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海明威《杀人者》中杀手形象塑造中的语用学角度阐述

2009-04-19陈华东

岁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麦克斯艾尔尼克

《杀人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早期名作。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往往用对话来代替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但是,整个叙事过程依然是跌宕起伏、别开生面、引人入胜。[1]对这篇名作的分析大多从叙事、对话以及冰山创作理论等角度、,探讨作品思想和主题。而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其对人物对话进行分析,探讨两位杀手的形象刻画研究是本文的一种新的尝试。

一、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

在语用学所涵盖的内容当中,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口头交际即会话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而无论是会话所表达出的字面意义还是隐含意义,都可以通过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进行科学地分析。在语用学中,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提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这种双方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还包括四条准则(maxims)。具体为: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达到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量;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即不多也不少。

2.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不要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的话;不要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

3. 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者要紧扣主题,讲话要有关联,即不讲离题的话。

4.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交谈双方应避免引起歧义和晦涩难懂的话语,讲话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2]

小说的一开始,就简明扼要引出小餐馆里来了两个人,服务员乔治上前接待。

“你们要吃什么?”乔治问他们。

“我不知道,”其中一个人说。“你要吃什么,艾尔?”

“我不知道,”艾尔说。“我不知道我要吃什么。”

从会话含义原则的角度来分析,两位客人对侍者乔治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关联准则规定了说话要贴切,不说和话题无关的话。既然是来到了饭馆并在柜台前坐下,那么对于要点什么饭菜的问话,用“我不知道”这样话来回答,显然偏离了话语的主题,听起来答非所问。这不免让人们对他们来餐馆的目的产生猜测和怀疑,而这两位客人已露出不同寻常的端倪。

“我要一客烤猪里脊加苹果酱和马铃薯泥,”头一个人说。

“烤猪里脊还没准备好。”

“那你干吗把它写上菜单呢?”

“那是晚餐的菜,"乔治解释说,”六点钟有得吃。"

乔治瞄一眼挂在柜台后面墙上的那只钟。

“五点啦。”

“钟面上是五点二十分,”第二个人说。

“它快二十分钟。”

“浑蛋钟,”头一个人说。“那么,你们有些什么吃的?”

“我可以供应你们随便哪一种三明治,”乔治说。“你们可以要火腿蛋,熏肉蛋,肝加熏肉,或者牛排。”

“给我来客炸仔鸡饼,配上青豆,奶油生菜和马铃薯泥。”

“那是晚餐的菜。”

“我们要的,样样都是晚餐的菜,是吗?你们就是这么做生意的。”

以上会话中,就点菜的问题,服务生和两位客人之间有没有能够顺利地完成交际的目的。从两位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对合作原则中数量准则的违反。数量准则要求会话双方在交流时提供适当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即凡是交谈的双方要求或期待一方所说的,那么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但不能把对方不要求或不期待的也都说出来。乔治对对方的问题进行一一的回答,实话实说,信息量没有过多或过少。而客人先是“那你干吗把它写上菜单呢?”表现出不满。对乔治所说的六点钟才有晚餐菜的回答,不作理会而是看表指出时间为五点二十。接下来对表不准的回答,又爆出“浑蛋钟”的粗口都有超出适当性之嫌,显得极为不礼貌。而当乔治明确说明有哪些菜品有供应时,“给我来客炸仔鸡饼,配上青豆,奶油生菜和马铃薯泥。”则显然对乔治的话充耳不闻,不仅信息过量而且也不关联。可以看出其故意而为之之意。“我们要的,样样都是晚餐的菜,是吗?你们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也已明显表现出其不满和埋怨之意,但是有意借题发挥,挑理的意思也是跃然纸上。接下来:

“有啥可喝的?”艾尔问道。

“啤酒,葡萄酒,姜汁酒,”乔治说。?

“我是说你有啥好喝的?”

“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

“这是个买卖私货的城市,”另一个人说。“人们管它叫什么来着?”

“山高皇帝远?管勿着。”

“可听到这说法吗?”艾尔问他的朋友。

“没有,”那个朋友说。

上述对话中明显体现出对关联性的违反。乔治的回答针对“可喝的”。但是从艾尔的再次发问中的“好喝的”的强调,可以看出明知没有自己想喝的,还要明知故问。当要求不能满足时,就进一步违反质量原则。质量原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即说话人要说真话而不能说假话或无根据的话。然而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个买卖私货的城市”就显然成了无根据,也与会话内容无关的话,目的是借题发泄心中的不满,还有他们卖弄摆谱,显示出来者不善的架势。

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被认为是谈话顺利进行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交际中就一定恪守这些准则。人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一准则,从而使会话产生了“言外之音”。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未能说明为什么说话人要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N. Leech)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那就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于是他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 而使别人获利, 以取得对方的好感, 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 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关系越疏远, 说话越需要讲礼貌; 关系越密切, 越不需要客套。Brown和 Levinson 提出了“面子理论”, 以解释社会交往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典型人的礼貌行为现象。他们认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 并且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 (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两种。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和与别人立场相同。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 自己不受到别人的干涉、阻碍。Brown和 Levinson认为, 有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它们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产生威胁, 并且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胁,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礼貌语言的功能就是尽量维护面子,减少威胁程度。[3]

当菜品点好后,两位客人麦克斯和艾尔开始用餐。但是这两位不速之客进一步显露他们的本来面目。

“你在看什么?”麦克斯望着乔治说。

“不看什么。”

“浑蛋,你是在看我。”

“也许这小伙子是闹看玩的,麦克斯,”艾尔说。

乔治哈哈一笑。

“你不用笑,”麦克斯对他说。“你根本就不用笑,懂吗?”

“懂,懂,”乔治说。

“他认为懂了,”麦克斯对艾尔说,“他认为懂了。好样的。”

“啊,他是个思想家,”艾尔说。他们继续在吃。

由于在点菜过程中所流露出的不甚友好的言语,两位客人“难伺候”的架势越来越清楚地显现,接下来的这段对话,违背了礼貌原则,成为“面子威胁行为”言论。 对乔治直接发问,然后又对他的回答表示不满甚至使用脏话,既威胁到了作为听话人的乔治的消极面子也威胁到了他的积极面子。尤其是“你根本就不用笑,懂吗?”更是有意冒犯听话人乔治,使其难堪,挑衅的态势一览无余。然后又用思想家一句故意取笑甚至是侮辱乔治。至此,麦克斯的霸道、不讲理、粗俗的本色和艾尔的阴险、不露声色却总话里有话的个性特色已初露端倪。随着他们用餐的进行,对话中显现出的他们越来越脱离正常合作交流的目的,越来越多地违反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言语中隐含意义中蔑视、取笑、非难甚至是挑衅的意味越来越强。

三、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 Austin)提出的。Austin首先将话语分为:言有所述(constative),言有所为(performative)两大类。所谓言有所述就是记述或传递有关事实的言语,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都可以验证。言语行为就是通过言语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后来由于他发现这种区分并不能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之上,就提出了新模式,即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威胁恫吓等等。言外行为寄寓于言内行为之中。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例如,通过言语活动,使听话人受到了警告,或者是听话人接受规劝,不去做某些事,或者是听话人去做某件事等等。[3]总的来说,言内行为是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意图,言后行为使指听话之后带来的后果或变化。美国语言学家舍尔(J Searle)则在此基础上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舍尔认为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因此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3]

由于作家海明威的独具匠心,整篇小说几乎全是有对话完成的。在两位用餐的客人终于显露出杀手本色,在小饭馆即将实施谋杀行动。他们对饭馆内三个人乔治、尼克还有黑人厨子萨姆的控制和胁迫也是一步步通过话语的方式展开在读者面前。

“柜台那头那个聪明小伙子叫什么名字?”艾尔问麦克斯。

“嗨,聪明小伙子,”麦克斯对尼克说,“你同你那个朋友一起到柜台另一边去。”

“什么意思?”尼克说。

“没啥意思。”

“你还是过去吧,聪明小伙子,”艾尔说。尼克走到柜台后面去。

“什么意思?”乔治问道。

“别管闲事,”艾尔说。“谁在厨房里头?”

“一个黑鬼。”

“黑鬼是干什么的?”

“那个黑鬼是厨子。”

“要他进来。”

“什么意思?”

“要他进来。”

“你们以为你们是在哪儿呀?”

“我们在哪儿,我们最清楚不过,”那个叫做麦克斯的人说,“我们看来像傻瓜蛋吗?”

“你说傻话,”艾尔对他说。“你干吗要同这小子争辩?听着,”他对乔治说,“要那个黑鬼出来,到这里来。”

“你们打算要怎么对待他?”

“没事儿。聪明小伙子,你想一想。我们会怎么对待一个黑鬼?”

麦克斯和尼克本来素不相识,麦克斯直接让尼克到柜台后面去,这里显得突兀而且很不礼貌。虽然如此,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即字面意思为听话人尼克理解。但是从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来说,双方的权势关系应该是对等的。所以尼克的反问表明他没有理解说话人麦克斯的真正意图,所以还没有完成整个会话含意。而麦克斯“没啥意思”四个字,就隐含了言外行行为,就是他的真正意图就是命令和胁迫——让听话人到柜台后面去,而且这种命令不可违。艾尔的话听上去像是劝说,而实际的意图还是威胁,让尼克“识相点儿”。而尼克的服从则是言后行为的表现。同样地,乔治的“什么意思”等接连的发问,也说明他对说话人艾尔和麦克斯的“命令”的质疑,而艾尔和麦克斯的回答尤其是“我们在哪儿,我们最清楚不过,我们看起来像傻瓜吗?” 和“聪明小伙子,你想一想。我们会怎么对待一个黑鬼?”一句当然超出了字面含义,含有的言外之意都是一种不露声色的威胁。他们表达出的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要让眼前的这些人听从他们的命令。虽然是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本无权限制他人的自由,然而这两个违法之徒的言语却让人听出了不可违抗性。他们虽然没有露出任何武器,但是从他们来而不善的言辞中显露出他们凶残、蛮横、无视法规的本色。而对于小饭馆里的这三个无辜的平民而言,慑于歹徒的淫威,他们也只能就范于这些人的言外之力。 黑人厨子萨姆和尼克被绑在厨房内。乔治得假装没事继续在柜台前招呼后来的其他客人。

两位杀手则在此时精心布置,准备行刺。杀手之一的麦克斯性格外露,话不绝口而艾尔话少但却阴险老道。他们两个人是有备而来。麦克斯知道乔治并不明白他们在餐馆里所作者一些的真正目的,他清楚乔治想弄个究竟。他先问乔治“你为什么不开开口?”而对乔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的问题,不直接回答而是问艾尔。然后又反问乔治“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乔治在回答 “我不知道。” 他又再问“你觉得怎样?”乔治说:“我说不上来。”他又再次问艾尔。然后又来问乔治“你以为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啦?”乔治一言不发。如此反复几个话轮下来,他又以有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虽然看起来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话语,但实际上绕来绕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委,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影响到了交际的合作性。对话无法继续,乔治最后无声以对。而这种以同样问题三次发问,表现出他故弄玄虚,故意戏弄乔治的本意。直到最后才说出了要杀奥利·安德烈森的图谋。

四 、结语

运用语用学的基本原则分析海明威这篇短篇小说运用对话创作成功、活灵活现地展示两位杀手形象。虽然没有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但是海明威却能依赖对话这种创作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他们骄横跋扈,目无法规,居高临下的做派。从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杀手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为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剖析和理解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董晶.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及其小说《杀人者》[J]. 理论学刊,2006, (5):125-126.

[2]刘军. 短篇小说《团聚》的会话含义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7):138-139.

[3]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陈良廷.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 李华东,俞东明. 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6-30.

[6]左进,束定芳. 言语行为理论与戏剧人物话语的多层次内涵—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话语分析[J].淮阴工业学院学报.2009,(4):69-72.

(作者简介:陈华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麦克斯艾尔尼克
Why Max Stopped Barking 为什么麦克斯不吠了
寄一包雪种子给你
爱的遗产
《疯狂的麦克斯4》当选 本世纪最佳澳大利亚电影
鲨鱼尼克
一个神奇的发现
小尼克的第一笔生意
致命失误
甜可乐