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山草坡改良和高效利用配套技术的应用

2009-05-13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12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家畜牧草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有0.37亿hm2草山草坡,其中可利用面积约0.47亿hm2。这部分草地资源水热条件优越,生产潜力较高。但是天然植被生长季短,产草量低,饲用品质差。要达到草山草坡的高效利用,必须采用以下配套技术。

草山草坡改良和高效利用配套技术的应用,可使单位面积产草量达到天然草地的5~10倍,饲用品质大幅度提高,并保持草地的持续高产优质,显著增加家畜生产性能。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有3个:一是草地改良技术;二是人工草地持续高产优质的管理技术;三是放牧系统优化技术。这3项技术的配套使用,在南方中高海拔(1 000~2 500m)的草山草坡可使每公顷牧草干物质产量达到8 000~10 000kg,载畜量达到每公顷8~10个绵羊单位,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到12%~15%,消化率达到65%以上,并保持草地的持续高产和优质。

草山草坡改良技术的操作要点:整地和苗床准备即进行土壤测试、诊断,施用基肥(有机肥或复合肥),选用适宜的牧草品种(黑麦草、鸭茅、白三叶、红三叶、高羊茅等),使用优质的认证种子,豆科牧草种子根瘤菌接种,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和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杂草防除,苗期适当保护等。

人工草地持续高产的管理技术:操作的关键是刈牧压力和土壤肥力的调控。主要包括每年施用足够的维持肥料(每年早春施用磷肥每公顷225~300kg,钾肥每公顷75~150kg),保持草地的适度利用(牧草现存量每公顷在1 000~3 000kg干物质的范围内);避免牧草抽穗、老化、枯死,暖季生长过剩的牧草适时刈割调制干草或青贮;通过适度利用和施肥,使草地保持多叶、茂密的营养生长状态,维持豆禾比例为1∶3。

放牧系统优化技术的操作规程要点:以草定畜,根据牧草产量确定适当的载畜量;营建分区围栏,采用轮牧制(包括幼畜钻栏放牧);监测牧草生长速率,确定逐月或逐旬的牧草供应量(生长量),根据家畜类别、数量和生产目标确定饲草需求量,建立动态的草畜供求平衡预算;产羔或产犊期安排在春季牧草开始快速生长的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保证妊娠晚期和泌乳早期母畜和幼畜的营养需要,在秋季为母畜提供足够的优质牧草,保证家畜有较高的繁殖率;入冬前出售淘汰家畜及育肥的商品肉畜。注意事项:新建人工草地需要适当保护,禁止放牧,一旦牧草开始分蘖或分枝,即可轻牧。

已经建植成功的草地不要过分保护,避免杂草丛生、牧草过于成熟老化、营养价值下降;陡坡地种植牧草要注意水土流失,最好在秋季整地、种植;春季或夏季降水强度大,容易造成表土冲刷流失。注意防治牧草病虫害;分区围栏可采用水泥柱、木桩加铁丝的“工程围栏”,也可就地取材,营建由灌木加乔木组成的“生物围栏”,形成林网化轮牧小区。

(来源:中国牧草信息网)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家畜牧草
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策略分析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浅谈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苎麻良种“川苎11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家畜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研究进展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