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终端越来越少?

2009-04-21崔婷婷

互联网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诺基亚浏览器终端

崔婷婷

这个“少”并非数量意义上的匮乏,而是在融合中经过标准统一后的“秩序”。

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移动智能终端家族里,究竟谁能成为“一家之主”?是机身小巧的智能手机?物美价廉的上网本(Netbook)?抑或是上网方便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动互联网设备)?

作为FMC(固定与移动融合)的最后环节,“移动”与“互联”不断深入的融合无疑是移动智能终端始终追求的目标。从拍照、音乐功能,到移动E-mail、移动文档处理功能,再到移动电视、GPS功能,移动智能终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功能融合热潮。

诺基亚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将他们的移动设备作为主要的相机使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预言一个具备音乐功能的移动设备将会取代他们的MP3播放器;半数以下的人们希望将移动设备与他们的家庭电器相连。

移动互联网在高速发展,厂商们对智能终端迸发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智能手机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的身价便从来没有下滑过,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厂商,惠普、宏籍等PC厂商,甚至搜索引擎老大Google,都已经涉猎其中,甚至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随着华硕Eee PC宣布与英国T-Mobile达成捆绑3G网络销售合作协议,短短时间内,惠普、戴尔、联想、微星、海尔等几乎所有一二线PC厂商均大举杀人上网本市场。一时之间,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最终标准究竟是上网本还是智能手机,人们争论不休。还有观点认为,比笔记本便宜却比智能手机更方便上网的MID才更有可能成为主流智能终端,而多普达推出的超大U1000智能手机(身形及使用已接近MID),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然而,对于用户来说,谁将成为智能终端的最终标准并不重要,他们更希望拥有一个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而对于智能终端来说,在实现FMC的过程中,它们还存在着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比如形形色色的标准不统一。

完全不同于桌面PC时代的垄断,智能手机显然面临更多的麻烦。智能手机浏览器的成员除苹果的iPhone、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 Mobile以及谷歌GI手机的Android等4大手机操作平台自带的各种浏览器之外,UCWEB、Opera等建立在各种操作平台上的专用手机浏览器软件也风起云涌。由于每一款手机都有着不一样的硬件配置,而人们又总希望手机浏览器的显示模式能够与通过PC上网的效果尽量一致,这就使智能手机浏览器的标准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8年3月12日,《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一直以来,各厂家的手机终端用户,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型号手机的终端用户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各不相同,此项标准的推出显然会大大方便我国近七亿使用手机终端的用户。

目前,手机的显示屏、红外线、蓝牙等外部接口大多仍不能实现共用和兼容,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移动智能终端自身的发展。事实上,不管是手机也好,MID也好,还是各类智能终端也好,标准的统一都是大势所趋。

智能终端的许多特性与PC极为相似,操作系统、运行平台、用户界面等的重要性正越来越突出,从PC的发展之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经验:要顺利完成向智能终端的转换,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当一个有着统一协议和接口的平台诞生,移动“变形金刚”才能变幻出丰富的形态。

猜你喜欢

诺基亚浏览器终端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诺基亚,除了情怀我们还要诚意
完美终端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诺基亚上海唯一的旗舰店关门 销量排名已跌出前十
诺基亚应用商店前3月下载量仅1000万次
浏览器
lE8设置技巧大放送
如何防范终端销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