀相关肌痛。

预防跌倒据估计,>65岁的老人约30%每年发生1次跌倒,>80岁

者该比例高达40%~50%,而跌倒是老年人外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者的跌倒风险最低,而补充200~600 IU/日者该风险无差异。Meta分析提示,与补钙或安慰剂者相比,维生素D可使跌倒危险降低22%,且不依赖于性别、额外补钙、维生素D补充种类及时程。目前认为,维生素D降低骨折风险除改善骨密度外,还可直接改善肌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可多方位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调节树突细胞分化、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排泌。动物实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对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如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抗原诱导性关节炎、TIDM、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最近研究证实,高维生素D状态与远期多发性硬化症发生率低有关。

结核病临床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结核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低下,原因主要包括:①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接受阳光照射少且体内合成不足:②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因此结核病患者不仅易发维生素D缺乏,甚至可出现软骨病。为预防上述风险,专家建议将补充维生素D作为抗结核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乳糜泻、囊性纤维化和肝脏疾病有关。

补充维生素D优于补钙

补充维生素D的获益和安全性明显优于钙剂。近期研究发现,补钙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特别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为钙剂可能加速动脉钙化。相比,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呈反比。

美国政府建议,年龄<50岁者每日应摄入维生素D 200 IU,50~70岁者为400 IU,>70岁者为600 IU。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应为400 IU,并需要从出生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有研究发现,多数情况下,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为1000~2 000 IU,因而有专家呼吁应将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提至800~2000Iu。FDA的营养指南认为,每日摄入2000Iu的维生素D是安全的。

一般情况下,每摄入100 IU维生素D,可使25(OH)D水平升高1ng/ml。普通维生素D胶囊400~500IU,相比维生素D3的效果更好。对于维生素D缺乏者,每周的补充量应为5万IU,连续8~12周。此后,可继续每隔2周给予5万IU或每日1000~2000 IU。

美国临床药学和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指南建议:25(OH)D低于5 ng/ml时,每周补充维生素D 5万U,持续12周,而后每月补充5万U,持续6个月:25(OH)D在5~15 ng/ml,每周补充5万u,持续4周,然后每月补充5万u,持续6个月;25(OH)D在15~30 ng/ml,每月补充5万U,持续6个月。

猜你喜欢

明日之星维生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萨沙
WEY VV6:智能汽车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