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振幅离散时间信号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2009-04-29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9年3期
关键词:编码器信道解码

Norbert Goertz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 of Discrete-Time

Signals with Continuous

Amplitudes

2007, 194pp.

Hardcover

ISBN 9781860948459

Imperial College Press

N.戈策著

随着涡轮编码的发明和基本定理的发展,信息理论的某些预测或多或少已成为现实。对于具有大尺寸区块长度的系统,在信通解码下降至10-5或更低以后,涡轮码能够减少残留比特差错率,但是如果区块长度是中等或者甚至是短的(例如在移动电话中),即使最著名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方案都不能完美地工作。信源-信道编码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它可以被看作为广义的“跨层设计”领域的一部分,因此本书实际上是该领域的一个快照。当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偏好。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且改进用于诸如语音、音乐、图像或视频之类连续信号传输通讯系统。

本书对信源自适应调制的新概念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从有关信源和信道编码联合实现的基本理论及动因出发,设计专门的章节处理与实际相关的情景。例如迭代信源-信道解码,对给定编码器的优化,以及通过信道自适应量化或者信源自适应调制来改进编码器的设计。

本书共有8章和4个附录。1.绪论,是本书及各章内容的简介;2.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综述;3.联合信源-信道解码;4.信道自适应定标矢量化;5.多重描述矢量量化器的变址分配;6.信源自适应调制;7.信源自适应功率定位;8.总结性评论。附录A:理论性能极限;附录B:给定编码器的最佳解码器;附录C:M-PSK符号错误概率;附录D信源自适应调制预期失真的微分。

本书是作者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基尔大学、慕尼黑大学、隆德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从事联合信源-信道编码领域研究和在通讯工程领域教学的成果。

本书是英国帝国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通讯与信号处理》丛书的第1卷,可供通讯工程专业研究 员、工程师及研究生阅读。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Hu Guanghua,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Former Institute of Physics,CAS)

猜你喜欢

编码器信道解码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文化解码
上行MIMO-OFDM系统中基于改进GAIC算法的稀疏信道估计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一种基于向量回归的无人机通信信道选择方法
编码器反馈信号对变频调速系统地影响
关于Wifi机顶盒在高密集区域中信道部署的研究
基于TMS320F28335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驱动设计
WLAN和LTE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