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009-04-21谭礼果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概念学习教学应用

谭礼果

【摘要】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模式是通过概念的同化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概念学习 同化 教学应用

奥苏贝尔是当代美国的著名教育心里学家。他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都致力于有意义言语材料学习与保持的研究,并建立起了他的宏大关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其关于概念学习的理论对于今天我们高中政治课中的概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概念学习

要了解概念学习,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概念。在奥苏贝尔的理论中,所谓概念亦即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它是类与类,类与事物相区别的关键。而概念学习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概念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同时也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学习者学习概念也就是要学会用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代表特殊事物的学习。

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中,无论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每一门学科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毫无疑问这每一门学科也都拥有大量的概念与范畴。而这些概念与范畴不仅是本门学科理论的基石,同时于是敲开本门学科大门的钥匙。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建立起来的关于各门学科的概念与范畴基础将是他们同化本门学科更深层次的知识与理论的图示框架,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了。

二、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的心里过程

在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中,他将概念的习得分作了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也较深刻的揭示出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所谓概念的形成,即指儿童获得最初概念的过程。它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并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的一种心里过程。在儿童知识图示形成过程中,概念的形成是最早发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心里过程。从儿童刚出生的那一刹那,从刚一睁开眼睛时,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便开始发生了。虽然其概念形成是模糊的、不系统的但是这样的心里过程确实发生了。而且这之后各种概念便以其不曾处理过的图像注入进儿童的大脑构成儿童未来同化与处理其他概念的基础。

在中学中,儿童的概念形成依然在发生着。一方面儿童通过课堂获得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构成儿童同化其他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也通过课外其自身生活体验,不断的以归纳的方式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其共同属性来不断的丰富与修正他的知识图示。

所谓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其认知结构中过去建立起来的有关概念或命题图示理解新知识的过程。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心里过程呢?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亦即就是儿童将其习得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藕合,从而扩大原有知识的过程。如儿童学习了哺乳动物这个概念其特征是胎生、哺乳含义后,看见了一个新概念:大象,于是儿童便将大象这个概念融入哺乳动物这个图示并扩大其范畴的过程。再如儿童学习了商品这个概念后,便依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便可以将其来自生活的“理发”的观念纳入商品这个范畴并扩大商品这个观念在其头脑中的范围。这样的依据头脑已有的知识图示同化新观念的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奥苏贝尔将其称作知识同化的过程。儿童知识同化过程是中学生主要的知识习得的过程。

儿童概念同化知识的过程分为下位学习的同化模式、上为学习同化模式与并列学习同化模式。下位学习同化模式即指新知识相对于头脑中原有概念图示为其下位关系时,已有知识结构包含新知识的过程。上述的关于“哺乳动物”、“商品”的习得模式便是下位概念习得模式。而上为概念同化模式即指在儿童原有认知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其于内的更高命题。这就是上位学习理论。同样以商品为例,在学习商品概念前,学生就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商品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由于是具体、千差万别的,其共同属性却不为学生所认知。因此学生学习“商品”这个概念也就是在其丰富的、具体的、感性的商品的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其与内的上位概念。

在中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上位概念的学习是及其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上位概念学习不仅大量发生,而且上位概念学习还可以解释学生学习困难等学习现象。因为学生学习困难可以看作是学生同化知识的困难,而其同化的困难来自于学生已有知识图示的缺乏。比如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困难便较好的证明了奥苏贝尔同化理论。我国中学生由于缺乏英语本土发音中的大量的、关于连读、弱读、变音、变调等语音知识图示,所以学生在英语听力中期望通过大量的听来促进听力便显得事倍功办。

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同化模式的第三种则是并列学习同化模式。所谓并列学习同化模式即指学生新习得的概念与其已有认知结构图示呈非上下位关系时其知识同化过程。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便是学生借助于并列学习同化模式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最后归纳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他的同化学习理论中的两个关键点是:一、学生学习前知识图示的准备。二、学生学习中同化知识的心向。亦即我们一直所要求与谈到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虽然并不能完全的描述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是他所构建的学习理论却很好的解释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并且对于我们教育者的教育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较深刻的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心里过程。其在我们教学中的指导方面具体体现为:一、要找到新知识的同化点。第二、新旧知识要相互作用。第三、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联系中学政治教学必须要做到以上三个要点。我们以中学哲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物质”概念为例来探索奥苏贝尔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出现组织者(说明物质的含义)(给予学生以上位概念观念)

其次出现物质的较多具体模型与材料。这些东西可以是课堂上就近取得,并可以为学生所熟悉。(激发学生原有下位概念知识图示,为进一步学习“物质”这个概念作知识准备。)

进而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举实例,通过实例让学生归纳原有知识图示的共同特征:可见的、可感的、可闻的。从而推导出:“客观实在”这一上位范畴。

教学继续推进:由于学生获得的“客观实在”是一个上位概念,此一概念刚藕合进学生的知识图示时是不稳固的。而这一概念在稍后知识的分化中,其刚获得的不稳固的上位概念会向着先前的下位概念偏移,亦即遗忘。所以在这一步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尽可能多的下位概念来巩固先前刚获得的上位概念。因此,继续出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不曾有的下位概念:场、波、虚空、时间、反物质——扩大学生对于下位物质概念的丰富,制造学生对于物质概念的矛盾,激发学生内心的认识冲突,从而奠定学生同化物质概念的心向。而且借助于下位概念巩固学生对于“实在”这个上位概念的认识。

继续推进呈现下位内容:鬼、天仙、猪八戒——丰富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来源于物质,依赖与物质。

最后小结:指出物质概念,并对于学生头脑已有的物质作肯定与否定的区别。并且可以要求学生复述物质概念。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扩大下位知识的同时巩固物质这个上位概念。

我们可以再以教学“国家”这个政治名词为例来探索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

给予组织者,呈现国家这个词的含义。指出国家是指在一定所辖范围内拥有一定疆土并享有主权的事物。

分析国家的要件:一定所辖范围、一定疆土、享有主权。

给予国家的熟悉的例子:美国、日本、加拿大。要求学生依据国家要件分析并判断这些下位概念。这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图示,找到新旧知识的同化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下位概念的学习加强上位概念的融入。

再其次给出:香港、澳门、台湾,要求学生作否定例证的判断。

最后再回到国家这个上位概念。与学生共同复述国家这个概念。这样学生在肯否定的判断中,在下位概念的巩固过程中达到加强上位概念的学习。

——————

参考资料

①【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

②何雪玲﹒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08﹒1﹒

③韩亚梅﹒奥苏贝尔学习教学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④濮江伍小红.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概念学习教学应用
追求概念的“精致”构建
户丹丹:趣味引入,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有深度”
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分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国外关于相异构想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