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新中国60华诞的黄钟大吕

2009-04-21姜东波

艺术百家 2009年8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艺术特点

姜东波 方 红

摘 要: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大批反映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火红生活和火红人物的影视剧应运而生,作为文化庆典的一部分,奏响了向共和国60华诞献礼的黄钟大吕,不仅增添了国庆60周年的节日欢乐气氛,同时也为亿万观众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盘点今年的献礼片,至少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在题材选择上,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呈现出多样性;二是在视角切入上,新颖独到,敢于创新,显示出开拓性;三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剔除意识形态标签,力求真实可信,表现出创新性;四是在演出阵容上,大量启用明星大腕,确保票房和收视率。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视剧;影视艺术;艺术特点;评论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

Blow the Great Master Piece for the 60th Birthday of the New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V Series for the 60th Year's National Celebration

JIANG Dong-bo,FANG hong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大批反映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火红生活和火红人物的影视剧应运而生,作为文化庆典的一部分,奏响了向共和国60华诞献礼的黄钟大吕,不仅增添了国庆60周年的节日欢乐气氛,同时也为亿万观众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盘点今年的献礼片,至少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四大特点。

一、在题材选择上,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呈现出多样性

在解放思想的强劲推动下,影视编导们的目光更深远,视野更开阔,今年的献礼片琳琅满目,色彩纷呈,远远突破了以往献礼片题材单一的局限。它们当中既有表现新中国建立这样重大历史题材的《建国大业》,也有讴歌在黑暗岁月里浴血奋斗、前赴后继的英雄人物的《可爱的中国》、《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风声》等作品,还有歌颂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铁人》、《邓稼先》、《袁隆平》、《大河》、《大地》;有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南京!南京!》、《高考1977》、《唐山大地震》,也有讲述普通百姓追求真善美的《黄河喜事》、《走路上学》、《寻找微尘》;既有翻拍老题材老故事的《刘三姐》、《万家灯火》等旧作,也有对准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新片《惊天动地》;此外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歌颂民族团结的《卡德尔大叔的日记》、《额吉》、《鲜花》、《圣地额济纳》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大片《马兰花》、《麋鹿王》,以及视觉独到的纪录片、科教片《长安街》、《三峡伟业》、《月球探秘》等。这些视角广泛、色彩缤纷的影视片汇成了向60周年华诞献礼的文化盛宴,让人精神振奋。

由中影集团老总韩三平携众多明星完成的影片《建国大业》从题材内容到演出阵容无疑是这次献礼片中的扛鼎之作,该片着力书写1945年抗战胜利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5年波澜壮阔的史诗,紧紧围绕如何构建统一战线(召开政协会议)这一核心,呈现国共两党的分歧与命运。该片的名称、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十分贴合“国庆”的主题氛围。该片的总策划是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张和平,这位一直从事文化工作,曾经创作过《张思德》、《云水谣》等优秀影片的老同志的构想得到了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的热心支持,该片的编剧王兴东本身就是全国政协委员,这位对创作题材的选择有着特殊敏感的作家,一圆自己“政协委员写政协”的夙愿。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百忙之中阅读了剧本并作出批示,让全国政协所有副主席都来看剧本,要求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力作”。①这部具有强烈“政治背景”的影片却像商业影片一样进行运作,单镜头就多达1500个,导演韩三平、执行导演黄建新,运用自身在业界的威望和人脉居然调动了172位当红明星大腕倾情出演,无疑让这部大片增加了看点和“献礼”的分量。无怪乎圈内人管这部片子为“建国大爷”。②

今年一些优秀的电视谍战片也走进了献礼片的行列,其中突出的代表之作当属《潜伏》。《潜伏》改编自龙一的同名小说,尽管原著只有1万多字,但被抻成30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后,居然让观众丝毫不觉得有拖沓之感,这无疑得益于当红影星孙红雷的精彩演绎。许多观众表示,该剧情节丝丝入扣,人物刻画细腻饱满,是一部无法快进的片子,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镜头和细节。《潜伏》让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历史成为一个讲述过程,在具体的叙事中,把普通个人的独特经历与生存环境层层铺开,从而将历史夹缝中的事件和人物鲜活地带到了今天观众的视野中。

影片《风声》是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投拍的一部“谍战+悬疑”、尝试着商业运作的献礼片。华谊总裁王中磊断言:“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我们把影片放在这个档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献礼。我敢肯定,这部影片的题材、切入角度和艺术表现方式将让它不同于今年的任何一部献礼片。”该片导演陈国富曾对影片有过这样的定义:《风声》始于黑暗,终结于光明。由于机密情报关系到战事全局,所有人的命运均悬于一线,因此影片充满了诡异恐怖气氛。

在今年的献礼片中,选自老题材的片子也不在少数,其中代表性作品当属《南京!南京!》和《创业》。由新锐导演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在筹拍的时候就引起业内一片批评的声音,这倒不是大家质疑陆川的导演天赋与能力,而是此前拍摄的同类影片大多没有在观众中引起太大的反响。南京大屠杀这段过往的血腥历史已经成为国人心中不愿被触碰的痛楚,如果没有新意很难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然而影片另辟蹊径,加大了对人物性格多重性的展示和人物内心深处复杂性的表现,特别是选择了从一个日本军人的视角去描述这一事件,因而使它成为一部与众不同的影片。该片作为中宣部和广电总局首批推出的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并取得丰厚的票房回报,这意味着大部分国人对那段历史的审视和反思并没有结束。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和他所代表的“铁人精神”曾经家喻户晓,铁人的故事也被多次搬上银屏和舞台。在这次国庆60周年献礼中,铁人被再一次搬上荧幕。影片的导演尹力要还原几十年前本色的“铁人精神”,选择了用生活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影片开篇用倒叙的手法从当下讲起,再回忆到铁人时代的细节,最后又回到现实。因此,《铁人》不仅是怀旧影片,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励志大片,其成为献礼片也是名至实归。

二、在视角切入上,新颖独到,敢于创新,显示出开拓性

献礼片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纵观历年的献礼片,大多数都存在着题材单一,故事情节直率简单的通病,枯燥的说教和人为的道德神话,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时的政治大气候直接相关。再看今年的献礼片,切入的视角异乎寻常,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影片《南京!南京!》取材于发生在70年前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过往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也多将笔墨集中在侵略者惨绝人寰地屠杀中国千万同胞的行径上。大部分作品对这段历史只用一个“惨”字概括,并没有走进亲身经历了那场白色恐怖的人们的内心,不了解他们的身心经受了怎样的炙烤和煎熬,更不清楚犯下滔天罪行的侵略者中的极少数人,思想上是否有过挣扎。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从一名参战日本军人角川的视角切入,审视和判断所发生的一切。南京这座绝望之城和发生在这里的事件,成了影片的主角,所有人物成了配角和叙事的工具,这就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纪实色彩,表现出战争的真正残酷性。尽管片中的日本军人角川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与历来影片中的日本侵略者有很大的不同,当这位有“良知”的侵略者在体验了战争的种种野蛮之后,灵魂受到了震撼,当他把两位幸存者送出南京城之后,举枪自杀。且不说角川这个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单说陆川把侵略者作为全片的第一视角这一点,对我们过往摄制的同类电影来说是具有独创性的,从角川的视角来记录这场惨案,反而能更客观、更真实地还原事件的原貌,给人以更加强烈的震撼。

由叶大鹰执导,潘粤明、郭柯宇主演的影片《天安门》也同样选取了独特的视角。以1949年为背景的这部影片,并没有将着力点放在开国大典上,而是讲述了装修天安门城楼的过程。1949年9月2日,华北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被叫到军区政治部接受紧急任务,要求抗敌剧社舞美队在28天的时间里对开国大典上使用的主席台即天安门城楼进行整修和布置,故事由此展开。选取这样的视角,十分符合时下流行的将小人物融进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再看《建国大业》,该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如何完成“建国大业”,其标志就是人民政协会议能不能开成。该片的编导们认为,“会议”对建国至关重要,“会议”应该是影片的核心,所以这部电影就从如何克服重重障碍,摆脱反动派的大破坏、大截杀,团结和争取一切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前来参加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实现多党合作,协商建国切入,让观众从惊险情节和揭秘性故事中,感受新中国诞生时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从这样的角度切入,让人真切地觉得《建国大业》不是宣传片,是电影。

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剔除意识形态标签,力求真实可信,表现出创新性

以前的献礼片也好,主旋律影视剧也好,华表奖获奖剧目也好,最常见的通病是人物形象塑造脸谱化,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都充满激情,气势如虹。反面人物一概都是阴险、狡猾、残忍、凶恶无比。按照这种模式拍摄出来的影视剧,其人物形象必然苍白无力,打动不了观众。而这次献礼大片中,编导人员在人物形象刻画中,突破束缚,锐意创新,力求以生活的原态来塑造人物,从而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热播电视剧《潜伏》本着对人的本质欲望的尊重,对情感生活的重视的创作构想,摆脱了传统革命题材电视剧对于个人和生活领域设置禁区的做法,突破了一些主旋律电视剧的表演限制,深入家庭细节,安排了主人公余则成和翠平这对假夫妻的剧情,从原先的互相“敌视”到后来的产生爱意,表现了家庭背景下,夫妻二人的感情磨合。恰恰是有了这样的突破,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以往的献礼片和传统的主旋律影视剧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更设置了种种禁区。领袖人物总是高踞于神坛之上,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在影片《建国大业》中,编导们在着重表现毛泽东、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之外的另一条战线上的政治智慧的同时,也不忘描写这些领袖人物的“小细节”。例如,在锦州战役之前,毛泽东紧张得爬到房顶上;战斗结束之后,中共五大领袖对酒当歌,各人的性格反差十分明显,周恩来像文艺青年一般活跃,性格外露,动作幅度大,而毛泽东即使醉酒也沉稳大气,孤僻地坐在一旁;一贯温文尔雅的周恩来也会发脾气的,得悉冯玉祥遇难后,周恩来大发雷霆,怒斥我特工人员失职;国民党轰炸城南庄时,呼呼大睡的毛泽东被叫醒后不肯躲避敌机的轰炸,聂荣臻只好命令战士将穿着睡衣的毛泽东强行放上担架抬走,这里把毛泽东类似常人的“任性”、“偏执”展现无遗。献礼片对敌对阵营里的人物也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建国大业》里蒋介石的扮演者张国立并没有“形似”方面的优势,但张国立接受任务后,单节食减肥就达11斤,还阅读了大量资料,力求在“神似”方面有所突破。邬君梅14年前曾扮演过宋美龄,这次在《建国大业》中再次出演宋美龄一角,她自己说,在“形似”、“神似”之外,追求人物的“魂似”,一颦一笑把宋美龄的端庄与无奈演绎的十分到位。影片对蒋经国的形象刻画也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片中的蒋经国是一个充满朝气,满腔热血的青年,特别是在他奔赴上海整顿经济中与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的对手戏十分传神,把蒋经国这样的国民党高层人物作相对正面的形象塑造,导演黄建新说这得益于思想解放。③

对敌人营垒中的人物不做简单的处理,不用意识形态的标签去粘贴了事。电视剧《潜伏》中的李涯对党国忠心耿耿,甚至有人认为,他聪明、冷静、执着有超越余则成之处。④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范希亮,则是一名血性十足的国民党将领,作为黄埔三期6班的班长,他教会了杨立青职业军人的风范,他制定了“同窗是同窗,钢刀归钢刀”的班规,他光明磊落地执行了枪决共产党人瞿恩的命令,最终他在抗日的战场上舍身取义。敌人营垒中的这些人物不再仅仅是过去那种被定格化的阴险、狠毒、凶残、顽固的反动派,而是被赋予了复杂丰富的多重性格。

《高考1977》以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为背景,为观众真实反映了当时残酷矛盾的历史画面,展现了人们在残酷现实面前所表现出的人性光辉。片中的两个人物值得一提,一是老迟为代表的老一辈基层干部,一是以陈琼父亲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老迟是一个典型的基层干部的形象,他执着的耕耘在第一线,在他的观念里,只有朴素的奉献和服从,所以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必须紧遵组织纪律,严格按规矩办事。而作为同龄人的陈琼的父亲,一早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但长期的迫害和压抑并没有泯灭他的人性,也没有使他丧失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面对大家争相报名参加高考的现象,老迟在矛盾中百般阻挠,而陈父却怀着对知识的虔诚和一个父亲最真切的爱,毅然用行动去支持大家,这样的人物塑造也同样颠覆了传统。

对铁人王进喜的形象塑造,作品的编导者基于这样的认识:铁人生活的时代虽然远离了我们,但是铁人原本具有的无私、友爱、互助、坚韧的这些优秀品质永不过时。但是,今天进行这样的教育,必须抛弃干巴巴的说教,寻找新的突破口,让铁人从原先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坛上走下,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走进观众。从“铁人精神”到今天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铁人的故事和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

四、在演出阵容上,大量启用明星大腕,确保票房和收视率

明星大腕倾情加盟出演,票房收入丰厚,收视率也创下新高,是今年众多献礼影视剧的又一突出亮点。

吸引影视明星和当红大腕热情参与的原因,首先是国庆60周年和“献礼片”这样的重大主题。随着中宣部、广电总局提出拍摄国庆60周年献礼片的计划后,许多明星大腕怀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跃跃欲试想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一些投资人、制作人、发行公司都卯足了劲为2009年9、10月份的“荧幕上看祖国”准备着。正如上影副总裁江天云所说,国庆60周年献礼是一次“电影界的大阅兵”。在这次大阅兵中,在普天同庆、群星参与之下,中国电影的双重属性——政治与经济,主旋律与票房均获得了丰收。明星大腕的踊跃加盟,其次还缘于大牌导演的人脉和威望。以《建国大业》为例,该片导演韩三平圈内人尊之为“韩爷”,韩爷振臂一呼,明星们当然趋之若鹜。《建国大业》集中了大陆和港台地区172位明星大腕的倾情加盟,而且半数以上是零片酬出演。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冯小刚、姜文等众多知名导演演员分别扮演了重量级政治人物。陈凯歌、陈可辛等亦加入导演助拳。大名鼎鼎的章子怡只是一名连台词都没有的文化界代表,刘德华只能饰演一名副官,成龙、陈道明、葛优等大明星只客串了一些小配角。超强的明星阵容使《建国大业》成为最具人气的主旋律影片。除《建国大业》外,走明星集聚路线的还有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风声》、《铁人》等。

明星大腕的扎堆加盟,曾经受到过非议,被指责为“过火的商业炒作”,但是事实证明,大量启用当红明星大腕是可行的,它至少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坐在屏幕前,感受主旋律。同时明星出演也是影视剧艺术水平的保证。有这样一个小例子:著名演员姜文在《建国大业》中扮演毛人凤这个角色,他做了很多功课。第一天到剧组,做了一个撅着屁股敬礼的动作,导演黄建新感到有点怪怪的,姜文说,导演你错了,国民党其他将领都是留学英美的,而毛人凤是留日的,他的所有动作都有日本味。这个动作一做,性格一下子就出来了,黄建新很感动,认为好演员就是好演员,除了天分还有就是用心。⑤

同以往献礼片不同的还有,今年的献礼片尽管数量居历年之最,多达50部,但其中不少都斩获颇丰,赢得了较高的票房和收视率。据《文化月刊》报道,影片《铁人》5月份上映以来,在《南京!南京!》和《变形金刚2》等中外大片的夹缝中,仍然博得了2000多万的票房,这对不到1000万投资成本的献礼片来说已经是成功的了。江苏电视总台斥资5000万创作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6月2日在央视黄金剧场开播,头三集就创下较高收视率,根据索福瑞公司发布的全国23个重点城市的收视数据,首日三集联播的平均收视率为1.85%,且节节攀升,第3集已升至2.05%,呈现高开高走的收视态势。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潜伏》其收视状况更是惊人,据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透露,该剧的平均收视率高达8.5%,并以14%的超高收视率完美收官。今年“五一”前后上映的《南京!南京!》票房高达1.7亿,创下了同类题材票房的新纪录。另据《南京广播电视报》透露,《建国大业》的票房更是了得,高达4.1亿。《风声》的票房也达到2.2亿。由拥有“票房不败”神话的冯小刚执导的另一部献礼片《唐山大地震》,虽然还未面世,但冯小刚已经在唐山的发布会上放出豪言:这部电影会有5亿票房。

今年的献礼片从总体上说,取得了非同寻常的业绩,奏响了新中国60华诞的黄钟大吕,在普天同庆之时,为国人奉献了一席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年的献礼片已臻完美,无懈可击。我们应该看到,献礼片中还有一部分制作不够精美,至今沉寂无声,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这种空冠“献礼”之名,而远离观众的“献礼”,只能是一种表面的“献礼”。即便是一些颇受美誉的大片,也暴露了不少草率、简单的凿痕。如有些镜头直接从以往电影的片段中截取;人物出场太多,消减了人物的厚度和深度;人物的快速过渡又很难呈现构成历史的那些惊心动魄的肌理。著名评论家解玺璋,在谈到衡量电影真正的标准时指出,“艺术的目的在于去除俗常之蔽,以恢复洞见和更高的人文关怀,其状态应该是震撼、省悟、恢复记忆以及痛苦之澄明,其根本在于重建自我与世界之关系,这是电影应达到的最高的艺术境界。”⑥在回顾总结60华诞献礼片之时,我们希望我国的影视工作者坚持内容探索和形式创新,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奉献更多的优秀作品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① 王慧《解读〈建国大业〉》,《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10期,第1页。

② 陈鹏《〈建国大业〉:让主旋律更精彩动人》,《瞭望》,2009年第38期。

③ 王慧《解读〈建国大业〉》,《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10期,第1页。

④ 吕辛福《电视剧〈潜伏〉热播的原因浅析》,《电影评介》,2009年第18期。

⑤ 《我拍的不是宣传片,是电影——黄建新谈〈建国大业〉》,《电影世界》,2009年第9期。

⑥ 解玺璋《衡量电影真正的标准》,《瞭望》,2009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艺术特点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战马》之马
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