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CDMA与现有无线系统共站干扰分析

2009-04-23文宏伟

新媒体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输出功率增益接收机

[摘要]2/3G共站建设是低成本快速建设3G网络的主要思路。依据共站天线空间隔离模型,对WCDMA和GSM1800系统间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给出测算结论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干扰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干扰 天线空间隔离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008-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迅速发展,以GSM900、GSM1800等为代表的2G系统已被大范围部署并投入使用,3G系统也将入网应用。如何保障2G和3G两个移动通信系统可靠工作,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

在共站建设中增加了WCDMA系统与同址GSM1800系统互相产生干扰的机会WCDMA系统与GSM1800系统的电磁环境兼容问题将会暴露出来。本文对共站产生干扰的机制、隔离度计算进行分析,给出了测算结论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干扰

的解决方法。

二、干扰的分类

对被干扰系统来说有三种性能损失需要考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IMP干扰(即互调干扰)和接收机过载。从干扰站接收的杂散辐射信号将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而从同址站接收到的所有载频的合成造成了IMP干扰,接收机过载的原因是接收机收到的总信号功率太大。为了将这些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现有发送和接收单元,在共站址的GSM系统和WCDMA系统之间需保持适当的隔离。

这三种性能损失对应的主要干扰分别为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共站建设的WCDMA和GSM1800系统主要存在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三种。

(一)杂散干扰。由于发射滤波器的滚降特性(任何滤波器都不可能是理想的阶跃方式),导致干扰源系统总存在一定的带外辐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发射杂散。当这种干扰信号电平超过被干扰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一定比例时,会导致其接收灵敏度下降,从而导致被干扰系统QoS指标下降。

(二)阻塞干扰。任何接收机都有一定的接收动态范围,在接收功率超过接收动态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阻塞。阻塞会导致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长时间的阻塞还可能造成接收机的永久性性能下降。

(三)互调干扰。当有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加到非线性器件上时,非线性变换将产生许多组合频率信号,其中一部分可能落到接收机带内,成为对有用信号的干扰,则为互调干扰。

三、WCDMA与GSM1800共站干扰分析

为保证良好的系统性能,必须使两个共址基站的天线有好的隔离度,使3种干扰得到避免或最小化。天线隔离度是指基站间的路径损耗(包括天线增益和馈线损耗的综合作用),它体现了发射机到接收机间的信号衰减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空间隔离方式降低基站间的干扰,即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保证足够的空间隔离,二者在垂直或水平距离上保持足够远。

(一)WCDMA与GSM1800共站-杂散干扰

协议规定,WCDMA基站杂散在GSM1800系统基站接收频段内均为-98dBm/100kHz,则在200kHz带宽内杂散为:-98-10lg(100/200)=-95dBm。

根据协议,WCDMA接收机允许外来干扰为:Pt=S-C/(I+N)-10(dBm),其中S表示接收机灵敏度,C/(I+N)表示载干比,根据3GPP 25.951v6.2.0和ITU M.2039,WCDMA宏蜂窝基站接收机灵敏度为:-121dBm,所以允许的外来干扰为:

-121-(-18)-10=-113(dBm)

根据ITU M.2039建议,WCDMA宏蜂窝基站允许外来干扰的限制为I/N=-6dB,则允许外来干扰为:-113-6=-118(dBm)。因此,在WCDMA下行频段若满足共站需求,则最小天线隔离要求为=-95-(-118)=23dB。同理在上行频段若满足共站需求,则最小天线隔离要求为27.16dB。

因此DCS1800与WCDMA共站时,需要满足的最小天线隔离为27.16dB,而目前两个天线之间就可满足30dB的隔离要求,所以由此可知,这两个系统共站时不存在杂散干扰。

(二)WCDMA与GSM1800共站-阻塞干扰

当较强功率加于接收机端时,可能导致接收机过载,使它的增益下降。原因是放大器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此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所预计的值。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此时输入功率定义为输入功率的1dB压缩点。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从干扰基站接收的总的载波功率电平需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天线隔离度方面有以下要求:E阻隔=CP_A-LR_B-CP_B(5)CP_A: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的载频总功率(dBm);LR_B:被干扰基站的接收滤波器在干扰基站发射带宽内的衰减(dB);CP_B:被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接收到的载频总功率(dBm);E阻隔:天线隔离度(dB)。

经计算,在下行频段若满足共站需求,则最小天线隔离要求为37dB。在上行频段若满足共站需求,则最小天线隔离要求为24dB。当DCS1800与WCDMA共站时需满足的最小天线隔离度为37dB,因此WCDMA与GSM1800系统存在阻塞干扰。

(三)WCDMA与GSM1800共站互调干扰

由于互调干扰一般以三阶互调最强,最有可能落入有用频带,所以只分析三阶互调。通过简单计算可知WCDMA下行频段不会互调到GSM1800频段,但GSM1800下行频段下行链路频带比较接近WCDMA主要工作频段上行链路频带,三阶互调的产物则可能在WCDMA上行链路频带中造成干扰。

根据相关资料,WCDMA基站的三阶截距估计为-22.8dBm。此外,从WCDMA基站与GSM1800基站共址时的阻塞标准推得:WCDMA基站接收的RF、IP和基带滤波器应该在GSM1800基站的发射带提供至少114dB的衰减。天线隔离要求需要55-60dB,可通过频率规划解决。

四、简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GSM1800对WCDMA基站干扰分析,认为系统间杂散干扰可以通过元器件选择满足QoS要求,对于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建议如下:

1.对于阻塞干扰可通过加大天线间水平或垂直距离来解决。

2.对于互调干扰可通过频率规划方案来解决。

3.由于实际场景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所定出的最小空间距离的无线站,可增加外接带通滤波器来解决。

作者简介:

文宏伟,工程师职称,1996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现工作于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主要从事计划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输出功率增益接收机
经典仪表放大器(PGIA)的新版本提供更高的设计灵活性
基于频率引导的ESM/ELINT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旦增益西的藏戏梦
宽频带增益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
放大器仿真设计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频调功研究
磁耦合谐振串串式无线电能传输研究
DVB—S免费机刷机之五
CDMA系统中2-D RAKE接收机的性能研究
简单快速调星实践:近乎完美免外拉电源寻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