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双打 智取双赢”

2009-04-29朱光栋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议论文观点

朱光栋

进入高三备考冲刺阶段,时间紧张得不够用,不少考生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对于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也实在难以在时间那块海绵上再挤出点“水”。以前喜欢读的课外读物,像《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也被束之高阁。为此,许多考生很是烦恼,如何才能顾此又不失彼呢?笔者在参加多年的高三备考后发现有一个方法应该很管用,这种方法能将阅读与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复习,而且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现将这种能实现双赢的方法告知大家。

一、从现代文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因为命题者选阅读文本的时候,总会考虑该文本是否反映人的价值与时代精神,是否具有社会价值与影响等多项要求。因此,每一篇阅读题的文本都是一则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作文素材。如果考生们不仅把阅读文本当做是解答阅读问答题的参考和依据,还能把阅读文本当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文素材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在同一时间里同时收获阅读、作文两大版块的果实,可谓一举两得。这个方法,相信往届的考生早已用上了。例如2007年广东高考的一篇优秀作文《用爱心传递》(见2007年7-8月《语文月刊》)里面用的德兰修女之事例,就可以在《2007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题》中的传记阅读《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度众生这条路?》找到类似的素材。再如,2007年优秀作文《在传递中发展》中所写到的“书法艺术一代代传递”等观点和素材在《2007年韶关市第一次调研考试题》的必考现代文《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中可以找到。成功的例子更加能证明:在做现代文阅读题的时候,我们要想想,阅读文本不仅是解决阅读题的媒介,还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佳时机。我们千万不要上了宝山,却空手而回。

二、从现代文阅读的探究题中训练创新观点

2007年,由于新课标的实施,现代文阅读题增加了一种新的考查方式,就是探究题,而探究题所探究的方向有:一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二是探讨文本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三是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第二点和第三点,文本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可以作为我们写议论文时的论点或论据。而第三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又可以提供给考生一个训练创新观点的机会。因为不少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答案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所立的观点能用充足的理由来支撑,又不离开文本要求,便可以得高分。而有趣的是:这和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不谋而合,议论文的写作也是只要你的论点符合写作要求,任你提出怎样的观点,然后用透彻的道理和有力的论据去论证即可。为此,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训练合二为一:在做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时,多注意这类题目的作答,然后尽可能多收集一些新鲜又别致的观点,待有机会就运用到作文中去,直接体现双赢。如在2007年的广东高考阅卷现场,有一篇文章被阅卷老师所称道,因为这篇作文以创新的观点、严密的论证赢得了众多老师的青睐。这篇优秀作文叫《当文化火炬印上了商标》。专家给这篇文章的点评是:

这位考生是一位直率而有主见的学生。文章的特点是观点鲜明而又能自圆其说。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其实我以为,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也无妨”;“现代人的兴趣是什么?说得俗一点,就是钱!那我们要让文化与钱套近乎吗?某种意义上说,是的”。观点与内容的创新很能引起阅卷者的注意。

有趣的是,在《2007年深圳市第一次调研考试题》中,现代文《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与未来发展对策》一文里的问答题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长处,有时候也导致急功近利;开拓创新有时候也因为文化根基不厚而导致后继乏力。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很明显。上面优秀作文的观点就是这道题目的反方向观点:文化有时急功近利点也会让文化根基变厚,因为文化的传承,如果有了利益的驱动,人们就会争相去学习与传递。

三、作文的行文方法也是指导作答现代文阅读题的秘诀

写议论文有一个大家都通晓的步骤:提出论点后,就应该找来一些充分的论证,比如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或者是论证一番,就要提出你论证的主要观点。也就是说:论据应为观点服务,观点又要论据来支撑。在现代文阅读里,总会出现那么一种题目,就是找出文本中的一些例子,问你这要说明什么?或者是找出文本中的一些观点,问你这观点作者是如何去说清楚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就可以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去解决它。例如在《2008年广东模拟试题》里的必考现代文阅读《诗可以怨》中有那么一道题,它是这样问的:“选文列举了周楫、李渔、弗洛伊德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从全文看,列举这些例子的好处是什么?”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完全可以用议论文中的“观点与论证”的关系解决它。因此,得出的参考答案是:“选文列举了周楫、李渔、弗洛伊德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孳生,这个对创作动机和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这个观点。”像这样的题目,只要想想我们平时作文的步骤,就能很轻松、很清楚地选定阅读“服务区”,进而找出或概括出相应的答案。

四、训练时可以设计阅读与作文同行

在高三备考的冲刺日子里,时间相当宝贵。作文和阅读有着相当大的共同点。假如我们能将阅读和作文设计到一起训练,那就可以做到简化头绪,缩短训练的单位时间。我们可以以一节课为单位时间进行训练,找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要求自己围绕此文进行作文,对作文题目不作任何规定,但对作文要求必须说清楚:一是作文内容必须和所读文章有关联;二是要多方面立意,不能都写读后感。当然,也可以写读后感,可以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立意,可以从写作方法技巧立意,还可以就你对此文某一方面的特殊感悟立意。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先读懂文章,而且尽可能每次写作都要有新意。这样一来,虽然没有专门训练阅读;却可以收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而且作文水平也可以提高。此外,这样的训练随练随收,不搞马拉松战术,也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节课的时间,既能读懂一篇文章,又能围绕文章写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这种双赢式的学习不就实现了吗?

总而言之,高三后阶段的备考虽然争分夺秒,但我们可以多感受一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相同的,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希望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尽可能做到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现代文议论文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练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观点参考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