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悟《感觉》

2009-05-13管大鹏

关键词:电视片编导残疾人

管大鹏

两年来,在本栏目发表的全国各地拍摄的党员教育电视片解说词选登中,本期发表的长春市委组织部拍摄的《感觉》的解说词是最短的,只有105个字(开头和结尾的宋体字)。这部片子除了在片头片尾以第一人称用旁观者的视点抒发了对所在城市发生的变化的感觉外,片中再也不着一字解说,全用现场跟踪记录的手法来叙述、表达编导的感觉。这种记录“正在发生的事”发挥了电视片“用事实说话”的特长,把观众带入生活现场,让其直接观看、品味、思考和评判,因而容易让人接受、感染和共鸣。

党员教育宣传电视片的主题和内容重视和强调鲜明的党性是无须质疑的。但宣传党的思想、任务和政策不应照搬文件、经验、领导讲话或泛泛地空喊口号;宣传优秀人物先进集体也不应该套用表彰鉴定式的语调来叙述或议论。否则,不该表现的表现了,该表现的反而却没有表现——这势必倒观看者的胃口。《感觉》片子好就好在介绍长春市各级党组织服务民生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气象没有用大量的画外解说或主持人现场介绍来包办代替“民心工程建设”这一宏大的主题,而是遵照电视规律,强化视觉形象,令人信服地用深入百姓家庭的真实镜头记录了“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的感人场景。

片长20分钟的《感觉》用“倾听”、“关注”、“关怀”、“关爱”、“关心”和 “心声”六个小标题记录了六个生动的故事:倾听龙泉社区居民对早市的意见。关注青和街道残疾人刘松奇。关怀龙泉社区老年病人李淑荣。关爱南关区永春街道盲人按摩医院盲人医师张德超。关心东站十委敬老院。居民演出自编节目片段。由于这几个场景不再是对解说的“注释”,因而其镜头相对完整而不是支离破碎或“蜻蜓点水”。完整的展示,有头有尾有过程,甚至有小高潮,从而加强了情节性,提高了观赏性。如:盲人医师张德超给病人按摩时两人的对话就很有意思。张德超谈到自己的生活非常满足,病人问:“是社区照顾你呀,还是街道办事处照顾你呀?”张德超说:“社区和办事处都照顾我。这就体现了胡总书记说的那啥,和谐社会嘛……”

《感觉》虽然都是现场记录,几乎没有画外解说,但编导的痕迹还是能感觉到的。比如开头序幕以收音机播报长春的两段新闻:一,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批示:“长春的经验很好,基层党组织应在服务民生体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长春市被评为全国“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这便是后期剪辑而不是随电台播音同步记录的声音。

党员教育宣传片的指导、指义和指向性很强。即便是现场记录,也不允许琐碎、随意或费解。《感觉》编导的功力体现在:

现场“组织拍摄” 十分隐蔽,不露痕迹地“控制局面”,因而人物言行更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比如关注青和街道残疾人刘松奇这段就拍得很好。刘松奇说:“过去爹有娘有,也不如自己有。现在哥兄弟有,也不如党给我这钱我舒坦。但是舒坦你得知道报恩,你得回报社会。我和你嫂子都没文化,欠社会太多,欠社会太多了……”民政干部念了发给刘松奇的一些奖励证书后说:“这不都是你做出来的吗?”刘松奇马上说:“我就想啥呢,大哥是个残疾人,一定义务为社会做点贡献。四川地震后,我交社区二十块钱。然后你嫂子说,你是你的心,我是我的心。她又去捐了一份钱。”——像这样生动的段落还有很多。

值得称道的是,《感觉》的后期制作很有功力。每段记录都简明快捷,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每段结尾都戛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或画蛇添足。

《感觉》的片名也十分恰当,不虚张声势,不高大空泛,多少有点悬念:什么感觉?感觉了什么?看完全片不难得出答案。

猜你喜欢

电视片编导残疾人
电视片《零容忍》观后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一眼千年
电视“语言”在电视片剪辑中的作用分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骄傲
试论电视语言在电视片剪辑中的作用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