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民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原因探析

2009-04-26魏淑娟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
关键词:村民农民心理

魏淑娟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40-01

面对城市文明的长驱直入,务工经济的盛行,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上的富余,同时农民的心理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一、当前农民社会心理状态

1.日益冷漠的政治心理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山河村村民的政治行为,认为山河村村民的政治心理日趋冷漠,主要表现为低下的政治效能感和消极的政治参与。

政治效能感是人民对自己能否影响政府行为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行为的一种自我判断。根据笔者的调研,对“村民委员会选举搞不搞都一样”这个问题的态度时,非常赞成、有点赞成、说不准、不太赞成、不赞成的分别占比是66.7%,13.3%,0%,13.3%和 6.7%。由此可见,村民的政治效能感极度低下,认为选举只是形式主义。

政治效能感的低下,直接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态度。94.3%的人参加了上一年的村民大会, 5.6%的人没参加。据调查,此次村民大会是换届选举,村民虽然参与了,但是被动式的参与,是村干部拿着选票上门叫其勾个候选人名单,而这候选人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合格,他们一概不知。这正如在对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中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正是农民这种对政治参与价值认识的“参与无用”论,导致其消极的政治参与。

2.二律背反的经济心理

吕普生曾经在培育现代公民型政治心理一文中提到过农民政治心理具有二律背反性,而笔者认为当前农民的经济心理也呈现二律背反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均平与求富的矛盾心理和节约与铺张并存的消费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内部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与少数富裕、冒尖的村民相比,一直受均平思想的传统心理熏陶的农民个体无法忍受别人站在自己头上,于是产生了严重的个人相对剥夺感,但是另一方面,农民自身又有强烈的求富心理,希望迅速积累财富,超越别人。

在攀比的心理作用下,农民呈现节约与铺张并存的消费方式。据调查,农户的平时吃穿都极其节约,但在婚丧嫁娶上,极尽奢华。他们认为这是“有面子”的表现,越隆重、奢华,就越有面子。麻木的攀比和从众心理麻痹了农民的理性,使其脱离了平时的生活轨道,消费极尽奢华、浪费。

3.无意识的社会文化心理

集体无意识状态是由习惯所造成的,习惯以无形的力量使人们放弃思考、放弃判断,无意识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网络的单一与封闭和文化生活的单调与贫乏。

据调研数据显示,农民的交往范围狭窄、封闭。一般的交往对象只限于本村的人,交往对象的狭隘缘于交往区域的限制,据调查,每年去县里30次以上的仅为13.3%,去市里30次以上的没有一人,去市里5次以下的占60%。同时,农民的交往对象具有同质性,他们与同为农民的人打交道,与村干部和乡镇干部打交道比较少,甚至基本不打交道。农民的这种心理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自发的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通过对农民的娱乐消遣方式的调查表明,串门闲聊的占13.3%,打麻将占26.7%,看电视为20%,闲在家里为40%。而闲聊话题为邻里新鲜事和村里事高达60%,国家大事仅为20%。尽管现在农民的闲暇时间比较多,但在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生活方式上却显得低俗和贫困,如前文所述,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生活心理。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而贫乏,并且农民生活于其间,不懂得反思。

二、原因探析

1.政治无效感是产生冷漠政治心理的主要原因

政治无效感是农民对政治运行的不满和失望。是农民对政府资源分配结果的不满和不公平感。我国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基层乡镇政府违反村民自治的原则,干预村委会选举和有的村干部为了重新当选而作弊等致使选举严重走样的行为。由于过多因素的干扰,村民对政治参与由失望走向了冷漠,因而让群众产生了“选谁都一样”的消极情绪;并且认为自己并不能享有真正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不能改变政治运作的无效结果。

2.具有传统与现代的边际性特点是经济二律背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文明逐渐进入乡村,而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更是使得城市文明遍及乡村。中国传统的闭塞、落后的乡域经济被打破。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见了城市里的“大世面”,农民的金钱欲望在繁华都市的诱惑下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熏陶较重农民,仍怀有严重的平均主义心理,农民无法忍受昔日一起穷困的伙伴在经济上超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村民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各种事情上相互攀比,彼此炫耀。你花一万元建一座普通房屋,我便花3万元建一座楼房,如此办事费用不断攀升,而对自己的生活消费又极其节约。

3.低水平的文化程度是呈现集体无意识社会文化心理的主要原因

农民狭隘、贫困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由于其文化消费的可有可无造成的。根据笔者的调研,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学初中为主。这低水平的文化程度使得农民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没有长远的目光和追求。没有人想过在休闲时间去钻研农业技术方面的书或者文学类的书籍。他们认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就是打麻将、串门聊天等,没有人认为这是落后的、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

三、结语

我国今天的农村正在国家导向的基础上,努力向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现代化方向前进。然而,由于中国农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现代的政治、经济理念由于制度的欠缺和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不高,而无法真正的融入农村,因此当前农民心理状态呈现“边缘化”特性,既有现代的特点,又留有传统的尾巴。农民想以自己的政治权力保障自己的政治权利,但是努力过后的政治无效的结果,导致农民日益冷漠的政治心理,一心追逐金钱和财富,互相攀比,但是又无法摆脱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安于现状,小富即安,限于狭窄的生活和交际圈子,集体在这种生活状态中满足、安逸的活着。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对其思想上进行洗脑,灌输民主、自由的现代政治理念,同时,要从制度上保障这种理念的实施,同时提高农民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开阔其视眼,改变其狭隘的小农心理。

参考文献:

[1]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2.6

[2]吕普生,康铁庚.培育公民型政治心理[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村民农民心理
耕牛和农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心理小测试
非暴力
心理感受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农民
心理小测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