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是企业国际化的要害

2009-04-30

计算机世界 2009年15期
关键词:低质量跨国企业国际化

孙 定

上周正式对外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规划》指出,“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

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成功的少之又少。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也给国际化问题增加了更深层的战略意图的内涵。

从当前的国际大格局观察,中国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政治大国。但我们离品牌大国尚有不小的距离。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品牌是经济的主导性因素,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优势,才谈得上在国际经济中的自主和主导的地位,才能拥有与政治大国相匹配的经济强国的实力。

当前发达国家金融危机深重,传统强势的跨国企业后方空虚,而中国本土企业借中国内需之力,仍在高速增长。如不利用此时展开国际化攻势,等全球复苏,跨国企业重整旗鼓再度发力,我们很可能就错过了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的最佳机遇期。所以,《规划》提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任务,正逢其时。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历程,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这些企业驾着强势品牌这片祥云,在世界各国攻城略地,抢金夺银,无往不胜。而我们谈论国际化时,基本上本土企业没有品牌的祥云可借。这是我们本土企业走出去,与当年跨国企业打进来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第二个区别在于我们的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相比,规模小得多,实力也弱得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难有当年跨国企业那样的大手笔投入。

归纳起来,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在一没品牌优势、二没资金实力的情况下搞国际化。出路何在呢?

在我看来,出路在于以政府为主导,以品牌为着力点,推进本土IT企业的国际化。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企业的品牌,其实都是国家这个品牌下的子品牌。国家作为一个品牌的所有内涵都被默认地赋予给这个国家的企业品牌之中。比如法国的品牌意味着浪漫、德国的品牌意味着质量、美国的品牌意味着高科技。不幸的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基本上无一例外地被赋予了低价位、低质量、低创新、低科技等内涵。

如果不重塑中国的品牌形象,仅靠企业自已努力,使企业品牌在低价位、低质量、低创新、低科技的中国品牌大背景下脱颖而出,其难度和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

毋庸置疑,经过30年的发展,虽然不多,但我们确实拥有一批自主品牌的好技术、好设计、好产品、好服务。当前紧迫的任务是将这些优质的品牌内涵注入到作为大品牌的“中国”这两个字之中。而这件事只能由政府主导才可以完成。

当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落实《规划》的实施细则。我以为,国家有关部门也应着手制定旨在改变作为“中国”品牌基因的国家品牌战略,并据此设计和策划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国家级的品牌推广活动,为我国本土企业进入中高端国际市场打开通道。

猜你喜欢

低质量跨国企业国际化
雷人画语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是真的吗?(一)
破解学前教育低质量现象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