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椒品种无土栽培筛选试验

2009-05-08李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彩椒抗病性产量

李春艳

摘要:3个彩椒品种的无上栽培比较试验表明,锦黄产量最高,而锦桔的商品性状好,锦桔、锦黄较锦红抗病。锦桔、锦黄可在辽宁熊岳地区大力推广。

关键词:彩椒;产量;商品性状;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S641.3;S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09)02-0360-02

彩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又称为彩色甜椒,因其果实皮色呈现红、黄、橙、绿、紫等艳丽多彩的色泽而得名。近年来因其味美、保健、观赏等功能而倍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为了筛选出适合辽宁南部地区栽培的丰产、优质和抗病性强的彩椒新品种,检验它们在辽宁南部地区种植的适应性、抗病性及商品性等,2007年作者在辽宁熊岳地区引进了5个彩椒新品种进行了无土栽培比较试验,现将3个彩椒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和场所

供试彩椒品种为锦黄、锦红、锦桔,均由黑龙江特种蔬菜种苗公司提供,试验场所设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日光温室内。

1.2试验方法

1.2.1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在25℃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漂洗,再倒入55~60℃的热水浸种15min,并不停搅拌,待温度降至25~30℃后再浸泡8h。浸泡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置于25~282下催芽,待有50%种子出芽时即可进行播种。

1.2.2基质处理试验采用比例为珍珠岩:草炭:蛭石=1:2:1的混合基质。在未播种前对基质先进行暴晒杀菌一个星期,暴晒后对其进行药剂消毒,先用800倍多菌灵消毒30min后,再用0.2%的高锰酸钾消毒30min。

1.2.3播种播种方式为畦床内点播,畦床规格为长7m×宽1.5m×高0.3m,播种深度为1~2cm,株行距为20cm×20cm。播种后在畦床上方搭小型拱棚以提高温度促进出苗。

1.2.4苗期管理①温度管理。种子萌发之前昼温保持在22~25℃,夜温12~14℃。覆土苗床出现龟裂时应及时用湿润细土填缝,可起到苗床保墒,防止子叶“带帽”出土,有利于胚轴部位形成侧根,加粗生长。当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苗床昼温保持在25~30℃夜温14~18℃,重点防止夜间温床温度过高引起徒长而不利于培育壮苗和花芽分化。②间苗。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幼苗出齐后进行,淘汰弱苗和子叶不全及生长势弱的幼苗,第二次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按3cm×3cm留苗。③分苗。当长至2-3片真叶时,幼苗生长旺盛,进入花芽分化的前期,如不及时分苗极易造成徒长,延迟花芽分化,分苗后保持温度和湿度,加速根系伤口愈合。因彩椒根系的再生能力差。分苗最好一次完成。6~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1.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1.3.1定植定植前1d对幼苗浇透水,并用0.2%高锰酸钾对将要定植于其中的栽培袋进行消毒。定植当天上午将要定植的幼苗再次浇透水,下午定植。定植苗选用无病虫,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苗,定植时的株行距30cm×50cm,每个品种共设置5个小区,每小区种植140株。

1.3.2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5~6d浇1次缓苗水,而后适当蹲苗。待80%的植株门椒直径到2cm时,结束蹲苗,开始浇催果水并结合浇水冲施NPK复合肥225kg·hm-2。门椒采摘以后,彩椒进入结果高峰期,此期间须保证有充足的肥水。每8~9d浇1次水,隔1次水追1次肥,同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1.3.3彩椒果实的选留及采收从对椒开始选留优良青熟果,每株每层1~4个最多不超5个,也不能集中在一个枝上留太多。彩椒以95%以上转色、表面光滑、手感较硬者为成熟标志。果实达到商品成熟时及时采收。

1.3.4前期产量测定统计3个品种每个小区对椒和四目斗期成熟时的果实产量,计为前期产量。

1.3.5商品性状比较每个品种每小区任选5株,在四日斗期对其进行果长、果径、单果重的测定。

1.3.6抗病性比较通过肉眼观察3个彩椒品种的病毒病、疫病、灰霉病、脐腐病、炭疽病的轻重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3个彩椒品种前期产量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锦黄产量最高,每小区达8325g,平均每株产量416.25g;锦桔次之,产量达7910.4g,平均每株产量395.52g;锦红最少,为7586g,平均每株产量379.3g。从产量看,锦黄品种优于锦桔和锦红。

2.23个彩椒品种商品性状比较

从表2、表3、表4对果长、果径和单果重的比较中可以得出,3个彩椒品种果长相差不大,而果径和单果重相差较悬殊。锦桔的果径和单果重均宽(重)于锦红、锦黄,果径比锦红宽2cm,单果重比锦红重约150g。从果径和单果重看,锦桔优于锦红和锦黄。

2.33个彩椒品种抗病性比较

从表5 3个彩椒品种抗病性比较中可以看出,锦桔、锦黄比锦红抗病毒病、灰霉病、脐腐病,而锦桔、锦红比锦黄抗疫病。而锦红、锦黄比锦桔抗炭疽病。

3小结与讨论

栽培的3个品种中以锦黄前期产量为最高,平均每株产量可达416.25g,每株平均比锦红多出约37g。而锦桔的商品性状好,果长、果径和单果重均居3品种之首。抗病性方面,锦桔、锦黄比锦红抗病毒病、灰霉病、脐腐病。从上述分析可得知,如果单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言,可以考虑锦黄这个品种,从产量上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若想从单价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则可以考虑锦桔这个品种,因锦桔果型饱满,卖价高。这两个品种都值得在辽宁熊岳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锦桔、锦黄抗病性较强,锦红抗病性最弱。从3个彩椒品种抗病性比较试验中可以看出,灰霉病对彩椒影响比较严重。染病后,青果受害重,又因其孢子菌丝体可在病株上越冬、越夏,亦可在有机物上腐生,所产生的卤核还会落在土壤中,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菌丝体再度侵染而难以彻底清除病原。

鉴于上述灰霉病染病情况应该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加强苗床管理,搞好大棚通风排湿工作,适量灌水;清除病苗,发现灰霉病病苗要及时拔除,并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及时喷药保护。

(责任编辑王珞)

猜你喜欢

彩椒抗病性产量
不同品种设施彩椒栽培引种试验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深冬管理彩椒需重视养根叶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彩椒产业圆了农民致富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彩椒的最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