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推进审计事业新发展

2009-04-29范方华罗栋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7期
关键词:审计发展

范方华 罗栋华

摘要:本文从社会背景、时代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发展,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级党委政府、社会人民群众的需求展开思考,并提出了审计工作需实现的九大转型。

关键词:审计;创新转型;发展

在新起点、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审计工作如何才能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如何才能进一步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全国各级审计干部都在思考。我们认为必须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刻领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审计理念,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审计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需要。

1 推进审计事业新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是审计工作本质属性的要求。审计本质上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而发展的,它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民主法治的工具,其监督的内容也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调整。当前,传统的审计模式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给审计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阶段,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的总揽,更是审计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审计机关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切实转变影响和制约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努力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变成进一步转变审计理念、提高审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变成创新审计体制机制、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过程,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审计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树立起“科学审计”、“民本审计”、“责任审计”、“文明审计”理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审计工作创新转型是审计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我国当前抗危机、扩内需等一系列经济建设对审计的巨大需求,审计工作必须开阔眼界,紧跟时代潮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审计机关要认真研究和思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适时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大局提供审计支持,更好地实现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2 推进审计事业新发展,核心在于深化审计转型

近年来,有关审计转型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所谓审计转型,其实质就是对自身工作所进行的根本性调整,它是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其原因就是原有的形势和环境发生变化、受托责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其目的就是确保受托责任的完全履行。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审计转型,是审计事业新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审计工作适应形势发展需求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为此,要做到“九个实现”:

实现审计理念、思维从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既是监督,又是服务,从大的方面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一点讲,是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和一个项目服务,促使他们整改、提高。因此,审计工作不能仅限于查处违法违规问题,而应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和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整改提高与建章立制,把局部的现象和问题放到全局和宏观的高度去分析,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正确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实现由单纯监督型向服务监督型转变。

实现审计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科学审计管理模式转变。随着审计报告公告制度的推行,审计结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审计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审计管理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大问题。

实现审计目标从揭露问题向揭露问题、促进整改、完善制度方向转变。审计揭露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改,只注重揭露问题而忽视督促整改,揭露的问题会不了了之,审计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完善制度和法规,堵塞漏洞,标本兼治,因为让人不能腐败比不敢腐败更重要。

实现审计内容从就帐审账、忽视或者不够重视非财务信息向高度重视非财务信息转变。一个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对外传送的信息中,有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包括这个单位的业务范围、战略目标、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各项业务数据等。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非财务信息,对审计人员了解一个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总量及其构成,特别是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克服就帐审帐的局限性至关重要,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视。

实现审计方式从单纯的审计向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转变。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两种不同的审计工作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比较而言,审计主要针对具体单位和项目,侧重于发现问题,纠正和处理问题。专项审计调查主要针对宏观管理中存在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侧重于综合分析和研究,在促进加强宏观管理和完善法规制度方面更具灵活性,能从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专项审计调查应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达到促进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的目的。

实现审计手段从办公自动化、电子账簿审计向电子数据审计、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转变。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发展上,现代科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就是信息技术。为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必须充分发挥代表现代审计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重要作用。

实现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从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向全部政府性资金转变。我国政府掌握的资金有一般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以及债务等。传统审计往往只注重一般预算可用财力,而没有注重的那部分资金在总量上是很大的,因其没有进入预算管理,导致其管理最不规范、问题也最多,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而且严重影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因此,必须强化包括那部分资金在内的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着眼于促进建立“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使政府预算更加透明、更加规范。

实现审计类型从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转变。绩效审计是审计的一种必然发展方向,我国的审计部门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具备开展绩效审计的能力,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大绩效审计力度,着力推进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实践,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实现审计人员知识能力结构由单一财务型向复合型转变。审计人员是审计项目的主体,他们的知识结构水平决定了审计项目能否开展以及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受传统真实合法审计项目的影响,我们的审计人员大多为财务类型,那种既熟悉传统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的人员的缺乏,阻碍了我们审计事业的发展,要实现我们审计工作的创新转型,我们必须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占整个审计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齐兴利 杨文友 《关于创新审计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3]谢力群.《解放思想,推进审计创业创新》.

[5]毕建荣.《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具有的几个审计理念》.

[5]胡传祥.《审计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范方华(1969-)大学文化,云南省审计厅,主要从事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与研究。

罗栋华(1978一) 硕士研究生 云南省审计厅主要从事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审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