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09-04-27

商情 2009年1期
关键词:民主制度政治

王 聪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时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发表了在党内外引起重大反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在这篇重要文章中,邓小平指出我国民主政治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特权制、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和个人集权制等等。他认为这些弊病的存在,影响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之所以如此,“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因此,他提出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整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看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极其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大量论述,在一些重要方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的民主思想,也成为我党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邓小平民主理论指导下,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直至十五大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并使它成为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制化”,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论述抓住了当前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的根本特征,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强调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利,需要制度、法律来保障,这就使得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的辩证的统一起来。只有处理好这三者关系,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会发展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抓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个根本,全面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反映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展开,必须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和脱离这个中心。邓小平把凡是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的问题,都作为政治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在狭义的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对此他讲得最清楚:“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在他看来,“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作为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不是仅仅限于生产和分配等行为,而是党和政府需要动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集中精力做好的头等大事。既然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就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政治问题另搞一套。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割裂开来,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开展民主政治建设。

2.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巩固、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宗旨,坚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保证国家权力始终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性质,又要解决权力无效率、滥用和腐败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权力的效能,把人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统一起来,真正实现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效率的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追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方面的真正的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上述经验作了高度概括,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在社会主义宏观政治制度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质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拓宽民主的实现渠道,不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满足人民政治参与不断增长的积极性的现实需求。也就是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司法体制、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既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促进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治稳定,并使得民主发展脱离了民主运动窠臼,进入切实的民主行动的范畴,开放出一条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爱成.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14-16.

[2]梅荣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五十年[J].湖北社会科学,1999,(10):9-11.

[3]游宏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J].前进论坛,2007,(01):21-23.

[4]周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思考和现实对策[J].创造,1998,(12):32-3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民主制度政治
中国式民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某些单位的制度
政治法律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