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2009-04-21云丽华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课外文言文笔者

云丽华

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身的。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几年来笔者潜心探究教法,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探索诱发课堂活力、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的阅读方法,实践运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的教学模式,开展以合作→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法灵活生动,诱发课堂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依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自始至终以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调整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如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换位教学法,放手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学,学生不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而是大方的走上讲台授课的小老师。在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一课中,笔者采用了音乐欣赏法,先让学生播放各自喜爱的音乐片断让大家共同欣赏,说出自己认可的华章,并阐述喜欢的理由;笔者再播放课文中所出现的音乐片断,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走进作者的声音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和文学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展现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参与和展示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求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悟理,在悟理中体验人生价值,让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它应有的活力。

2训练扎实多样,培养自主能力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其知识更为重要,而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生而言,则需要一个扎实多样的训练过程。为此,笔者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2.1早下手,抓反复

七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就分发给他们一套由笔者自己编写的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材料,让其在空余时间背诵,并将这些内容定为期末检测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对于文言文的教学,笔者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时,就让其彻底弄清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各种语法现象,刚开始花费的时间较多,难度较大,甚至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只要第一学期坚持下来,到了下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明显增强,老师达到了“从教到不教”的显著效果,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用活教材,以“本”导学

笔者非常重视利用教材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文言文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现代文精读篇目,让学生多读精练,教给学生学习理解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略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

2.3分步训练,写好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新课标,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命题作文逐步过渡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事、景写起,改变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无米下锅”的现象,让学生形成好作文就在身边的概念。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分步训练中得以提高。

3课外补充拓展,提高文学素养

笔者充分挖掘课外资源,精心组织设计,将学生从课堂“樊笼”中解放出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3.1课外广泛积累

笔者坚持开展七年级“每日一成语”、八年级“每日一警句”、九年级“每天一口头作文”的竞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展了知识面,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3.2课外大量阅读

指导学生收集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他们课外广泛阅读,并在自制的阅读卡上作好心得体会记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

4发挥复习效应,提升综合能力

笔者把临近毕业的后期综合复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目标,优化复习训练程序,将原来的零散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率。

4.1课外“炒原饭”

九年级上期,家庭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的内容为主,然后分次进行测试,不合格者课外单独辅导。

4.2专项复习

对文言词语、文学常识、现代文阅读及古诗文赏析等,进行归类专项复习,并辅之配套测试,检测复习效果。加强限时作文训练,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提升学生临场作文能力。

4.3热门话题讨论

笔者常将报刊和互联网上的社会热点话题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如“上网的利与弊”、“追星的苦与乐”、“怎样和父母交流”等,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这种讨论虽然占用了一定时间,并且与考试内容联系不大,但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效果尤佳。

4.4适度训练综合测试

为检查复习效果,同时避免重复操练,笔者对众多试卷进行综合,自己命制适合我班学生水平的试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测试能力。

教无定法,但有方可循。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用好用活教材资源,认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不断总结提升,就一定能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迎来语文教学万紫千红的春天。

猜你喜欢

课外文言文笔者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