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歌音乐那些事儿

2009-04-21侯大银

互联网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用户界面李开复唱片

侯大银

谷歌音乐搜索的正式发布。牵动着音乐界和搜索界的每根神经,而很少有人知道,谷歌为该产品所做的很多事情。无关音乐。也无关搜索。

2009年月30日下午,胡宁和同事一起走出发布会现场,尽管奋战两年多的音乐搜索终于正式发布,但她心里仍然战战兢兢,她急切地想知道用户的反应,想看到自己和团队努力的回报。

谷歌音乐搜索近日正式上线,全新的用户界面、独特的搜索方式、110万首获得正版授权的歌曲量成为谷歌研发团队的骄傲。

但是,在提到这些特点之前,不论是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还是负责音乐搜索的谷歌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产品经理洪峰、技术带头人胡宁乃至整个音乐搜索团队,都承认现在的成绩来自于不懈的坚持,对正版的期望、对技术的笃定、对合作伙伴和用户的承诺。那些发生在产品背后的故事,能够完整的演绎以上的形容词。

作为谷歌音乐搜索的技术带头人,胡宁对自己怎样从纽约回到北京,加入谷歌中国音乐搜索团队依然记忆犹新,她依然还真切地感受着发生在这个团队的点点滴滴。

曲折诞生

2007年11月,胡宁在林斌的劝说下,从谷歌设在纽约的办公室回到北京,出任谷歌音乐搜索技术研发领队。当时,胡宁发现这个仅仅只有3个人的团队,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尝试,而这些尝试完全没有结果。

这样的结果并不足为奇。因为,当音乐搜索在中国互联网搜索中叱咤风云,并为百度等搜索引擎带来份额巨大的用户时,谷歌中国没敢进入这一令人争议的领域。直到2007年,当时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助理的郭去疾和产品经理洪峰走进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办公室。

郭去疾和洪峰的想法让李开复有些怀疑:正版且免费。这对于音乐和搜索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结果。而巨鲸音乐网的音乐资源和谷歌的技术让李开复给了洪峰等尝试的机会,林斌被任命为这个产品的总监。

林斌组建团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立刻将胡宁从美国请回来。但胡宁也有不少无奈,她告诉《互联网周刊》:“我们当时并不十分明确研发的方向,这其中也有迷茫。”

“但是,幸好开复和林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其他团队的配合。最关键的是,我们都相信正版并且免费是件好事,是件值得我们努力去做的事情。”在胡宁的回忆中,困难之外,更多的是坚持。

胡宁和团队成员坚持的结果是:2008年8月,谷歌中国发布了音乐搜索测试版,其主要是在巨鲸音乐网提供的正版、但歌曲数量不多的平台上,提供歌曲,歌手搜索,以及免费试听服务。

谷歌进入音乐搜索领域,引人关注的在于它进入的方式:正版、免费。让人期待的是,它如何说服大部分的唱片公司,如何发挥技术的优势,给用户提供不同的搜索体验,而不是跟其他搜索引擎同样的界面,同样的搜索方式。

当时,谷歌的团队当时也并不否认该产品存在的不足。林斌在产品测试版发布后的第二天承认,整个产品设计还是很稚嫩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歌曲的数目不是很全,有一些可以下载,有一些不能下载。”但他同时表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下决心长期投入这个项目,和巨鲸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

“我们当时看到了问题,在测试版发布时,已经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工作。”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胡宁说,她更期待的是下一次结果的呈现。

终于,胡宁等到了谷歌音乐搜索盛大的正式发布。

10%的呈现

2009年3月30日,全球各大唱片公司聚首北京庆祝谷歌音乐搜索新版上线,现场的热闹和人声鼎沸堪比一场娱乐盛事,而相比2008年8月谷歌音乐搜索测试版的低调问世,这之间的改变,不仅仅在于正版音乐的数量,还有用户界面、搜索体验的改善,更有一份理直气壮的底气。

谷歌中国和谷歌全球都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谷歌中国的一个拳头产品,也为谷歌全球的音乐产品研发开创先河。谷歌音乐团队在这9个月中,在歌曲数量、用户界面、搜索方式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吸引唱片公司加入,是增加歌曲数量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谷歌与巨鲸的合作甚为紧密,连李开复都亲自出马,与唱片公司商谈合作事宜。与索尼唱片公司的签约,就是李开复与陈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2008年8月发布测试版时,四大唱片公司中的三大唱片公司中,除了索尼唱片公司都已经答应与巨鲸合作。

此后,正如陈戈所说,得以说服众多唱片公司的原因,70%的理由来自谷歌:“因为谷歌已经证明了,它在一个免费的应用上(搜索)怎么赚钱。”所以,在说服索尼时,李开复亲自去了纽约,最终促成了合作。

随着四大唱片公司的加入,其他唱片公司也陆续答应了陈戈的邀约。至今,已经有140家唱片公司在谷歌音乐搜索平台上提供正版免费音乐。这其中包括国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他们为谷歌音乐搜索提供了110万首正版授权的歌曲,与巨鲸网以广告分成模式合作。不过,据谷歌方面透露,由于人工的原因,目前谷歌可以使用其中35万首,在随后的几个月内会逐渐扩展到110万。

除了与巨鲸音乐网共同吸引唱片公司的加盟,谷歌的主要工作仍然集中在对搜索技术的研发上。据胡宁介绍,在发布测试版时,许多更新的研发已经展开,团队的主要工作在于细化用户体验。

从搜索的方式上,团队从节奏、音色、音调、歌手、年代等方面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搜索条件选项,以更接近地找到想要的歌曲。在寻找歌曲相似性的过程中,胡宁和团队成员们,往往为了一个数学公式而冥思苦想。“吃饭想,睡觉、刷牙时都在想,第二天我兴奋地告诉大家想出来了。”胡宁的兴奋溢于言表。而团队的另一个成员路羊,主要负责声音特质的搜集和归类,在这几个月中,他听了几千首歌,以至一听到朋友说要去K歌他都会条件反射式的抗拒。

不过,让胡宁和路羊兴奋的是,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除了李开复和林斌的支持外,还有来自谷歌全球的工程师的配合。胡宁特别提到了在苏黎世的一位名叫Oliver Gille的工程师,他主要和胡宁联系,探讨搜索在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用户感受最深的应该是谷歌的“泡泡挑歌”,形式新颖且别致。据胡宁介绍,这个泡泡来自谷歌内部UI(用户界面设计)团队的建议。“我们自己在技术上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用户界面方面,我们考虑得少些。这时,UI组的同事就会为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在用户界面的上端和下端都同时增设全选按钮,我们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胡宁很高兴团队间的默契配合,给谷歌用户界面增添新的亮点。

而整个用户体验细化的工作中,胡宁体会最深刻的是,给用户提供一个

良好的体验习惯。“以前的音乐搜索培养了用户一些不好的习惯”,胡宁认为用户在使用音乐搜索过程中查看下载速度、文件大小、频繁地找链接地址等习惯影响了用户对于音乐搜索的体验。“我们以前都有这种感觉,搜索歌曲后,往往出来一大堆列表,并且不知道哪些链接是可用的,所以我们会从下载格式、速度方面来做选择”。胡宁在分析用户习惯后认为,谷歌统一的MP3格式和唯一指向能够保证用户的体验。但也有分析者认为谷歌应当提供更多试听和下载的格式。

在以上这些功能展现在用户面前后,林斌认为可以给谷歌的音乐搜索打到80分,但作为技术带头人的胡宁却透露,谷歌音乐搜索在技术上要做的,起码还有90%。

90%的期待

“我们现在做出来的,其实只占我们想做的10%”,胡宁的话中透着信心,也让人满怀期待和猜想:剩下的90%中会有什么?谷歌还会展现给人们什么?是音乐的数量,搜索的方式抑或别的什么?

在这些猜想当中,关于谷歌音乐搜索最直接的疑问就是,谷歌中国音乐搜索的推出,会引发谷歌在全球上线这一产品吗?面对这样的提问,胡宁对《互联网周刊》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划。

而对于音乐搜索方式的改进,谷歌中国研发语音搜索的传言不久前已传开。谷歌的音乐搜索也将能通过哼歌来实现吗?

在国外,已经有针对语音搜索的音乐搜索引擎。Midomi就是其中一个,它是总部位于硅谷的MelodisCorporation推出的一款依靠哼唱歌曲旋律来搜索歌曲信息的搜索引擎,可以让用户通过哼歌来找到自己想要的歌,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用户的声波与数据库里已有人声声波的匹配来查找相似歌曲,其最大的难度在于数据库的积累。

博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机器学习的胡宁当然知道这个搜索引擎,她还知道斯坦福等大学在语音搜索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她并不否认谷歌音乐搜索会同样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同时,如果谷歌中国想要往语音搜索方面发展,谷歌全球在手机语音识别方面的经验也完全可以助谷歌中国一臂之力,该技术自去年11月开始,已经正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但是,相对于外界的“音乐搜索”之称,胡宁更愿意把谷歌的音乐搜索服务称之为“音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技术上可以说不存在问题”。如果用户需用音色、音调等搜索方式以外的其他选择,谷歌音乐搜索团队将会再次改进。

其实,关于音乐搜索的种种期望,都在林斌的一句话中有了看似明确的方向——跳出纯文字搜索。“纯文字的搜索做了很多年,大家都很懂了,将来能不能跳出文字,用更自然的方式,把时间、地点、人物都结合在一起,把搜索做得更人性化,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用户界面李开复唱片
微软新专利展示可折叠手机设计
物联网用户界面如何工作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计算机软件用户界面设计分析
李开复:骂并信任着
用Android Fragment技术实现多级选项列表
“病变”的李开复
一半唱片
自制 冰唱片
每天举一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