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子商务在金融危机中发展的几点有利因素

2009-04-28姜培培

商情 2009年3期
关键词:网购金融危机中小企业

姜培培

【摘 要】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场席卷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国内外的各行业的发展均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就在全行业发展处在下坡时,我国电子商务却发展迅猛,逆势飘红。原因何在?本文结合调研报告,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在此次金融危机下发展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电子商务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网购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法律规章日益健全

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从无到有,而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的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北京为例,2008年,加大对电子商务的监管力度,北京工商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意见》,并逐步在全国推行。2009年,对电子商务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北京市工商局把网络打假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电子商务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2008年,中国网购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00亿,国家的法规为网购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财政上的支持

国务院40000亿元投资计划出炉后,支持发展以电子商务等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新方向之一。最新消息显示,浙江、广东、四川、天津等地均已针对中小企业加速实施大规模电子商务工程,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寒流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横空出世。这无疑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这次4万亿救市计划出台后,地方政府史无前例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目光投向了电子商务,大规模实施电子商务工程。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对电子商务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2008年曾表示,伴随着全球电子商务日趋活跃,中国电子商务也已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商务部决定于2009年10月主办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展示十年来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成果,促进电子商务在中国实现新飞跃。蒋耀平说,电子商务不仅大大降低了传统商务流程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突破了时空限制,令交易活动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同时因其开放性和全球性,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贸易机会,电子商务现在已是世界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二、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更多的中小企业取暖于电子商务

自08年第三季起,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开始削减成本,由原来的传统营销模式转向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金融危机下,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一波中小企业倒闭潮不容乐观。

然而,所谓“危”、“机”相生,眼下波及面越来越广的金融危机,也在提供一个难得的契机,促使中小企业在经营销售上借助互联网的普及创新。客户资源少、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成本增加是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电子商务由于具有覆盖范围广、低成本、高收益、效果直观等明显优势,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络推广零售,可让广大企业降低成本,塑造品牌,并拓宽销售范围、增加销量。

艾瑞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前后的变化中,67%的企业认为合作伙伴增多,业务渠道更宽;58%的企业客户增多、销售额增加,56%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有关调研显示,65%的线上中小企业有信心和能力渡过经济难关,而线下企业拥有相同表态的还不足10%。即使金融危机使企业经营困难,但中小企业通过B2B电子商务贸易活跃。B2B电子商务在提高企业采购、交易效率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原有渠道长度,降低采购价格,大幅拓展自身的市场活动空间,拉近企业贸易中的空间距离,相比于传统贸易,因距离而产生的成本降低了80%。去年中国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规模接近2亿元。在未来一两年内,中国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还将保持着20%左右增长速度。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000多万家企业成为或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用户,中小企业网络接入率已接近90%。因此,随着中国中小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并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来面对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网民网购意向有所提升

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购买支付力的下降或有意压缩,消费者迫切需要找到新的高性价比通道来完成购物消费,而电子商务就成为首选之一。目前,网购对中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渗透正在不断加深,网络购物便捷、成本低等优点,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成功吸引了更多普通消费者的眼球。尤其是那些传统零售业布点无法到达的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网络零售业更成了有效撬动消费需求的一根杠杆。2008年,淘宝网的总交易额达到999.6亿元,与2007年的433亿元比较,增长了131%,约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这一数据相当于2008年每一个中国人在淘宝上平均消费了80元。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互联网行业而言,影响更多体现在投资层面,也就是说过去依靠风险投资过活的企业会遇到一些危机,在互联网领域从业的人员会面临就业或失业的压力。但对网民而言,上网需求并未减弱,网民并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减少上网时间。据监测,中小站点由于运营成本低,而且也不靠风险投资过活,危机对其影响很小,因此数量并未减少,相反电子商务类站点之所以会出现繁荣景象,主要是因为危机促使众多网民选择积极尝试性价比更优良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来降低消费成本,例如网民可以在家借助淘宝、当当、易趣等网站轻松实现网上订货,成本比现实购买更低。

尽管发展十分迅猛,但总体来看中国网络零售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中国拥有网民2.53亿人,居世界首位。但参与网购的网民比例仅占26%,而在欧美、日韩等国这一数据已接近100%。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购物仅占0.68%。而在互联网相对发达的韩国、美国和英国,这个比例分别为8.65%、3.72%和4.5%,

可见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潜力巨大。

四、结束语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是一次挑战,对中国电子商务之路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然而,就在全行业发展处在下坡时,电子商务却发展迅猛,逆势飘红。第23次互联网发展报告的数据表明,迄今为止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仍高于其他网络应用,年增幅达到60%,高于网络游戏的49%的增幅。由此可见,这场危机对电子商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天时地利的环境让电子商务磨刀霍霍向明天。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数据报.http://www.iresearch.com.cn.

[2]200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简版. http://www.iresearch.com.cn.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com.cn. 2009,01.

(作者: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系)

猜你喜欢

网购金融危机中小企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得病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