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与解决对策

2009-05-11冯素君

今日科苑 2009年5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

冯素君

摘要: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提升市场占有率,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存在,合同明确规定垫资,工程在垫资阶段,使应收账款虚增,税金还要照常申报缴纳,使得企业资金矛盾更加突出,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总量逐年递增,企业虚盈实亏。本文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控制途径

一、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浅析

施工企业与其他有关单位因业务往来等原因必然会产生往来结算的款项,工程结算收入业务的频繁,使应收账款频频发生,余额增多,从而造成施工企业资金匮乏,不少施工企业因此陷入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历史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使众多企业不具备真正的企业性质,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政府说了算,于是,企业之间的拖欠非常正常地发生了,而且不还账总是有理的:反正都是国家的。长此以往,一些企业不堪重负,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转轨之际,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要执行上级规定,同时还要尊重历史。总而言之,应收账款就是收不回来。

(二)社会信誉度差,企业领导风险意识淡薄

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事先未对业主单位资信程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不惜垫资施工,而业主资金不能按期到位,甚至长期拖欠,最终将企业拖垮。

(三)企业领导不懂管理,制度虚设、监督失控

有许多施工企业的领导不懂财务管理,从而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落后;或者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未能及时核对账目,从而使核算与销售相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进而造成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始终居高不下,账龄老化,施工企业没有监控或失去控制。

(四)企业有关领导感情用事,或以权谋私

一些施工企业的有关领导,在酒桌上随便许诺,甚至在酒桌上签字,讲哥儿们义气,感情用事,殊不知,对方的目的轻易达到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也产生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施工企业的有关领导以权谋私,通过给亲友承包工程或给亲友干工程等方式从中渔利,给企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应收账款损失。

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及其影响

(一)应收账款余额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份额偏高其中应收工程款是应收账款的主要核算内容,基本占应收款总额的90%以上。按照理想的财务状况,企业的速动资产中的份额在50%左右为宜。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份额以15%为宜。但在一些企业中超过这一比例,使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导致企业出现偿债风险和资金短缺风险。2.2应收账款账龄过长按照西方企业正常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期一般控制在三个月以内。一般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在三个月以内的比例很小。一般在六个月至一年以上,还有二年以上甚至三年以上,账龄普遍过长。

(二)应收账款中债权不实的问题严重因内控制度不严,比如销售、提供劳务、合同、开票、记账等没有做到相互制约,有些单位在票据交换中发生遗漏,漏记应收账款中的潜亏因素,影响债权的真实。不少单位尤其是没有建立坏账准备金的单位,有金额庞大的应收账款常年挂账,对方企业有的已经倒闭,仍然不做处理。这些账款还视为债权,但实际已无法收回,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个别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有时为完成上级核定的考核指标,将没有得到建设单位签认的验工计价计人当期收益。当正式签认后发生差异也不作调整,为的是不再影响下期收益而在应收账款账户虚挂,导致潜亏现象的发生。

(三)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有的施工单位虽然得到建设单位批复的验工计价,计人当期损益,但实际并未收到现金。这种没有工程款回笼的应收款人账,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人的收入,反而使企业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

由于社会道德和社会信用问题的存在,许多施工企业经营者存有一种心态:即“能不还的债尽量拖着不还,反正都是公家的”。因此,施工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只有主动出击方可防患于未然。为此,对应收账款要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一)源头控制,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额度与频率

当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经济规律和竞争机制发生作用,迫使施工企业采用各种手段承揽工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达到承揽工程的目的,垫支工程不收款或只收一部分预付款项,往往凭印象或经营经历、情谊,擅自发出约定的垫资开工,等到有关部门结算时,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了。对方企业在经营中一旦发生变故,陷入困境或故意拖欠,或当事人发生变更,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将增大,施工企业资金风险随之上升。因此,从“源头”上减少往来结算资金的发生、占用,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环节。

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正确决策,管理科学,是降低和杜绝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作为企业领导来说,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在具备其他必备素质的前提下,必须懂得财务知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前清后欠发生

应收账款边清边欠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必须加大奖罚力度,对清欠工作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不执行企业规定,形成新的应收账款的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罚款,如果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坚决采取措施及时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确保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

(三)完善施工企业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

及时清对,严格催收对在建工程的应收账款,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应收账款。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资料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验收、变更、材料单价等签证资料。项目部要做好工程结算资料上报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批复结算资料,保证应收账款确认依据合法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难问题。

(四)将清欠工作与奖励机制、经营考核挂钩

推动清欠工作进展应收账款长期拖欠不能变现,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而且由于坏账风险有增无减,可能会形成损失,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如不及时清理,会直接影响经营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将施工企业完成清欠工作的好坏与奖励机制、经营考核指标挂钩。调动清欠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对在清欠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清欠单位和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比如按应收账款的账龄划分对收回三年以上(含三年)债权的单位或个人,及对收回三年以下一年以上债权的单位或个人、对收回一年以下6个月以上债权的单位或个人,分别给予一定比率的奖励。对于账龄在三年以上、收款难度大的应收款项应适当提高奖励的比率。同时也要对清欠不力的债权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必要的处罚,以此推动施工企业加快清欠工作的进度。

各施工企业应把清理拖欠款作为完成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程序,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与项目盈利的相关性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物资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