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09-05-11秦楚国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开放式初中数学

秦楚国

摘要:人教版中学数学教材的推广及应用使我们对开放式教学理念更为重视。在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基础上,提出要真正发挥教材特色,达到教学目标,必须采用开放式教学理念。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理念;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227-01

1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数学》,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这套教材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组织编写,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教授担任主编,资深教学教育家张孝达担任顾问。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收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这套教材是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它更加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加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科书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为了将教材的优点最大地发挥出来,使新课标的目的更快地实现,我们需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地不足,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2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采用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体验。数学教学过分强强调教师独白式讲话,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学能力的权威定势;忽视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2)重课内轻课外,以书本为中心,造成思维重的唯书本定势;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造成思维中的从众定势,抑制了正在发展中的青少年应有的活性与灵性。(3)重逻辑思维,轻实践能力,传统数学教学看重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教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会,对实际状况的分析把握不够。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封闭”色彩还比较浓厚,在这种教育影响下,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创新精神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严重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式数学教学

3.1开放式数学教学及其必要性

开放式数学教学是指以充分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氛围为条件,以学生合作探索为机制,以教学活动多极化并向纵深发展且增加信息量为途径,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动态的教育方式。“开放”包括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几方面的“开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认知策略,并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与良好的数学情感。

我国在2003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为数学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铺平了道路。《标准》把“突出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这对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做到:关注目标,呈现多元;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关注探索,体现自主;关注合作,促进交流;关注实践,突出应用。这些要求显然是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所不能办到的,而开放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形式,它强调学生自身的参与、投入,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共事,是极其有利的。由此看来,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数学教育的要求,实行开放的数学教学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并让“火花”燃烧起来,使学生敢于思考未知的问题,敢于否定已有结论,敢于使用多种思路并作出最优选择。

3.2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实施方法

(1)以开放性观念为教学思想。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学开放的观念,学生要具有明确的学习开放的思想。这种观念与思想表现在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即内容开放、摆脱思维方法的单一性即思维开放、改变数学问题的封闭性即题目开放、打破教学方式的传统性即方法开放、冲出教学空间的束缚性。

(2)开放性问题为教学内容。

开放性数学教学是针对封闭式的教学而言的,问题又是数学的心脏,因此,以开放性问题来启动开放性的数学教学这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开放题是指问题结构形式及问题解决策略都开放的数学问题,问题结构的开放包括条件开放和结论开放。条件开放是指问题的条件可以不断变化,结论开放是指一个问题允许有多个结论或无固定结论策略;开放是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或途径去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开放题本身也具有研究性,能够引伸、变化挖掘出

新的问题。

(3)以开放性思维为培养目标一。

进行开放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优秀的思维素养。开放性思维是一种蕴涵了优秀思维品质的思维,涵盖了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它的显著特点是思维灵活、发散。开放性教学以它为培养目标,具有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

(4)以协作和探究为教学方法。

由于内容的宽泛,思维的开放,协作与研究应该是开放性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启发和指导,让思维开放,探究新的方法与观点。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充当学生的“导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要敢于质疑,不盲从老师、书本,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分析问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允许多向交流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之外,还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可以提出与书本不同的看法。开放性数学教学重在问题的提出、探索、解惑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结论。因此必须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3开放式数学教学的作用

从我们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开放性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开放性数学教学中,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较强的刺激因素,能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放性问题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具备的,解题策略是非常规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要求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思路与策略,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原来的知识、技能重新组合,以形成解决目前问题的一种整体技能,或者对原来的技能进行修正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开放性教学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能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侧重于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答案,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人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开放性教学必不可缺。

4结论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对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培养出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以开放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可以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使学生其成为有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远增.新题型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

[2]谭青兰.数学开放题应该开放式教学[J].湖南教育,2001,(5).

[3]邓友祥.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层面分析[J].数学通报,2005,(5).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开放式初中数学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