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检讨为什么丢失大陆

2009-04-27易劳逸

报刊荟萃(上) 2009年4期
关键词:军官共产党蒋介石

易劳逸

“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政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时间,1948年1月,讲演者,蒋介石。从1947到1950年,当同共产党角逐争夺大陆的斗争进入生死关头时,蒋介石经常以这样严厉的语气训斥他的军事将领和政府官吏。他自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国民党人的弊病和虚弱,以使他们“转败为胜”。蒋介石这一时期的讲话——若干年里,在公开的出版物中,很容易找到,但未曾受到注意——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充分地说明了为什么国民党被中国共产党打败。

内战期间,随着战略优势转到了共产党一边,对接二连三的一系列失败,蒋介石是又气又恼。早在1947年6月,蒋介石曾自夸:“无论就哪一方面看,我们都占有绝对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技术或经验,共军不如我们,至于军需补给,如粮食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7个月后,即1948年1月,蒋介石虽然还声称,“物质上我们有很好的装备,有很精良的武器,可以说具备了一切胜利的条件”。但是,这时他情不自禁要问:“我们剿匪为什么还要遭受挫折,遭受损失呢?”在1947到1948年,蒋介石从不同的方面反复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关于军事方面,蒋介石看到,主要弱点是缺乏有学识的军官、普通士兵的贫困和自上而下的萎靡不振。

蒋介石承认,对多数官吏来说根本谈不上专业技能。从最高级到最低层,大部分军官是在打“糊涂仗”。“大家都不研究学术和典范令,更不注意侦察敌情和地形,随便拟定计划,随便颁发命令,而不能缜密研究,切实准备。”1948年1月,蒋介石埋怨大多数军官“不用脑筋,不肯研究。无论对于什么问题,总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至于办事,则更是敷衍表面,不求贯彻”。他说:“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军人的脑筋真是在睡觉了。”更有意思的是,下面这段不留情面的谩骂,充分说明蒋介石非常讨厌他的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高级将领,他说:“你们今天做军长师长的人,如果真正凭自己的学识能力,在外国做一个团长的资格都不够,正因为我们中国一切落后,人才贫乏,所以你们以微薄的才能,担负如此重大的责任。”

至于军官们对他们的士兵不闻不问,蒋介石也是深恶痛绝。他说一些基础训练项目,像射击、投弹、侦察、联络等,军官们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士兵战斗技能落后,不能打仗”。将领们不仅带不出一支像样的部队,能够有充足的衣食,良好的医药条件,而且还侵吞军饷。因此,蒋介石决定军官要和“部队同吃、同穿、同住。”他说:“共军干部对于这点可以说完全做到了。他们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区别,而没有生活上的悬殊”。相反,国民党军队的待遇能够让“士兵不叛变、不逃跑就算很好了。”

1947年6月,蒋介石觉察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多数将领的精神懈殆,道德低落。高级将领专横跋扈,任人唯亲,已和军阀差不多,因之,革命精神丧失殆尽,只图自保实力”。此外,蒋介石还特别指责国民党的军官,不能彼此合作。“大家都养成了自保自足的恶习,只看到自己的一部分的利益,对于友军的危险,整个战争的成败,几乎是漠不相关。……我们的军队纪律如此废弛,精神如此低落,要与凶顽狡猾的匪军作战,绝无幸免于失败的道理。”

肯尼迪在大猪湾惨败后曾发表高论说,有些人“成则为王,败则作孽”。蒋介石也同样讨厌他的那些将领或邀功争宠,或推卸责任的私心。他说:“如果我们打了败仗,就彼此怨恨,互相攻讦,将自己的过失,尽量掩护,将打败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但是,“胜利却争功争赏。”更让蒋介石心寒的是军官的贪污,虚报兵员和偷吃空饷。结果,就造成“现在各级军官对上级命令,大多阳奉阴违。甚至根本没有执行,以致命令功用完全丧失”。

蒋介石察觉到他的将领们从前线发回的战报是在欺骗他。因此,他火冒三丈地骂道,发生在前线的最大骗局,就是那些军官还没有和共军接触,“他们就说敌人的第几纵队到了我的正面,第几纵队到了我的侧面,好像形势十分紧张。可是到实地调查,不过是少数敌人,甚至在他们正面根本没有这个番号。又如经过一次接触之后,往往夸张胜利,说打死了几千几万敌人。须知匪军现在的战术原则的规定,他避免和我们主力决战,我们要消灭他几千几万人,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事。这种夸张的报告,一望而知是假的。”因此,到1947年6月,蒋介石自己也没有信心了。他肯定:“如果照我们一般将领的精神道德,学术能力,以及知己知彼的程度而言,那我们今天早就应该被匪军打败了。”

比起军队来讲,蒋介石对他政权内的那帮行政官僚更是失去了希望。1947年7月,蒋介石哀伤地叹道,在他参加革命的四十年中,从来没有对革命的前途产生如此的失望和悲戚。这原因既不是经济的危机,也不是政治的绝境,更不是共产党一天一天的壮大。他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原因是国民党和三青团的败坏。他说:“我们的力量完全流于表面形式,而实际的内容,则是空虚到了极点。我们党和团没有基层组织,没有新生的细胞,党员和团员在群众间发生不了作用,整个党的生存,差不多完全寄托在有形的武力上,这是我们真正的危机,也是我唯一的忧愁。”两个月后,在党团合并时,蒋介石又一次诉说党团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和训练,“可以说,只有一个空虚的躯壳,毫无实际的力量。”

国民党和三青团的合并没有产生引人注目的结果,到1948年2月,蒋介石仍然在抱怨,“我们的革命工作,苟且因循,毫无进展”。他说,由于党的错误,“一般社会人士抨击本党,不遗余力,甚至把本党同志看作国家民族的罪人。”

有趣味的是,蒋介石直言不讳地流露了他对共产党的欣赏。而他所称道的每一样东西,也正是国民党缺乏的,如共产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精神道德。他认为,共产党不仅认认真真地研究和讨论问题,而且踏踏实实地完成任务。“他们不容有一丝含糊笼统的观念,决不允许哗众取宠,半途而废。”而相比之下,“我们一般干部不用脑筋,既不精细,又不确实……所以要陷于失败。”

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特点就是坚持“科学的方法”。在他看来,这种方法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慢慢教育培养的。因此,他殷切希望他的部下仿造这一运动,以加强国民党的组织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1947至1948年,蒋介石已对国民党和他的军队丧失信心,但他并不想放弃和毛泽东的角逐。1947年9月,蒋介石扬言:“虽然(共产党的组织训练和宣传技巧)都比我们高强,然而,我们的主义、思想和(政治)路线都绝对比他们正确,而且合乎民族的需要。所以,只要我们能研究他们的一切,明了他们的一切,我们就可以有把握消灭他。”

但是,形势的发展并不允许国民党来从容不迫地“研究他们的一切和理解他们的一切”。1949年1月21日,随着经济滑向彻底崩溃的边缘,随着共产党军队的饮马长江,随着老百姓对南京政府幻想的破灭,蒋介石无可奈何地辞去了他的总统职位。虽然他退居到了浙江北部的老家溪口,在游山玩水中领略了秀丽的风光和家庭的天伦之乐,可他一直在觊觎着政局的发展。这也许真是一个田园般的解甲归田的故事。然而,如果用纪年史家曹生风(音译)的话讲,对蒋介石来说,“这正是他一生中惊心动魄的考验时期”。他领导了二十多年的那场运动已经昙花一现。他深感羞容满面,唯一的一缕哀思就是想想为什么失败了?

来溪口的拜访者络绎不绝,有陈立夫、王世杰、张道藩、陶希圣、谷正纲、陈诚、吴礼卿和张其昀,蒋介石就此问题一一移樽就教。3个月后,曹生风写道,蒋介石的答案是:“军事和政府部门对过去的失败都负有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这一点不能否认,是因为党的瘫痪,党员、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的领导方式问题重重。因此,党成了行尸走肉,政府和军队也就丧魂失魄,结果是军队溃败,社会动乱。”

猜你喜欢

军官共产党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衔”
跳伞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林肯与军官
哥伦比亚 军官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