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软第四维

2009-04-21

互联网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天文研究院亚洲

武 佳

联合实验室是微软与高校交流的平台,是培育智慧火种的又一源头,也是微软为延续技术创新而插上的时间轴。

“这是我第二次来微软亚洲研究院了”,还在中国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熊志伟向记者描述着接触微软的过程:“第一次是大四的时候,我来微软做毕业设计;第二次是一年前,我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生。”能深入微软研究院学习与研究,熊志伟的经历让许多同学羡慕,但这个机会为什么会落在他头上?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中科大设立联合实验室,而我研究的领域刚好和实验室项目契合。”熊志伟笑着说。联合实验室计划一直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的重点项目。早在盖茨1998年访华的时候,这位微软灵魂人物就被中国学生的才智、激情与创造力所吸引,也正是源于这次访问,坚定了微软在中国建立基础研究院的决心。微软亚洲研究院似乎和中国高校有着天然联系,联合实验室好似这种联系的象形化。

通过联合实验室,微软将产学研巧妙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台作模式。“通过具体的研究课题,把优秀研究人员聚集在一个平台之上。平台高密度的创新性又吸引了各方面更多的支持,从而有效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微软高校关系中国区经理张高对记者说。

这个模式为微软在品牌、市场渠道、研发机构之外开辟了第四空间,这个空间好似微软的新磁矿,为微软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资源。

与牛郎织女相逢

问及微软与高校共同研发的项目中哪一个成果最令人印象深刻,张高回忆起了2008年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峰会上展示的微软虚拟天文望远镜(WWT)。对于天文爱好者,探索星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天气、地点,甚至笨重的望远镜镜头有时候都能成为与星星亲密接触的障碍。现在这些障碍都可以轻松绕过,互联网会帮助揭开笼罩夜空层层面纱,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而已。

计算科学就是那么神奇,它可以和任何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庞大的数据库和准确的计算从而推动学科的纵深发展。其实,微软虚拟天文望远镜是微软推出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在线可视化系统,“这个平台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开放接口,用户可以将自己所观测到的天文数据通过它共享给全球所有的天文爱好者,”张高解释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通力合作,将牛郎织女星的变迁轨迹等中国天象的天文数据整合到微软虚拟天文望远镜中,呈现给世界天文爱好者一片中国的天空。”

如果身边有一台联网电脑,只要登陆相应网站、安装免费应用软件,如同夜空一般的用户界面就会引导用户观看这一过程。跨学科的合作使中国古代星宿图谱数据丰富了WWT背后的数据库,神秘的东方天文遗产将在世界的天空复活。

让普通人去探索夜空,一项看起来怎么都和微软不搭界的事情,通过微软与高校共同推进的项目实现了。

做有用的研究

企业研究院通常是连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桥梁,其对产业的需求更加敏感,同时也在踏踏实实做学术研究,让学术和产业靠的更近。

在接管高校关系工作之前,张高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用户界面组的一名研究员。他的第一个项目是解决中文输入法的问题,在1999年,汉字输入远没有现在便捷。在学生时代就从事于人机交互的张高并不觉得这个项目有多么了不起,但研究院的一个估算打消了他原有的想法:中国有一亿多用户需要汉字输入法,如果把汉字输入的效率提高10%,为用户节省的时间要超过开机时间的总和。从那时候起,一个想法出现在张高脑海中:不论项目大小,一定要做对用户有用的研究。输入法项目取得成功,并申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一个美国专利。

如果继续做研究的话,钻研的可能是一个个细分领域,但张高想要了解更多,旺盛的求知欲推动他去探索整个微软的研发体系。这个时候微软高校关系部有一个机会,让他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来了解、推动微软最新技术。2000年,张高开始考虑职业转型。“从事高校关系工作不仅满足了我各方面的好奇心,而且真的帮助了许多的学生和教师,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在张高眼里,从事高校关系仍然是一项研究,研究领域从人机交互转变到了人人交互,这项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很有用。

研究员的经历让张高在处理高校关系上如鱼得水。一方面,微软的技术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高校关系也一样,在项目的选择上,张高他们并非一味的向外“推广”项目,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项目来满足学生、教授的需求,实现微软亚洲研究院和高校研究的双赢;另一方面,在高校关系的处理上,研究院更倾向于考虑合作项目对学术界、对学生、对微软研究的帮助。

英雄出少年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基础研究,但对青年人而言机会还是相对较少,微软的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就是在青年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谈起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项目,张高滔滔不绝,他还特别提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长城计划”。

“长城计划”是微软公司和教育部在2002年共同推出的支持中国高校的全面合作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接纳实习生、派出客座教授等方式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项目。“‘长城计划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我们连续五年获得教育部的特别贡献奖,创造了校企合作不断创新的模式。”张高语带自豪。

跨国巨头纷纷将实验室带人高校,微软每年接收200~300名像熊志伟一样的实习生,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交流与创新的开放平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经历对我将来的职业生涯非常宝贵——如果进企业的话,可以缩短磨合期而更快上手,如果做研究的话,微软的导师本来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在这里能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熊志伟说,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陈雪锦、何因、栾青和齐国君还因表现优秀,被邀请到比尔·盖茨家吃烧烤,和盖茨一起探讨科技的未来。

微软已经不满足于IT领域,在一切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想要逐步往其他行业渗透,与高校联合研究不失为一条捷径。IT与技术和其它产业渐渐交织在一起,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节能、医疗以及一些跨学科的社会问题是微软关注的下一个领域。高校关系项目帮助微软把面向未来的人才资源更好的集中到“第四空间”,为微软乃至整个IT产业的长线发展贮备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天文研究院亚洲
天文篇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云端旅行
嘉宾邵青
天文冒险
天文与地理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3D打印研究院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