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妈婚龄70年

2009-04-22

老年世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大哥母亲

汇 涓

父亲今年85岁,母亲87岁。二老经历了民国的大乱、日寇的烧杀掠抢,南征北战的解放战争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度过了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和十年“文革”;目睹了改革开放的今天,牵手至今整整七十载。

1938年农历十月十三这一天,17岁的母亲嫁给了15岁的父亲。他们沿袭了旧中国的包办婚姻。婚后第四年,母亲生下了我大哥。不久,父亲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疯狂扫荡,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撇下年轻的母亲和年幼的大哥。母亲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婆婆和抚养儿子的重担。

这期间,母亲偶尔收到父亲捎来的家信,知道他在外地也不容易,投亲靠友辗转于县城、石家庄、天津等地。

母亲秉承了姥姥南方人的聪慧和姥爷北方人的刚强。父亲没有消息,母亲不知道他在哪里,是活着还是不在人世了。于是,母亲一咬牙,背着大哥千里迢迢一路北上寻夫。路上,母亲曾经背着大哥冒着背后呼啸的子弹和难民们一起逃亡,身边不时有人倒下,脚下的血像小河一样淌。大哥在她背上吓得哇哇哭喊……母亲多年后回忆起那惊险的一幕时带着后怕对我们说:那时若真有子弹打着俺娘俩的话,你大哥就先替我挡了子弹。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讨饭,走到天津时还给资本家当过佣人。白天,她把大哥锁在佣人们住的地下室里,晚上娘俩蜷缩在一起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夜……

全国解放后,父亲终于给家里来了一封信,说他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军官了。于是,母亲领着大哥揣着这封信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在车上,列车长了解情况后,为没钱买票的娘俩端来饭菜。母亲一路打听着来到了天津塘沽的一个小渔村。父亲突然看到多年未见的母亲时激动万分。这时的父亲穿着军装,显得高大而健壮,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黑瘦矮小的少年。而母亲原本娟秀娇好的面容已被艰辛的岁月打磨得憔悴不堪,她穿着土气的中式衣裤,未满30岁却像个半老徐娘。大哥瞪着两只大眼睛怯怯地躲在母亲身后。经过战乱,我的父母在军营里开始了新生活。

父亲所在的部队经过休整,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参加抗美援朝。在异国的土地上,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冒着美帝的狂轰滥炸,英勇战斗。美国鬼子实施“钢铁战术”,用成吨的炮弹将无数个高地炸成平地,战士们只能忍饥挨饿在坑道里坚持战斗。父亲所在的战地医院常常隐蔽在深山沟的树林里,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白天不敢生火做饭,饿了就啃冻得硬邦邦的食物,渴了就抓把雪咽下。曾多次冲破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上有炮弹的封锁;多次在严寒的天气里下到刺骨的江中,上岸后穿着硬邦邦的冰衣去执行任务。父亲所在的军就有一个团被敌人封锁在一座无名高地上,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志愿军伤亡惨重,连团长都牺牲了,一个团一千多人只剩下几十人。而活下来的,不是被炸得四肢不全就是冻坏了腿脚,没有一个不挂彩的。如今,父亲一说到那场难忘的战斗,就会泪流满面。

1952年,父亲从朝鲜回国后不久,为了支援边疆建设转业到了内蒙古,先后在呼和浩特、清水河、集宁工作。随后,母亲和大哥也来到边陲与父亲团聚。父母终于有了安定的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来到集宁后,心灵手巧的母亲学会了做莜面、压粉条、炸油糕、腌酸菜,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父亲则兢兢业业、为官清廉,把内蒙古当做第二故乡,努力工作。随后几年,二哥、我和妹妹相继出世。虽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但一家人还是平静地生活着。谁知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开始了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根正苗红的人尚且自身难保,何况父亲这样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人呢?

在历次运动和“文革”中,父亲先是丢了官,后又两次被下放农村。全家人在市委大院两进两出。老天好像有意跟我历尽磨难的父母过不去似的,灾难接踵而至。先是母亲一下子下肢瘫痪,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腰椎结核,需要动手术。父亲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变卖了,加上市委给的补助,为母亲做了手术。术后一年多,母亲都躺在床上,是父亲端屎倒尿地服侍着。父亲这时才体会到母亲这么多年来的艰辛与不易。虽然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但平实的生活慢慢地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大哥上山下乡后不久,妹妹又突然高烧不止,丧失了语言能力。在这种打击下,母亲几乎精神崩溃。在父亲耐心的劝导下,母亲终于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紧接着,“扩大化”运动开始。父亲目睹了当时的市委组织部部长被活活打死的惨状后,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母亲及时发现,并劝阻了他。1971年8月,父亲的问题虽然被定为人民内部矛盾,但全家人还是第三次被下放到了市郊。在郊区日子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父亲带着工资,全家还吃着城市供应。

1974年春天,一纸调令彻底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回城后不久,中央派出调查组为全国冤假错案彻底平反,父亲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母亲高兴地说:总算拨开乌云见天日了。后来,孩子们都有了工作成了家,子孙满堂,父母的身体越来越硬朗。父亲离休后,我家已是四世同堂、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了。

父母的晚年生活虽然也有争吵,但他们相随相伴相依。父亲一会儿见不到母亲就会去寻找,因为母亲是他和全家的主心骨。母亲见不到父亲也会去找,因为她担心父亲会磕碰着。

去年的11月10日(农历十月十三)是父母结婚七十周年的日子。父母激动万分感慨万千,他们说:我们能走到今天,全托共产党的福,如今的和谐社会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好的社会,我们有信心活到一百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父母牵手的风雨七十年就是对此言的最好诠释。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三个字,有的只是曾经共同面对的苦难与磨砺。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淬火后,他们从相互陌生到相互牵挂,最后产生了亲情般的感情,这种感情已深入到他们的骨子里血液中。他们相互间的称呼从来也不亲昵,只是从“孩子他爹”、“孩子他娘”简化到“他爹”、“他娘”。但是,这看似平淡如水的情感却达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打碎你我和成泥,重塑一个你和我,我中就有了你,你中也有了我。他们的故事也应了当下流行的一句歌词: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猜你喜欢

大哥母亲
母亲的债
济公传
愁眉苦脸的狗大哥
气死的鱼
大哥我想你
生意上门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