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

2009-04-23游文英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苗子北山古都

水在石隙之间,静静地流淌,听得汩汩之声,知其将要流到更深之处。当美也如此沉静,如川端先生的《古都》,便也能洗去尘世的浮华,让人于纷杂中偶获片刻的宁静。

川端先生生于京都的大阪府,幼年便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生活孤独、忧郁,但他深爱这承载着他痛苦与回忆的土地,当都城的静美、古雅渐被现代工业的喧闹所取代时,他劝好友东山魁夷画一下京都清秀的风景,当东山画成《东洛四季》后,川端写信给东山:“我在病房每次看到你的画,就觉得春光照到了身边,画中杉树的绿色也会发亮。”但在流逝的时间里,美好的生命在静静的流逝,古雅的传统也不可挽回,似乎一切都已如静美的秋叶在宁静中消逝,是那样的沉寂,那样的“虚无”。

或许这“无”便是川端先生认为的最大的“有”了。于是在《古都》中,便有了那颇具神性的文字绘成的诗意淡雅的京都风景;有了那渐行渐远的日本传统风情;有了那恬静柔美、纤细善良的少女;还有那无法诉说的美的极致。

一、文字的细致之美

1、紫花地丁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分别在那儿寄生。”“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到:‘上边和下边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

柔弱的生命开出了美丽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的欣喜,然而“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更让人怜惜。让我们也同样疑惑:处于不同境地的生命会否相互认识、相互怜惜?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川端先生用他那纤细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画着:美丽柔弱的千重子走到老枫树下,走进了紫花地丁的生命。于是,眼前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变幻成了千重子和苗子,紫花地丁寄生的命运与孤独的伤感也便成了她们的了。

“老枫树树干上那两株紫花地丁也依稀可见。花朵已经凋谢。上下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大概是千重子和苗子的象征吧?看样子,这两株紫花地丁以前不曾见过面,而今晚上是不是已经相会了呢?”

小小的紫花地丁,终于相见、相识了。千重子和苗子能在御旅所的神前相遇,应是神的悲悯吧。有了生命的相互慰藉,卑微柔弱的生命在淡淡的哀伤中有了些许的希望和温暖。作者便是这样,将人的命运写进了绽放或凋零的花里,也让我们隐隐地想起“在又窄又暗的壶里的出生、鸣叫、产卵,然后死去的”金钟儿。

2、樱花

那绘着樱花的画卷,繁盛中透着凄凉。“连低垂的细长枝梢上,都成簇成簇地开满了红色八重樱,像这样的花丛,与其说是花儿开在树上,不如说是花儿铺满了枝头。”那样的“温柔和丰盈”、“娇媚、润泽”。如此娇艳的花儿在枝头上肆意绽放,仿如年轻的生命美丽而充满活力。当我们沉浸在春的美好时,作者的笔下却并非只有遭遇春天的喜悦和兴奋、美好与幸福。“池边的红色垂樱倒映在水中,凄美无比。”“千重子走到樱树阴下,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花儿飘落在她的脚边和肩上。”似乎颓败已写进了满眼的繁荣,暮春的脚步已来到了盛开的鲜花之下了。无可挽回的美,如何不让人发出深深的感慨,生出许多的惋惜与失望来。

3、北山杉林

远离烦嚣、诗一般的、自由的北山杉林,传来那“悠长的林声”,“一股泥土的馥郁,草木的薰馨”“扑鼻而来”,让人神往。当千重子走进北山,看见“层层叠叠,漫空茏翠,宛如云层一般”的杉林,倾听“重山叠峦那悠扬的音乐和森林的歌声”时,“千重子的悲伤渐渐减退。”就连冬天,“在千重子看来,呈圆形残留在树梢上的叶子,就像是一朵朵淡雅的冬天的绿花。”“杉树的树干,笔直而且粗细一般,确实很美。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干的缝隙,还可以窥见天空。”也许因为有千重子和苗子的爱,美丽的北山杉林才“绿得更亮了”。又或许,真正有爱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痛苦,于是在绝望处生出希望来,感受到幸福。

小小的紫花地丁、繁盛而凄美的樱花、绿得发亮的北山杉林,川端先生总能用他那具有神性的文字,细细地绘出一幅幅层次丰富、诗意浓重、灵动多姿的画卷来,让你我的心慢慢地消融在那美丽的文字里。

二、传统的古雅之美

这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古都,应该是不寂寞的。“在节日甚多的京都,十月二十二日的时代节,同上贺茂神社、下贺茂神社举办的葵节、祗园节一起,被公认为三大节日。”

“平安神宫的‘时代节也是有名的。这座神宫是为了纪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建都的桓武天皇,于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营造的。”“很多人就在此地举行神前婚礼。”“更令人神往的是,装饰着神苑的一簇簇的红色垂樱。如今的确可以称得上除了这儿的花朵,再没有什么可以代表京都之春的了。”

在樱花烂漫的时节,人们有着出游的兴致和习惯。在娇美的花下,别致的茶室中,曲径通幽处,有着菖蒲与睡莲的水池旁,会有那三三两两品赏谈茶的人,那样的闲适自在,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足以让人羡慕的了。也许,在我国唐朝,人们早春骑马郊游的情形也是这样的。因为有樱花,这一“纪念桓武天皇”的节日便有了自然之趣,少了些“时代”的气息。

而有着浓郁传统气息的节日应属葵节与祇园节。

“打昭和三十一年起,就让斋王加入了葵节的敕使队伍。这是古时候的一种仪式,相传斋王在隐居斋院之前,要在加茂川把身体洗净。由坐在轿子上、身穿便礼服的女官领先,女嬬和童女等随后,乐师奏着雅乐,斋王则穿一身十二单衣坐在牛车上,游行过去。由于这身装束,加上斋王是由女大学生一般年龄的人装扮,所以看上去更加风雅华丽。”因了这雅乐,因了斋王身上的装束,因了斋王的风雅华丽,立于堤岸上观看,不觉有了回忆,应该是很有意思、很让人回味的事吧。

祇园节是一个历时很长的节日,“典礼在整个七月份举行,中间不间断。”于是,载满日本传统风情的卷轴慢慢地展开了。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铺“汤波半”制作豆皮的艺术:“方铜锅间隔排成一排,豆浆上面结了一层豆皮,作业人员用竹筷子熟练地把它捞上来,晾在上面细细的竹架上。架子上下几层,豆皮干了,挨次往上挪。”有御旅所参拜者的虔诚:“所谓七次参拜,就是从御旅所神前往前走一段距离,然后再折回神前叩拜祷告,如此反复七次。在行进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能开口说话。”有彩车上的童男童女的繁文缛节:“童男跨在马上,头戴乌帽,身穿猎服,由侍从陪同去接受五位官衔。”“童男童女要吃‘特别灶就是说,他们吃的东西,要与家人不同的炉灶来烧,以表示洁净的意思。”还有八坂神社管区居民淳朴的风情:节日期间,“家家敞开大门,摆上屏风等装饰品,从前,还有人家摆设早期浮世绘、狩野派、大和绘以及宗达画的一对屏风。”这许许多多的传统风俗,将我们领进了无处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京都。

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让人眷恋的古雅传统犹在,人们的生活却已悄然改变。有“古都”风味、古老的“叮当电车”决定要拆除了。“腰带商人中也有像伊津仓那样的人……他那里盖了一栋四层楼的洋房,搞现代工业。西阵大概也要那样发展,一天能产五百条腰带……像我们这种手织机的家庭手工业,也许用不了二三十年就会全部被淘汰哩。”“店铺大都改为股份公司了。”“从发展趋势来看,整个京都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像高台寺一带那样,都要盖起饭店旅馆啦……大阪、京都之间变成了工业区。西京一带交通不便,这倒还好,但那附近还有空地,谁又能保证今后不在那附近盖起怪里怪气的新房子呢……”

时髦、工业化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传统的古雅之美也已渐行渐远,古都愈发寂寞,甚至“荒凉”。

三、人物的性灵之美

千重子和苗子是《古都》里最美的精灵。她们是孪生姐妹,却从小分离,独自承受生之孤独,独自绽放她们的美。千重子宛如美丽的樱树上盛开着的最为素雅、柔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的花儿;苗子则更像那北山杉林里那清澈见底、欢快流淌的小溪。她们是那样的美。

1、千重子

“我是个弃儿!”“被生身父母遗弃了。”这便是丝绸批发商宠爱的独生女千重子的内心,因而她总是那样的寂寞与忧伤。虽然如此,她仍深爱着她的养父母,关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佐田太吉郎躲到坐落在嵯峨山中的尼姑庵”时,千重子便带上父亲爱吃的森嘉豆腐,系着父亲亲手裁剪的腰带前去看望。同样追求素雅、脱俗的千重子很理解依恋传统、喜欢清幽生活的父亲。当阿繁担心千重子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时,千重子便重申道:“千重子只有您一个母亲,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样想的……”慰解着母亲。她感念着父母给予她的一切。对养父母,千重子还有着极大限度的顺从,父亲要她继承家业反对她上大学,她绝对服从;在婚姻问题上也打算绝对服从。她的性格如此柔顺,应有日本传统予她的影响吧。

千重子在御旅所的神前与苗子相遇,对这个孪生姐妹,“似乎产生了一股温暖的爱”。但内心纤细、敏感的她却为自己没有感到高兴而自责。于是,善良的她到北山杉村,去找苗子,试着了解苗子及苗子的生活。为了苗子,她拜托秀男为苗子织赤松山和杉树山图案的腰带,还挑选了一件能配得上腰带的和服送给苗子。下雪了,她甚至将“自己最好的天鹅绒大衣、折叠伞和高齿木屐都给了苗子”。怀着对这个孪生姐妹的爱,千重子还将遇见苗子的事告诉了父母,让同样善良的父母也欣然接受了苗子的存在。善良的千重子在用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沉静自然。

此外,柔顺的千重子,亦有着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她依从父母,但当她听到好友真砂子能与自己喜欢的人约会时,她“很羡慕真砂子的这种自由”。她要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当她“跟龙助、真一兄弟两人上大市以后,时不时心神恍惚”,因为“龙助在北野甲鱼铺里说的那番激动的话,始终在千重子内心里翻腾着。”“真一是千重子的青梅竹马之交……他们相处得很自然。”少女微妙的内心世界,依然纤细而美好。

这便是素雅柔顺、善良沉静的千重子。

2、苗子

她似乎是千重子的另一个存在。如果说千重子的美柔弱甚至趋于病态,那么苗子则健康而纯真。她虽是真正意义上的“弃儿”,但她对父母的怀念、对孪生姐妹的挚爱,可见她内心的丰富。

在北山杉林里,苗子常常会想起父亲,理解父亲内心的痛苦,并不怨恨。“说不定父亲是在砍树梢枝桠的时候,想起了被抛弃的婴儿千重子而伤心,以致从一棵树梢荡到另一棵树梢时不慎摔下来的?”善良与纯真藏于她的心。

由于父母的过早离世,苗子对亲人真挚而热切的爱,便集中在了千重子的身上。她渴望能见到她的孪生姐妹,当她“在御旅所前面同千重子相逢”,她“感到无比高兴,就如同得到神灵赐福一样。”当千重子到杉林来看望她,不巧却遇到了骤雨和雷鸣,苗子便将自己的身子“趴在千重子身上,几乎把她的整个身体覆盖住了。”她不想千重子受到任何伤害。“假使小姐有今天这样的困难,我纵然冒死也要掩护你……”这斩钉截铁地表示,这舍死忘生的情如何不让人动容?

是的,苗子时刻想着的是千重子的处境和感受。当千重子要她到店铺去,并将公开她们的关系时,苗子拒绝了,她不愿妨碍千重子的幸福;当千重子极力请求苗子在她的家住下去,苗子回绝了,她不想成为千重子的负担;当千重子希望苗子再来她的家时,苗子“摇摇头”,“始终没有回头”。她的心纯净得不容世俗玷污。

这独立而不依附他人的个性,让苗子的美更具独特的魅力。当对千重子一往情深的秀男喜欢上了苗子并向苗子求婚时,苗子犹豫了,她简单而纯净的心无法承受这份混淆不清的情。“秀男一定把我看作是千重子的幻影。”“如果由于这件事而使千重子小姐家的店铺和我发生了关系,增加了千重子小姐麻烦,甚或使千重子小姐遭到街坊的冷眼,那我可就罪该万死。”于是,她选择了放弃。我想她的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但她还是不愿千重子因她受到一点伤害,她在用生命来成全千重子。

苗子的美是纯真的,爱是真挚的。

神赐的相遇,该是一种圆满。但因世俗,她们却仍然分离,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也许,真实的残缺,才造就了虚无的美吧。

在喧闹之下,古都如秋叶般日渐凋零,沉静中却呈现着一种意想不到的美。于是,徜徉于这样一个纯美的境地,在惋惜与惆怅中,生出温馨的留恋来。终于想:当一切归于零,一切才会重新开始。

游文英,广东深圳笋岗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苗子北山古都
荡涤心灵之旅
陕西历史博物馆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北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与成矿关系探讨
《古都》中日本人的自然美学观研究
《古都》中日本人的自然美学观研究
苗子的“调皮”
苗子的“调皮”
苗子的“调皮”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