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病的防制

2009-05-13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种蛋熏蒸雏鸡

王 刚

由于孵化器、出雏器、孵化室的空气和环境的消毒不彻底,种蛋消毒不严格等诸多因素常引起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致使鸡群发病,造成巨大损失。现将其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诊断要点

1.1流行特点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初生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鸡群一旦发病可造成巨大损失。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是集约化养鸡业兴起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该病发生有增多趋势。从实验室资料表明,在鸡场和孵化厅的环境中绿脓杆菌的污染状况愈来愈严重,孵化过程中的死胚、毛蛋以及1日龄健康雏鸡体表和体内绿脓杆菌的分离率占相当大比例,仅次于大肠杆菌的分离率。环境中绿脓杆菌的污染程度与该病发生密切相关。

该病的发生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多数雏鸡从第2天开始大批死亡,死亡曲线呈尖峰式,第3~4天死亡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到第7天后死亡基本结束。日死亡率可达2%~5%左右,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如对该病缺乏认识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可造成连续多批雏鸡发病。

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潮湿的6~9月,与注射MD疫苗有直接的关系,发病雏鸡群均在1日龄时注射了鸡马立克氏病疫苗,而商品代雏鸡中的公鸡雏没有注射疫苗,鸡只安全无恙。由此可见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孵化环境污染是造成该病发生的前提,该病的感染途径是通过外伤,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接种符合了这一感染条件。

1.2临床表现

该病发生突然,发病急,病程短。病雏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有的病雏表现震颤,全身衰竭、脱水,很快死亡。有的雏鸡眼周潮湿,角膜或眼前房混浊。这是该病临床表现的一个特点。

1.3病理剖检变化

在死亡高峰期的病死鸡因病程短,剖检不见明显变化。但多数死雏的头部(即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注射部位)皮下水肿,水肿液呈黄色或黄绿色胶冻样。高峰期过后死亡雏鸡的肝脏可见肿大,被膜下见有坏死灶。

根据以上流行特点和具有高死亡率以及同批不注苗雏鸡不发病等特征,基本可作出诊断。

2防制方法

该病关键在于防。一旦发病,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经过药敏试验,庆大霉素是首选药物,饮水给药治疗效果较差。逐只注射方法可挽救部分病雏免于死亡。

如能及早确诊该病,孵化场为了防止下批雏再发病,可在马立克氏病疫苗中添加庆大霉素,或注苗后在另一部位再注射一针庆大霉素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这只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的鸡场发病后,担心该病的再次发生而将疫苗中添加药物作为常规免疫方法,这也是没有必要的。

预防该病,主要从改善鸡场卫生条件、加强兽医卫生措施着手,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种蛋收集、保存。孵化全过程和孵化设备、环境、注射疫苗器具要认真清洗、消毒。因此,应走出以下两点消毒误区,一是孵化器和出雏器的误区,调查发现许多养鸡户和孵化场喜欢喷雾消毒,对孵化器和出雏器不进行清刷和消毒液擦拭消毒,也不进行熏蒸消毒,只进行喷雾处理,虽然孵化器看上去很白,实际有大量的灰尘和绒毛。出雏车、出雏箱、风扇表面,加湿水槽地面等,含有大量的绿脓杆菌。这些污物不洗刷净消毒好,起不到应有的消毒结果。二是种蛋消毒误区,一般孵化场不对种蛋进行认真的消毒,这是不行的,应勤拣蛋,避免在鸡舍内太久造成污染,对极脏的种蛋和畸形蛋挑出不用,稍脏的种蛋用新洁尔灭或百毒杀进行擦拭消毒后方可做种蛋使用。将合格的种蛋先进行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上孵后再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一次,在孵化至18日时再熏蒸一次,而后用福尔马林自然熏蒸(要勤换福尔马林)直至出壳结束。这样才是杜绝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猜你喜欢

种蛋熏蒸雏鸡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熏艾草
雏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食醋可防鸡病
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2008年12月25日全国鸡蛋、淘汰鸡、肉毛鸡、雏鸡价格
挑选入孵种蛋六妙招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