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承载不起经济复苏的重任

2009-04-28皮海洲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重任新股主板

皮海洲

在今年的“两会”上,委员、代表们“推出创业板”的呼声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压向中国股市,使股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仅如此,舆论方面也是积极呼应。比如,有媒体表示:“创业板呼之不出,中国经济难以真正复苏”,把创业板的推出上升到了决定中国经济复苏的高度。

推出创业板是大势所趋。毕竟创业板已经经过了10年的筹备,在技术与制度建设上已经基本就绪。而且,从我国经济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也需要股市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早日渡过目前的难关作出贡献。加上有的中小企业为能在创业板上市,已等待了多年的时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会”的会场内外传来如潮水般的呼唤“推出创业板”的呼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创业板的推出显然也要考虑到时机的选择问题。至少在目前推出是不大合适的。毕竟经过了2008年的大熊市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投资者的信心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急切地推出创业板,只会给投资者的信心以进一步的打击。因为这种做法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中国股市仍然还是“圈钱市”,只顾融资者利益,而不顾投资者利益。实际上,正是由于中国股市这种重融资而轻投资的做法,造成了中国股市的过度融资,进而使得中国股市融资功能的衰竭。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因此而停止了半年之久。而这样的悲剧显然不能任其再继续下去了。

不仅如此,现行的不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也严重地妨碍了创业板推出的进程。虽然创业板筹备了10年之久,但在新股发行制度的设计方面却是碌碌无为,并没有拿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发行制度出来,而仍然是试图沿用主板市场的发股制度。然而,主板市场的发行制度已经被证明是中国股市的大毒瘤,废除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新的发行制度还没有出台之前,创业板根本就难以推出。除非创业板从一开始就想制造新的不公平,甚至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的推出还需要等待时机。急是没有用的。至于那种“创业板呼之不出,中国经济难以真正复苏”的观点,用“经济复苏”来施压创业板推出的做法,更是大错特错。因为创业板根本就承载不起“经济复苏”这样的重任,如果把“经济复苏”的重任寄托在创业板的身上,也许中国经济就永无复苏之日了。

要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进中国经济复苏的目标,中小企业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十分严重的问题,政府将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他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力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我国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如果因此把经济复苏的重任寄托在创业板的身上,那就找错“支撑点”了。

创业板的开设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可以来创业板融资。创业板的容量是有限的。A股主板市场开设有近19年了,但目前主板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只有1600余家。中小板的新股发行是比较迅速的,但推出近5年来也只是诞生了270余家上市公司。因此,就算创业板推出来了,短期内又能容纳多少家中小企业上市呢?按照创业版上市公司的标准要求,目前适合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数约为3000-5000家,而保守估计,我国的中小企业超过4000万家,因此,能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只能是“万里挑一”。难道说,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万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身上?那其他的9999家怎么办?更何况,即便是这些符合条件的3000-5000家中小企业,要全部完成上市,也需要有10年以上的时间。难道中国经济的复苏还要等待10年之久?

所以,创业板的开设,只能是为极少数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已,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很难分享到创业板的阳光雨露。中国经济要复苏,希望不能寄托在创业板的身上。

猜你喜欢

重任新股主板
牛老师交付重任
不妨以平常心来看待新股破发现象
19年一季度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2019年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沪市主板)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少年的担当和重任
农业机械自动化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