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孩子,一张画还是一生

2009-04-21孙健彬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画画绘画孩子

孙健彬

几乎所有的人,即使今后从事的职业与美术毫不沾边,但都不能否认自己在孩提时代,曾如醉如痴地从事过艺术,这就是画画。

孩子们如此喜欢作画,是因为绘画是他们生命成长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然而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对我说:“老师,我的孩子画得太差”“画得一点也不像”“不是个画画的料子”等等。从这些话语里,能发现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一张画”了。

要知道,我们指导儿童绘画的目的,并非是要把孩子都培养成画家,而是期望通过绘画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习惯、创造能力,挖掘孩子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使孩子对创造性的劳作感兴趣,并且由衷地感到喜悦。艺术教育应该立足于追求间接的效果——画画过程中的眼、手、脑的综合训练,而不是直接效果——作品好不好看。长期的绘画过程,锻炼了孩子眼睛的观察力,手上的表现力,培养了一颗善于思索并有丰富情感的心灵,这个过程却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是评价画得好不好的标准不是画得“像不像”。我们现在常常看到孩子学习临摹,在这样长期的被动思维训练中,孩子会越来越缺乏艺术活力。有一次,我在一个幼儿园给小朋友辅导画画,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被妈妈掐得大哭,原来母亲嫌孩子画得不像。孩子不能越“雷池”一步,还怎么培养他的创造力呢?

那么,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绘画艺术又希望帮助孩子学好画画的父母来说,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幼儿期的绘画指导,主要是培养儿童对画画表现的兴趣,引导孩子借助形象、联想及感觉来重温已经学到的内容,用绘画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于孩子的画,父母只要加以温暖的关照与鼓励就可以了。绘画大师毕加索的女儿帕洛玛说:“我常常看我爸爸画画,他也看我画,但是他从来不勉强我怎样去画,只鼓励和夸奖我。”所以对父母来说,给孩子一个足够的空间就可以了。一个学生曾向我讨教教育自己孩子画画的办法,我建议说:“你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画画空间,可以将孩子居室的一面墙用木板装潢一下,在上面布置一整张大铅画纸,因为只有大纸,孩子才可以挥洒自如,线条尽可能画长一些,手上的功夫才练得出来,也只有空间大,孩子才有足够的施展想象的空间。画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现他画的优点时应及时赞美,这种赞美应是发自内心的,有不足或明显缺点时也不要大声呵斥,而是及时指出,并引导孩子第二天再仔细观察对照自己的画加以修改。”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绘画说到底是视觉艺术,观察能力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孩子爱上画画,而不是厌烦和恐惧画画。父母只需要把孩子带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从孩子最感兴趣的生活开始教会孩子观察。比如带孩子到动物园,让孩子看个够,也爱个够,回来一幅幅生动多彩的画会自然地呈现在面前。带孩子外出旅游时,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同是藤本植物的丝瓜和牵牛花有什么不同?养成观察的习惯和一颗敏感的心灵,最好用美术日记的形式请孩子记录下他们的历程,日积月累,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手上的功夫也随之提高了。

再者,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绘画条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绘画工具。有的父母看到别人孩子画出非常美丽的图案,很羡慕,却并不知道有些特殊技法和工具也为作品增色不少。所以,帮助孩子选择和使用工具也很重要。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要注意难易程度,二要注意同指导目标联系起来。一般方法是,在幼儿绘画的初级阶段,使用硬芯笔为宜,如铅笔、蜡笔、钢笔、油画棒,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软笔,如毛笔、水彩笔、刷子等等。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可替代的性能,只有了解笔的性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不过用笔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假如孩子长期使用硬笔作画,一方面可以使他异常认真地描写事物,另一方面也会使孩子趋向过于拘谨;如果长期让孩子使用水彩、水墨画法,则容易造成随便乱涂的习惯,有时还会缺少深入刻画的精确感。这时,改变一下绘画工具,会取得平衡的效果。

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通常都比一般人有更强烈的感情,不仅如此,他还能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从事绘画创作的人应该是一个“多情敏感”的人。这种隐藏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素质,对于有志于从艺或不从艺的孩子来说,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孩子多种技艺的同时,也要异常重视孩子们身上这种宝贵的内在素质的培养。

我的女儿在她童年时画《小红帽》的故事,当小红帽被大灰狼吃掉时,她难过得哭了,但当画到猎人杀死大灰狼并救出小红帽时,她又破涕为笑。当然,有时感情的流露不那么明显,但父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情,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伟大作品的核心都是爱。爱对人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拨动力量是巨大的。感情是创作的动力,有生活火花的点燃和炽烈的感情的触发,才会产生具有感人力量的艺术作品。

同时,父母是孩子美术作品的第一位欣赏者,要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和孩子一同进入儿童画。假如孩子拿着一张刚完成的画给你看时,无论你多忙,请不要不理他,应该尽可能地去发现他的优点,不要敷衍他,要指出画面上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并且具体地告诉他,什么地方好,如何好,真心地赞美,语言态度要认真诚恳。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两个以上的建议,并让他们在此基础上重新试试看,这样孩子从中受到了鼓励,又得到了提高的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许多在大人看来毫无意思的东西,都是充满趣味和欢乐的。阳台上的花、果盘中的水果、邻家的小狗、节日的焰火、冬天的雪人、家里的老人、放学路上的街景、汽车、动漫画册的小精灵,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当然,要培养具有美术才能的儿童,他的生活面又不能仅限于直接生活的环境。他应该向历代优秀艺术家的创作精华学习,他需要了解人类以往辉煌的艺术成就,到各类博物馆和美术馆去,感受艺术对心灵的强大感化作用和对高尚情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能学习和了解各种绘画的技巧。这样的活动,要长期坚持,必有大的收获。

当你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心灵也会丰富厚实起来,这种变化是渐进式的,又是根本性的。一张画,是作者全部素养的总和。而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培养孩子,并不是看一张画,而是看他的一生。

猜你喜欢

画画绘画孩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我爱画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